高中语文《拿来主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20230716.doc

由于过去对《拿来主义》一文思路缺乏“简化”的眼光,而把问题弄得非常复杂起来,说什么以“所以”一词开头的第七段跟前面的所有内容构成因果论证:第一层(第一段至第二段),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第二层(第三段至第五段),只是送去,必论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第三层(第六段),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于是乎,“由果溯因”成了很多老师讲课的思路。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但不利于在青少年的大脑中建构起一般议论文的模式,而把写法复杂化了。这种复杂化的认识,导致了复杂化的教学。很多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对因果论证法的探讨上,这种耗时费力的做法使学生产生了“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不明白”的学习滋味。

其实,本文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比喻论证的运用。作者运用比喻论证来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并阐述“拿来主义”者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具体说明如下:

作者以“大宅子”来设喻,比喻文化遗产,批判错误态度: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跑主义)——孱头。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掉(虚无主义)——昏蛋。羡慕: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这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走散)。作者运用当时人们的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6、语言分析是深刻理解鲁迅杂文艺术的归宿

一、基础练习。1.下列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大度(dù)鱼翅(chì)国粹(cuì)故弄(lòng)玄虚

掘墓(jué)

B摩(mó)登吝(lìn)啬给(jǐ)予残羹冷炙(zhì)存膏(gāo)

C古董(dǒng)孱(càn)头脑髓(suí)礼上(shàng)往来

譬如(pì)

D奖赏(shǎng)自诩(xǔ)蹩(biē)进鱼鳍(qí)茅厕(cè)

2.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残羹冷灸(ɡēnɡ)

冠冕(miǎn)

脑髓(suǐ)吝啬(lìnɡ)

B.礼上往来(shànɡ)自栩(xǔ)

蹩进(bié)鱼翅(chì)

C.发扬国光(yánɡ)

国粹(cuì)

玄虚(xuán)磕头(kē)

D.佳节大典(jiā)

孱头(chàn)

摩登(mó)

针灸(jiǔ)

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古董

摩登

恬不知耻

礼上往来

B.羡慕

脑髓

残羹冷炙

栩栩如声

C.嘉节

唐皇

浑蛋废物

积重难返

D.剔除

给予

装腔作势

勃然大怒

4.下面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

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

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

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A.运拿挂

B.运

走C.送

D.送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洛阳一场大火,309个生灵涂炭,这一灾难震惊四方。

B.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到天伦之乐。

D.蚯蚓断成两截,就成了两个生命,从此南辕北辙,各奔东西。

A.要具备聪明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拿来自己需要的好东西。

B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才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拿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C.要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要心明眼亮,要自己去拿,而不要别人送来。

D.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脑筋”,放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眼光”,才能具有实行“拿来主义”的胆识。4.选出对下列各句内容理解正确的项

(1)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A“完全国货”是指把日本货改为中国商标,并强调是“国货”,利用当时消费者的“中国人用中国货”的心理,欺骗买主。

B“完全国货”指把日本商标改为中国商标,强调是国货,借此打击日本,这是一种斗争策略。

C“完全国货”是日文汉字,这个“国”是指日本国,说明日本货在中国市场上十分畅销。

D“完全国货”是中国商人用中文翻译的日文,告诉买主,这是真正的日本货,以迎合某些中国人崇洋心理。

(2)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出一点进步了。()

A这一段话讽刺梅兰芳,因为他用自己的演艺为国民党政府服务

B这一段话讽刺国民党政论利用古董和活人作媚外宣传。

C这句话讽刺国民党政府又出新花样,利用“活人”媚外求荣,欺世惑众。

D这段话讽刺前几位“大师”是古董,因为他们用古典艺术为国民党政府作媚外宣传

(3)我在这时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A作者因为在前面关于送去已经说得很多,再说就没意思了,所以不想“再说什么”

B“鼓吹”、“吝啬”是贬义词是作者故意在国民党反动文人的立场上讲的,以达到讽刺的效果。

C作者并不反对“送去”,只是主张有来有往,“送去”之外,还要“拿来”

5.课文开头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谈起,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都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不相容

C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拿来主义的正确

D使人们吸取经验教训,所以从历史发展谈起

6.对“这种奖赏,不是误解为‘抛给’的”一句的正确理解是()

A这“抛给”实际上就是“抛来”之意,只是说法不同而已B故这“抛给”是指外国人自动送来的

C这“抛给”包含了善意施舍之意D使人们吸取经验教训,所以从历史发展谈起

三、阅读理解。(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

]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

]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

]不弄“出售存膏,售完为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②我们要或(

),或(

)。③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④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下列对第一段中所用的比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B.“烟枪和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C.“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喻吸收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D.“姨太太”喻文化遗产中腐败的东西。

2.在原文[

]中填入一组正确的关联词

A.却

只要

B.并

如果

C.并

D.却

3.依次填入文中(

)内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A.存放

使用

毁灭

B.使用

存放

C.使用

D.毁灭

4.对第一段段意概括得不全面的一项是

A.拿来主义者是如何占有、挑选的。

B.拿来主义者是如何使用和存放的。

C.拿来主义者是如何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

D.拿来主义者是如何区别对待文化遗产的。

5.对第二段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B.强调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C.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产生新人与创立新文艺的重要性D.强调了新人的产生对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THE END
1.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周树人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周树人 “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大抵在于提醒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和本土传统时,需保持理性之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既非盲目排外,亦非全盘接受,而是要有选择地“拿”,有批判地“取”。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拿来主义”尤为重要。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文化的独立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fb7d7409a3c6020d90dc9aa9
2.8拿来主义说课稿一等奖4、讨论现实意义 鲁迅写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拿来主义”,在2010年有没有现实意义呢? (1)1996年10月16日《光明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作《鲁迅论九十年代文化》。鲁迅真的会活到九十年代吗?原来,这篇文章的作者把鲁迅当年写的文章照抄一遍,然后加上一个小标题,来讨论九十年代的很多文化现象。鲁迅当年的https://www.21cnjy.com/A/130/136/V409714.shtml
3.纪念刘和珍君解析(全文)学生极易将“拿来主义”仅仅理解为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接受,而缺乏用现代的眼光去关照“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整体教学流程中对课文两个层次的定位大致为“读好”前半部分,“读懂”后半部分。加之,意将本课教学时间定为2课时,因而,第一课时主要重在对文本的解读,回到作者那个背景中去理解文章。第二课时重在对文章https://www.99xueshu.com/w/qamjdamnj5lt.html
4.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拿来主义》教学案4、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以及为什么要拿来 2、理解比喻论证的方法 3、理解破与立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送去主义”是难点。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对文章的背景不熟悉,文章中有些词语比较费解。所以讲解时要适当介绍背景,把费解的词语作重点讲解。 https://www.jianshu.com/p/7643302aa443
5.略谈鲁迅的《拿来主义》——兼论其现实意义略谈鲁迅的《拿来主义》——兼论其现实意义,文化遗产,《拿来主义》, 鲁讯的《拿来主义》这篇杂文写于1934年6月4日。这篇杂文不仅代表了鲁讯先生继承和建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而且有其深刻的思想https://wap.cnki.net/qikan-GSXB199802025.html
6.拿来主义3.第六段区分“送来”与“拿来”有什么意义? 这一段对“送来”的东西举例,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等等,指出帝国主义的“送来”不仅毒害中国人的肉体,也毒害中国人的精神;不仅进行经济侵略,也进行文化侵略。“清醒的青年们”是指看到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文化侵略的严重后果的青年们。“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gaoeryuwenjiaoan/042539076104253957964649.htm
7.手把手教你玩转“ebay流量”之“title”定位1、拿来主义误区: 自认为抄袭排名最靠前或者最热卖的listing就可以获得好的效果,优秀的listing值得借鉴,但是,不了解listing背后每个词最终的匹配效果,盲目抄袭,却是永远只能在入门级别徘徊,丧失动脑筋的自我知识提升的能力;比如,这个产品的关键词在美国ebay市场我们可以看看; 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24366
8.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栏目 现代文阅读同步作文教案课件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专题热门资讯 热门文章 阅读《学弈》回答问题拿来主义的前提 阅读《三国演义》倡议书 阅读《在希望的田野上》 阅读《抬起头来做人》 阅读《目送》 阅读《手》 阅读《爱我中华》读后感 https://www.scfaying.com/k/nalaizhuyidexianshiyiyi/
9.维持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用“拿来主义孔子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仁爱”、“德教”、“礼治”是孔子论语中管理思想的精华。过去这种思想对维护君主统治,维持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在管理方面,对国家、社会、企业、军队仍有积极的现实借鉴意义。 正在翻译,请等待 [translate] 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11664446
10.全书摘抄三、鲁迅对现代化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1、必须抛弃畸形心理,对待外来文明,才能有大度开放的健全的立场。 2、拿来主义 3、西方文明——物语膨胀带来人文衰落,时代病、文明病。对传统批判继承,对外来文明有选择地借鉴吸取,而这一切努力的指向,就是要落实到思想启蒙,改造国民性,从根本上“立人”。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1072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