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发展在我国的农业已经有了1万年的悠久历史!
中国早在西周时就已知道田间杂草在腐烂以后,有促进黍稷生长的作用。《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种植绿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等;还提到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
清朝龚自珍也有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化肥工业已有140多年历史。
德国人J.李比希预言,作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将会在工厂里生产出来。不久,他的预言就被证实。
19世纪40年代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化肥工业的萌芽时期
1840年,英国人J.B.劳斯用硫酸分解磷矿制得一种固体产品,称为过磷酸钙,
1842年他在英国建了工厂,这是世界第一个化肥厂。
1872年,在德国首先生产了湿法磷酸,用它分解磷矿生产重过磷酸钙
1861年,在德国施塔斯富特地方首次开采光卤石钾矿
李比希宣布过它可作为钾肥使用,两年内有14个地方开采钾矿
1903年,挪威建厂用电弧法固定空气中的氮加工成硝酸
1905年,用石灰和焦炭为原料在电炉内制成碳化钙(电石),再与氮气反应制成氮肥──氰氨化钙(石灰氮)
1913年,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的哈伯法在德国第一次建厂生产氮肥
1920年,美国氰氨公司的一个磷酸铵小生产装置投入运转生产复合肥
1933年,在加拿大联合采矿和冶炼公司也建成了一个生产磷酸铵的工厂
中国的化肥自主生产起于50年代!
1957年,在南京年产400kt过磷酸钙的工厂投产。
1967年,在南京建成了一个磷酸铵生产装置
1982年在云南的一个重过磷酸钙厂投产
新型肥料在外国早已不是新名词!
1954年德国人发现了脲甲醛工艺,1955年投入生产!
之后陆续出现,控释肥,缓控释肥(1,硫磺包衣,2树脂包衣,3脲甲醛工艺,4稳定性肥料,5肥包肥),水溶肥,药肥等等。。新型肥料,肥料每天仍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药肥的出现
1964年《日本东北农业实验场研究报告》。在20世纪60年代初,以本谷耕一为代表的研究人员研究将除草剂五氯苯酚(PCP)混入肥料中作基肥施用,以期达到节省劳动力,延续除草效用的目的。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科研人员发现扑草净能强烈抑制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减少氮的损失,还能增强生物固氮,故能增加土壤中氮含量
截止到现在已有200多家
我国对药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2012年德州好收成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同年开始量产,以脲甲醛工艺为载体进行二次高分子包衣,形成药物和肥料的双控释,好收成系列农作物配方药肥,掀开了药肥行业新篇章!
我们国家50年代以前化肥全部仰仗进口,
截止到2000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和出口大国,
通过化肥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欧洲人对肥料商机的掌控是惊人的,一经发现,马上投产,快速实现商业价值·,完成原始成本的积累。那我们从小到大,都说成功是给有准备人的,时时刻刻在准备,一旦有机会能不能把握呢
很多人无法把握真实的机会,
大部分具备如下特征:
认为骗人。(不去认真了解,直接下定论。一锤子砸死,导致丧失机会)
▼▼▼
研究。(很有兴趣的从学术方面研究其理论,阐述其观点,放弃实践。)
询问。(比喻一:询问不懂行的人,想做服装却去问开宠物店的人,他会叫你开宠物店好了。比喻二:询问在同行没做成功的人,开服装店去问曾经倒闭过的人,你应问做成功赚了钱的人。你自己读书没有成功,难到就让你的小孩都不用读书了吗)
别人说。(别人说的真那么重要吗某某人结婚两天就离婚了,我看你就别结婚了!)
有难度。(所有商业机会都是早期比较赚钱,因为很多人不知道。等很多人知道了,你已经出人头地了!)
这个和那个差不多。(类似的东西很多,但你要看到本质的不同!)
关键是机会不等人!
绝大多数人,往往都缺乏在适当的时候下决定的能力,所以,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后悔当中,后悔以前为什么不敢于及时向自己的意中人表白,以至于被别人捷足先登!
在巨大的商机面前
你该做点什么
在中国,有很多的领域充满着巨大的商机,可是你敢伸手去拿么
德州好收成药肥,
在农资市场如履薄冰的今天,另辟蹊径,提出:药肥一体化战略,拿出药肥系列产品,在省工,增产下功夫!历经五年,全国范围推广,技术成熟,产品可靠,功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