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古代统治者历来重视农业发展,那古代有“化肥”吗?绿肥饼肥腐熟杂肥

农业领域自古以来都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关乎百姓的安危、国家的稳定。我国古代多以围绕中原区域建国,农业生产一直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是立国之本。在农耕社会,土地是农业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壤、土质的好坏对粮食的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当然,一些不太肥沃的土地在经过人为的改良后也能长出茁壮的庄稼,比如合理的施肥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在我国古代,农业方面的专家在寻找优质土地的前提下,还大力解决肥料的发展问题。

一、我国古代对农业的土壤及肥料研究

1、中国古代农业的土壤分类,土壤也有三六九等

我国很早就对土壤分类做过研究,这些土壤分类对于农业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早期的土壤研究分类,可以说是对大自然自身土壤肥力辨别。在我国古代,土壤的分类大致可以按照两种标准划分。

按色泽和土壤形状分类,《管子》中记载划分了五中不同的土壤,分别是悉徙、赤垆、黄堂、斥埴、黑埴。这五种土壤的分类不仅考虑了土壤的色泽和形状,还结合了低地下水位的因素,这种分类方法为后世做了明确的标准,为后人所遵循,在汉代以及明清时期的著作,如《天工开物》、《农丹》等都采用了这种分类方法。。

黑土地

按肥力的大小,古人也做了详细的介绍,如《尚书》中记载了按上中下三等分类把九州土壤做了划分,雍州黄壤肥力最好为上上等,扬州涂泥肥力最差为下下等。《管子》中记载:“九州之土,为九十物”。就是按照土壤中适宜种植的作物或生长的草木等因素,来反映土壤的肥力,这样的做法与现代我们划分的肥土、沃土、瘠土、薄土的做法相类似。

2、农田施肥的理论研究——给作物施肥如同给人用药

我国很早就提出来因地制宜的农作思想,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土壤侧重施不同的肥料。早期的土壤分类研究,对于不同土壤的施肥重点又有着重要的实施依据。《国语》中记载:“阳气俱蒸,土膏其动”。说的就是随着温度的变化,土壤内部结构开始解冻,土壤肥力发生变化。这一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公元前五世纪,我国人民就已经有这种土壤肥力的意识。

我国古代施肥讲究相其时候,察其颜色。在施肥的过程中还分化出了不同的施肥阶段,类似于现在所说的基肥、追肥。

在《沈氏农书》中记载:“盖田上生活,百凡容易,只有接力一壅,须相其时候,察其颜色,为农家最要紧机关”。

“相视其土之性类,以所宜粪而粪之,斯得其理矣。俚言谓之‘粪药’,以言用粪犹用药也”。

在施肥的过程中还讲究肥力的大小,宜粪而粪之,认为施肥达到适宜的程度,不可过大或不足,也是如同用药的道理。这种粪药的施肥理论,对于改料土壤提高作物产量以及合理经济的施肥,都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社会对施肥认识的一大突破,为合理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连田阡陌

二、我国古代肥料的演变史

1、春秋至秦汉,肥料逐渐人工化

肥料、化肥等这类名称是起源于近代,在我国古代肥料一般是指粪,包括动物粪,绿肥植物秸秆等。在我国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刀耕火种的种植时代,这时期的土地宽阔,地广人稀,土壤的供应基本满足粗放的种植方式。但这一时期的人们已经发现焚烧后的植物秸秆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对于作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真正把肥料的制作和施用有一定的标准的时候是在周末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的人口增加,道路、建筑面积逐渐扩大,可用于开垦的土地减少,加上战争对于粮食的巨大需求,人们意识到,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取更多的粮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家肥料

2、魏晋至明清,肥料更加精细化

这段时期国家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迁移,江南地区的农田开发以及一年两熟耕作制度的推广,作物对于肥料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在魏晋时期,人们已将过去利用野生草沤肥发展为人为种植绿肥植物了,在《齐民要术》中记载:“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此致……其美与蚕矢、熟粪同”。这里不仅介绍了种植绿肥的作物,还肯定了绿肥在增产保收上的地位。当时绿肥种植方法已经在大江南北广泛推广,绿肥的应用不仅在大田作物上,在经济作物如西瓜,大葱,蔬菜等作物上也有大面积使用。

到宋元时期的沤肥方法,有很多在现代的农家还能看到身影。宋代的杂肥沤制是把各种生活垃圾放在一起,日久天长任其腐烂,好比现在用酵素发酵。除此之外,这时期制作和施用饼肥的记录也不少。饼肥就是指油料作物的种子在榨过油之后剩下的残渣,因压榨过之后,残渣积压到一起形如饼状,故称之为饼肥。关于饼肥古人认为:“用麻枯尤善”。

三、代主要的制肥方法和保肥措施

1、种类多、效果好的制肥方法

沤肥法是利用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使之成为农田可以利用的肥料。《农书.种桑篇》记载:“于厨栈下阔一池,结瓮使不渗漏,舂米及腐草败叶,沤渍其中……久之自然腐烂浮泛”。这里介绍了一种沤肥的方法。在《王祯农书》中记载了另一种沤肥方法,其原理基本一致,不过这个是在田间地头挖一大坑,把枯枝烂叶窖熟后,用作肥料撒于田中。

沤制肥料

就是利用秸秆、绿肥与少量的动物粪尿共同堆积腐熟而成。古书中记载的踏粪法属于堆肥法的一种,这种经过完全腐熟的肥料,肥力强劲,对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有很大帮助,这种方法简单施用,效果显著,属于当时社会上主流的制肥方法,这种方法在清代以后制作方法更加精细,清代农书《教稼书》中介绍了牛圈里堆肥的方法,基本操作是在牛舍里埋上收割的青草,并附上土,利用牛的起卧,脚踏以及牛舍的粪尿使其腐熟。

河塘里的淤泥是经过水生物的活动,是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的,这种方法是把河塘里的淤泥挖出,在岸边晾晒,然后与其他肥料混合施用,现在基塘养殖就是利用这种方法。王祯记载:“泥粪,于沟港内,攀坎泼岸上,凝定,担去同大粪和用”。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制肥方法,如饼肥法、熏土法等。

2、分布农舍、田间的保肥储藏室

我国劳动人民不仅在制肥方法上不断突破,在肥料的保存上也有着许多方便有效的措施,《农书》记载:“凡农居之侧,必置粪屋,已避风雨飘侵,粪娄星月,亦不肥矣”。这里说的是在农家院子里设置粪屋,防止雨水侵蚀,造成肥力缺失。另外还有在田间设置砖窑,把粪堆积在此,这种措施在江南地区比较盛行,这种田间低头的砖窑既有保肥的作用,也有制肥的效果,把田间的枯枝落叶发酵成肥,也是一种环保的耕作方式。

绿色沤制肥

四、总结

我国古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化肥,但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依然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肥料。中国传统的肥料,取之于自然,用之自然,可能在肥料的有效成分上没有现在的化肥含量高,但也基本上满足了社会需求。

中国古代的肥料种类又少到多,制作方法也不断改进,在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划分了不同的施肥方法,这些施肥措施对现在的农业种植依然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的肥料可以和现在社会的化肥结合使用,能够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THE END
1.点开→了解中国化肥发展史首页 行业热点 正文 点开→了解中国化肥发展史2023-05-18 00:00:00 来源:中国农资传媒 作者: 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78993
2.新中国发展史简要农业篇(一)新中国发展史简要——农业篇(二):1952年——1956年 【Swahj人民怀念毛主席】 二〇一〇年十月九日第一稿 后记: 1.为写《新中国发展史简要》,光是收集相关资料就耗了我半年多的时间,但即使如此文中所列数据依然可能会有一些误差,再次敬请各位朋友指正以便于我今后修改。 http://www.wyzxwk.com/Article/lishi/2010/12/179650.html
3.人民兵工创建80年发展史"8910"成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接受检阅的阅兵工程,但其在兵器工业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和之最。因此,国庆40年阅兵工程是中国陆军装备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工程,吹响了我军向装备机械化全面进军的号角。 59."第二次创业"形成军民结合发展新格局 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https://m.360docs.net/doc/info-b28d954b2b160b4e767fcfdd.html
4.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引进西方化肥生产当时,西方国家氮肥生产的技术主要有两种,即基于煤炭制氮肥和基于天然气制氮肥。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主要是煤炭制氮肥。如果引进西方国家化肥生产成套技术设备时以引进天然气制氮肥为主,既可降低化肥工业对煤炭的需求,又可减轻交通系统的运输压力,有利于工交企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http://www.hprc.org.cn/gsyj/jjs/hyyxs/201908/t20190827_4963001.html
5.中化化肥“一体化经营”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中化化肥经千人经销商大会现场 11月27日,中化化肥发展史上最大的一场经销商会议在山东临沂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推进中化化肥生产工厂和分销网络的一体化进程,启动中化化肥营销模式的战略转型。当天,山东省内1000多名基层经销商共同见证了中化化肥的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http://www.cnfert.com/_zixun/toutiao/2012-12-01/20361.html
6.中国农业发展史(精选6篇)中国农业发展史(精选6篇) 篇1:中国农业发展史 中国农业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农业对中国文明的重要性及影响,中国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的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中国农业、起源、发展、未来趋势 中华文明的火炬何以长久不灭?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ulgmsa.html
7.中国化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240609091414.pptx中国化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pptx 19页内容提供方:181***8523 大小:967.82 KB 字数:约2.14千字 发布时间:2024-06-17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1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国化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609/5140020040011223.shtm
8.2014年中国化肥行业最大金矿在聊城市启幕这次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电视广告进行大力度的宣传,在鲁西集团的发展史上尚属首次,鲁西也加入了品牌时代电视广告营销的大潮。从最初的“鲁西复合肥,实在、是好肥”到“鲁西好肥料,省事又高效”,再到今天的“金牌质量,世界级好肥”,鲁西品牌形象从外面看不断升级,而从内在来说,是自身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联合清华http://3g.sdchina.com/show/2976509.html
9.我国制硝酸的发展史(从古到今),有谁知道啊?求您帮帮忙啊!非常感?爱问不久,山西化肥厂(现天脊集团)从国外引进了中国榜首套双加压硝酸设备,从此中国的硝酸工业开端向世界https://iask.sina.com.cn/b/1SU6Wya86I15.html
10.全国有两个吉林,你知道吗?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乌拉新城。图/中国国家地理 这是吉林大地的城市文明,它从来不是东北文化边缘之地,而是一直是东北核心。 过去的历史,沉默不语,却如史诗般壮阔。 图/中国国家地理 02 吉林市,东北文化起源地 长春市,书写东北的发展史 说到吉林市,离不开那个颇有渊源的长春市。 https://www.dongqiudi.com/news/1490639.html?ivk_sa=102319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