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肥产业发展的六个阶段及其发展前景我国化肥产业的发展是先氮肥、后磷肥、再钾肥、复合(混)肥、水溶肥的次序。自化肥进入我国至今已有100多年,这100年中我国施肥技术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家肥阶段,主要指1901年前。当时,我国农业的肥源主要是农家肥,包括畜禽粪便、人粪尿、草木灰以及农作物秸秆堆沤物。有些地区的农民还用塘泥、河泥等作肥料。当时的施肥技术主要是作基肥,施肥方式主要是土壤撒施。有些农民也掌握了用人粪尿等作追肥的施用技术。
第二阶段,认识和验证化肥肥效阶段,主要是1901~1950年。这时,化肥进入我国,并在部分地区应用,化肥对农业高产的显著效果逐渐显现。国家开始进行化肥肥效试验,鼓励农民施用化肥。
第三阶段,有机肥和氮肥配合施用阶段,主要1950~1970年。这20年中,化学氮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已被农民认可,农民开自觉的购买和施用氮肥来获得农业高产。
第四阶段,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阶段,主要是1970~1980年。随着氮肥的大量施用,相应的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加剧了土壤其他营养元素的亏缺,首先表现出的是磷,人们开始大量施用化学磷肥。
第五阶段,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阶段,主要指1980~2000年。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等农业化学理论深入人心,平衡施肥等科学施肥理论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节选自本人主编的《水肥一体化实用问答及技术模式、案例分析》,欢迎大家指正讨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