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省”,年轻人消费新趋势文摘报

年轻人在追求精致生活的同时,想方设法地开始省钱。

何为“精致省”

当下,年轻群体中“精致省”的小圈子越发壮大起来。不同于“精致穷”——为了买奢侈品包包节衣缩食,也不同于“穷饱族”——花最少的钱,吃最饱的饭,“精致省”的年轻人们,手头相对宽裕,消费相对理性,不会因省钱而委屈自己,降低生活质量。他们会把省下来的钱用在健康、体验、精神消费上,“该省省、该花花”成了“精致省”人群的普遍消费观念。

在他们眼中,省钱不再是一种苦哈哈的拮据生活,反而成了拒绝“消费主义陷阱”的理性选择。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教授、数字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崔丽丽认为,“精致省”人群的出现反映了当下国内消费社会兼具第三消费社会和第四消费社会特征的特殊现象。

日本作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一书中指出,在第三消费社会,人们消费观念逐步理性,不再推崇奢侈,开始追求性价比。而到了第四消费社会,人们推崇极简主义、回归真我的消费理念,越来越注重回归内心的满足感、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上来,更加偏好地方传统特色。

崔丽丽解释,“精致省”实际上是当代年轻人痛定思痛后,对现代社会后期欲望逻辑发展到极致后的反向运动,从面子消费到注重实用,从极奢主义到极简主义的反向追求,其内核是取悦自己。

舍弃表面的“精致”

“精致省”的含义,不仅在于省钱,还在于“精致”。不过,一直以来,群体化对精致的解读存在偏差。

24岁的阿美,曾受“女生不买奢侈品就是对自己不好”这类观念影响,养成了比较潇洒的花钱习惯,每月必买一件奢侈品。第一次发工资当天,阿美立马就下单了神仙水。后来,阿美的消费习惯,逐渐依赖分期付款的方式,买衣服、买包、买首饰,每月账单待支付金额最低4000元,最高达10000元,甚至更多。

到账的工资成了过手,生活被阿美过成了“外表光鲜亮丽,实则兜里没钱”。在经历了半年的月光族后,她的消费方向也开始转向国货。“一套普通大牌护肤品3000元预计用3个月,一年就是12000元,而国货一套600元能搞定,这还不算化妆品、日用品等,累计算下来一年能多省小几万不是问题。”

在崔丽丽看来,“精致省”人群是一种理性消费的表现,深层意义上是懂得什么是真正值得的,不再受到面子的羁绊,不再受到营销的蛊惑,而真正顺从内心、量力而行地消费。在理性消费的习惯下,反而是越懂省钱,越过得精致。

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曾说,身处消费社会,回归到每个人身上的议题就是“警惕消费主义,回归真实自我”。

消费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剥夺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想象。这就是为何有人在听说了省钱方法后,会产生不适,因为他们不自觉地认为,省钱的生活是不幸福的。而这实际是一种隐形的压力,让人不自觉地去购买商品,以此获得身份认同。除此之外,消费主义还构建了一套貌似很先进的价值观。在“会花钱才会赚钱”的话语体系下,节俭和省钱都被认为是落后的。

崔丽丽表示,精致省钱通过强化对生活的掌控感,成为一种缓解焦虑的办法。从今年上半年走红的“特种兵旅行”到现在大家热议的CityWalk,出行方式的变化也可看出“精致省”人群生活态度的转变。前者反映的是年轻人在精打细算过日子与“诗与远方”之间找到的微妙平衡,后者则像是在快节奏生活中打开的一扇逃生门,门后是当地人的真实生活痕迹。

陈知乐2019年时就是个旅行“特种兵”,但近两年让她意识到这种把效率和性价比压缩到极致的玩法,并不能让她精神得到满足。相反,不花钱、慢下来的CityWalk旅行方式让她更亲近一座城市,感受当地文化。“就像我不会特别依赖网上攻略,在和当地出租车司机交流中就能知道当地哪家店便宜又好吃。”陈知乐如是说。

THE END
1.年轻人消费逻辑和消费行为差异全方位解读!和桥机构近日,由中购联、和桥机构、其美设计、北京市商业联合会联合发布的《疫情后,年轻人都会冲向哪些商业体》解析报告通过分析X、Y、Z世代的人群消费特征,进一步了解当下年轻人的消费逻辑和消费行为差异,基于大数据,整理了后疫情时代,年轻人喜欢的10种类型的商场。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064727.html
2.透视二奢丨抖音直播助“二奢”出圈:有商家交易年增超30%,标准与显然,随着当下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发展以及对于奢侈品的追捧,目前我国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开发。而如何面对疫情结束后的消费环境、如何借助现有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来更好地开拓市场,找准发展的方向,则亟需二手奢侈品交易商们进行考量。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3/08/c8672669.html
3.年轻人新型逛商场方式:只在美食区消费,其他区域休想赚我一分钱我们收集了微博话题#现在逛商场只逛不买了#及#全国逛街统一流程#相关微博下的6400多条网友评论,把年轻人逛商场的目的总结为几大类型。 首先是占比最高的一类:逛商场就是为了吃吃喝喝,吃饱喝足逛个店,但也不会消费。“有点钱全炫肚子里了”,“直奔顶层炫饭,其他楼层休想赚我一分钱”。 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914A02KG100?no-redirect=1&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4.洞察年轻消费群体的五点价值观可持续、环保的理念越发得到当代年轻人的认可、传递、践行。 2020年10月,全球最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商赛得利发布《从时尚到「时尚」:2020中国可持续时尚消费报告》,报告依托可持续时尚消费调研,数据显示回收再生新机遇: 90后、Z世代消费者可持续观念超前,在可持续消费意愿上表现突出,未来会成为可持续产品的购买主力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217/20/29473922_1009173084.shtml
5.国风社交新方式“共享茶室”为什么圈粉年轻人?惠民汇从围炉煮茶到共享茶室的火热,都从侧面反映出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演变,他们把社交和消费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用消费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主张,也愿意沉下心来,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他们更加追求精神“治愈”,既期盼美好生活,又希望日子能够多一些精打细算。https://www.ishaanxi.com/c/2023/0920/2954322.shtml
6.95后消费大数据报告(精选6篇)口碑的消费数据显示,90后消费者初入社会,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所以他们在线下的餐饮消费会先从快餐、烘焙、烧烤等轻食开始,逐渐“消费升级”到正餐。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与观念也在引领着餐饮行业的潮流。口碑的消费数据显示,外卖平台上沙拉订单量的占比从2016年的1%跃升到了现在的5%。沙拉品类已经逐渐从“尝鲜品”变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4hilr80.html
7.“一千可以花,十块必须省”!这届年轻人的“神奇消费观”对于当下年轻人“能省则省,该花就花”的消费心理,心理学专家认为,这属于常见的“心理账户”范畴,即人们会把各种支出或收益划分到心中不同的账户中,而这些账户在大多数时候是不互通的。上千块钱的衣服符合他们的消费心理预期,不会觉得贵,说买就买;10块钱运费本来不在他们的消费预期之内,突然让他们花这个钱,就不https://m.jnnews.tv/p/780851.html
8.年轻人攒起了“金豆豆”:“开心买一颗,不开心买两颗”多种因素驱动年轻人迷上“攒金豆” 受访者表示,部分年轻人迷上“攒金豆”是由多种因素驱动的。 在买金豆的年轻人眼里,金豆比手工费高昂的金首饰更“划算”,很多人还会找各种“省钱攻略”买金。“在成长背景和当前大环境影响下,这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更趋于务实,能够较为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消费欲望,精打细算、量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9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