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提前消费了?

“用信用卡给人一种经济情况很不受控的感觉,不喜欢提前支取的消费形式。”当被问及是否使用信用卡,27岁的黄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没有钱就不买,为什么要刷信用卡?”

一直被认为热衷“提前透支”的年轻人,消费观念似乎正在趋于理性与保守。

信用卡发卡量也许并不直接指向年轻人对于信用卡喜好,但在宏观经济环境经历变化的当下,年轻人对于“提前透支”的态度正发生转变。

从提前透支到量入为出

当代年轻人如何看待信用卡?“不用信用卡,拒绝掉进消费陷阱”“用信用卡攒积分得权益”“用信用卡担心以后还不上”。社交平台上,年轻人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

在受访的多名年轻人中(注:此处主要为95后人群),大部分人均有办理信用卡的经历,但对于使用信用卡,不少人持谨慎态度——在透支消费路上“栽过的跟头”成为部分年轻人不想使用信用卡的主要原因。

“以前我把刷信用卡看作一件有面子的事情,现在我不这样想了。”无论是欠下几万元卡债靠求助父母还清款项后的幡然醒悟,还是因为忘记到期还款经受的教训,均让部分年轻人改变了对提前消费的看法。

黄艺也曾是“先消费后还款”年轻人中的一员,大学时花呗曾是她的主要消费方式,“但还款时我舍不得把钱从余额宝拿出来,于是进行了分期,最后发现要还的利息比收益还高,从此我再也不提前消费,包括使用信用卡。”

相较于部分年轻人对于信用卡等“提前透支,之后还款”消费方式的抗拒,25岁的肖南持不同看法,“目前身边朋友普遍持有1张-2张信用卡,有时候买大件还能免息分期。除了获取权益,平时薅羊毛也不错。”据他介绍,现金用于理财,信用卡用于平时消费,是当下不少年轻人的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肖南秉承“非必要绝不多花一分钱”的宗旨,“我在消费前一般先考虑自己是否还得上。”肖南进一步表示,“不管是逾期还是分期都挺不划算的。”

年轻人对待消费呈现出谨慎稳妥的趋势。根据时趣研究院2023年发布的《中国青年生活消费观调研及营销洞察报告》显示,调研样本中(覆盖一线、新一线、二线44个城市的20岁-30岁的年轻人),透支消费方面青年群体呈现比较稳妥的特征,多数信用消费比例集中在收入的20%以下,35%的青年人不使用透支消费。

上述报告同时指出,“更多青年人在刻意增加存款,体现出想要抵御风险的心理。”

信用卡还受青睐吗?

当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趋于理性,信用卡对于年轻人还是平时消费支付的最优选择吗?

“不是年轻人不爱用信用卡了,只是现在大家普遍担心未来的收入情况,提前透支有还不上的风险。”作为年轻人群体中的一员,肖南认为,适时调整消费习惯是必要之事。

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看来,从消费需求的角度看,年轻人消费理念和行为转变,直接降低了其对于信用卡的需求。

“量入为出的想法越来越普遍,势必会减少信用卡市场的销售规模,未来年轻人理性消费可能是长期趋势,势必影响信用卡市场的长期表现。”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指出。

而这并非孤例,在此之外,包括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均对产品权益及积分规则进行了调整,增加积分兑换门槛,缩小产品权益范畴。

“以往积分兑换礼品很容易,选择还多,现在动不动需要加钱,一般喜欢的商品还很难抢到,为了这点‘仨瓜俩枣’不想麻烦了。”一名年轻用户表示,如今信用卡权益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

此外,多名受访者表示,从便利度方面考虑,比起使用信用卡,使用其他支付方式更加省心。“别的方式相对方便,我也看不上信用卡那点权益,还没我打一次麻将输的钱多,不过主要还是目前消费需求也不大。”上述用户表示。

发卡量四季度连降

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趋于理性的同时,信用卡市场正发生变化。

信用卡发卡量的变化最为直观。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23年9月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79亿张,环比下降1%。这是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信用卡发卡量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下降。

图:近五年发卡量变化(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

图源:Wind数据

上市银行2023年半年报显示,包括兴业银行(601166.SH)、平安银行(000001.SZ)、浦发银行(600000.SH)等在内的多家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均较2022年同期有所下滑。上述三家银行降幅分别为9.14%、6.97%和5.08%。

此外,青岛银行(002948.SZ)和中原银行(1216.HK)信用卡交易金额有所上升,不过以上两家银行基数较低,分别为414.96亿元和617.88亿元。

显然,在需求下滑的背景下,信用卡市场要想获得增量并非易事。

在盘和林看来,当前银行应该在有限存量市场上继续竞争,扩大业务规模,因为规模才是银行活下去的根本。“当然,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巨头的端口来扩大信用卡业务,针对场景开发信用卡,提供信用卡支付的优惠来增加信用卡的使用。此外,也有人想能不能跳出存量市场,比如互联网金融,但现在的银行可能没有能力构建大型互联网入口,借力互联网企业仍是可行道路。”

“信用卡经历快速发展后,市场总体已经较为饱和,同时互联网平台推出替代产品也占领一部分市场,这些都导致信用卡市场发展前景不如此前。对银行而言,在营业收入、利润增长面临压力的情况下,调整信用卡发展策略也是市场化选择。”娄飞鹏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信用卡主要满足日常小额消费,在满足大额或阶段性消费的消费信贷领域,近期多家银行掀起了新一轮消费贷利率优惠活动,多数银行利率低至3%,部分银行甚至给出了“2字头”的消费贷利率。然而,尽管利率一降再降,但据某城商行客户经理表示,目前客户新增贷款量相对较少,“可能还是需求不足。”

(应受访者要求,黄艺、肖南为化名)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年轻人消费逻辑和消费行为差异全方位解读!和桥机构近日,由中购联、和桥机构、其美设计、北京市商业联合会联合发布的《疫情后,年轻人都会冲向哪些商业体》解析报告通过分析X、Y、Z世代的人群消费特征,进一步了解当下年轻人的消费逻辑和消费行为差异,基于大数据,整理了后疫情时代,年轻人喜欢的10种类型的商场。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064727.html
2.透视二奢丨抖音直播助“二奢”出圈:有商家交易年增超30%,标准与显然,随着当下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发展以及对于奢侈品的追捧,目前我国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开发。而如何面对疫情结束后的消费环境、如何借助现有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来更好地开拓市场,找准发展的方向,则亟需二手奢侈品交易商们进行考量。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3/08/c8672669.html
3.年轻人新型逛商场方式:只在美食区消费,其他区域休想赚我一分钱我们收集了微博话题#现在逛商场只逛不买了#及#全国逛街统一流程#相关微博下的6400多条网友评论,把年轻人逛商场的目的总结为几大类型。 首先是占比最高的一类:逛商场就是为了吃吃喝喝,吃饱喝足逛个店,但也不会消费。“有点钱全炫肚子里了”,“直奔顶层炫饭,其他楼层休想赚我一分钱”。 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914A02KG100?no-redirect=1&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4.洞察年轻消费群体的五点价值观可持续、环保的理念越发得到当代年轻人的认可、传递、践行。 2020年10月,全球最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商赛得利发布《从时尚到「时尚」:2020中国可持续时尚消费报告》,报告依托可持续时尚消费调研,数据显示回收再生新机遇: 90后、Z世代消费者可持续观念超前,在可持续消费意愿上表现突出,未来会成为可持续产品的购买主力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217/20/29473922_1009173084.shtml
5.国风社交新方式“共享茶室”为什么圈粉年轻人?惠民汇从围炉煮茶到共享茶室的火热,都从侧面反映出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演变,他们把社交和消费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用消费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主张,也愿意沉下心来,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他们更加追求精神“治愈”,既期盼美好生活,又希望日子能够多一些精打细算。https://www.ishaanxi.com/c/2023/0920/2954322.shtml
6.95后消费大数据报告(精选6篇)口碑的消费数据显示,90后消费者初入社会,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所以他们在线下的餐饮消费会先从快餐、烘焙、烧烤等轻食开始,逐渐“消费升级”到正餐。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与观念也在引领着餐饮行业的潮流。口碑的消费数据显示,外卖平台上沙拉订单量的占比从2016年的1%跃升到了现在的5%。沙拉品类已经逐渐从“尝鲜品”变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4hilr80.html
7.“一千可以花,十块必须省”!这届年轻人的“神奇消费观”对于当下年轻人“能省则省,该花就花”的消费心理,心理学专家认为,这属于常见的“心理账户”范畴,即人们会把各种支出或收益划分到心中不同的账户中,而这些账户在大多数时候是不互通的。上千块钱的衣服符合他们的消费心理预期,不会觉得贵,说买就买;10块钱运费本来不在他们的消费预期之内,突然让他们花这个钱,就不https://m.jnnews.tv/p/780851.html
8.年轻人攒起了“金豆豆”:“开心买一颗,不开心买两颗”多种因素驱动年轻人迷上“攒金豆” 受访者表示,部分年轻人迷上“攒金豆”是由多种因素驱动的。 在买金豆的年轻人眼里,金豆比手工费高昂的金首饰更“划算”,很多人还会找各种“省钱攻略”买金。“在成长背景和当前大环境影响下,这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更趋于务实,能够较为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消费欲望,精打细算、量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9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