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掌握有正确方法,进行有效的课前计划和准备。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与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指导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与创造。
3、学习有效组织和管理课堂的方式方法。利用技术支持,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实施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有效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了解如何科学的进行评估与诊断。尝试利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并能整理与分析,发现教学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引导学生利用评价工具开展自评与互评,做好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尝试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
5、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依托学习共同体,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活动,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1、提高了信息技术的素养,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的整合,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信息技,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新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全体教师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直观形象,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教学流程图让教学过程更加明朗化,为教师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教师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教学媒体选择和使用方法,学习媒体素材的加工和获取方法,掌握了信息检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导型和探究型教学设计的模式、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资源、确立步骤、分析评价),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等。
5、学习内容非常实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信息化环境的运行与维护、数据的统计处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新技术新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子白板的应用、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等方面展开培训。还结合大量中小学实际教学案例,特别是教学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与处理,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更多的获取资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帮助。
7、通过自身参实践,对多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本学科课程整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课件资源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及整个过程都有了亲身的体验,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以及教学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实践,这是一次实用性非常强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优秀的案例给了我示范,坚实的理论给我教学的动力,把这次培训所学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带到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培训的目的和收获。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全体教师要真正将先进的教育技术合理地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使之转化为教学工具,以进一步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在拓展自己教学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寨乡草坡中心小学付中周
七月如火,七月如歌,但丝毫阻挡不了我们大寨人积极学习的热情。2018年7月24日下午,在中心校张红森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9人到林州大峡谷参加了为期5天的第三期"思维导图教学法"高级讲师班的培训。
这几日,杨知言讲师、刘助理带领学员们进行了思维导图各种专项训练。有中心图的制作,有关键词的提炼,有空间感的训练。还让思维导图与各个学科各种知识相融合,包括在数学上的应用,在论语和古诗词中的有效体现,都充分说明了思维导图真是一种高效思维、高效学习的工具。它不仅使知识学习结构化、系统化、逻辑化,而且将思维过程用图画形象展示,引爆思维,牢固记忆。
每天的`培训都留有相应的作业,是紧密联系培训内容,也是培训的延伸和拓展。通过作业才能检验本次培训的生成,才能发现培训的不足之处,也是检验所学内容的实际运用。如果前面讲师的培训是隔衣挠痒,那么作业反馈就是真正的自我展示。在每场作业展示环节,学员们主动提问,杨老师一一作答,实现不同的思维碰撞。
实践出真知。第四天特意安排了学员进行思维导图体验式教学,这真是一场视听盛宴!学员们个个踊跃上台,用思维导图在各自学科中的应用加以展示,让大脑耳目一新。()思维导图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棒,激发了学员的学习潜能,培养着学员的创造思维。学员们相互学习,现场点评,既提升了自己的教学功底,又在交流研讨中加深友谊,共同发展!
大寨乡中心校张红森校长的重要讲话,他对思维导图教学法的独到见解,给每位学员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强调了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大家指明了课堂教学研究的方向。不断迎来学员们的阵阵掌声!
5天的培训,在不知不觉、愉快的气氛中度过,大家都收获满满。
学员们来自全国各地、大江南北,因思维导图结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因思维导图相聚太行大峡谷交流研讨,深入学习。每个人都心存敬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期待下次再相逢!
第二小学自20xx年9月25日接到区教育局转发《20xx年汕头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通知》以后,正式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研修培训活动,在中国研修网项目组管理员、濠江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指导下,按部就班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截止到11月底,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研修学习已全部合格。为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信息化队伍建设,不断探求新方法、总结新经验,现将此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开展的“整校推进”信息化建设校本研修活动做如下总结:
1、成立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
2、明确任务内容,组织分工实施
在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的指导下,结合培训内容将此次提升工程活动任务明晰化、具体化,围绕三个能力点梳理出线上研讨活动、线上听评课、研修作业及线下活动并加以实施。在研修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学校确定的3个教研组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定性作用,他们既要按学校要求严格推进项目实施,还要及时处理、反馈组员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教研组有条不紊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1、重视监管落实,扎实开展培训
研修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合理有效的监管。学校监管人员主要分为:校级主管领导,信息团队人员、教研组长。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在上下联动的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解决研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依据学校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下研修活动需求,学校教导处设安排了相应的研修活动,结合11月份开始的以课堂实践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活动。所有活动具体到研修的每个重点环节都有作业要求,都有记录留痕,
为线下作业的上传和简报制作等工作提前做好了资料准备。
2、明确研修主题,有效推进培训
考虑到参培教师对微能力点的理解和选择,经学校管理团队研究决定,由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对其所属教师的微能力点进行统一规划,并要求每个教研组在明确了三个微能力点的基础上确定研修主题,分步开展研修活动。各教研组长在明确研修主题之后,都能积极的带领组员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开展主题研修活动。通过一步步的推进,打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瓶颈,让所有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此次活动中得到提升,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理清活动形式,打造研修精品
在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用边学习边推进,边反馈边更正,边应用边提升的形式开展研修活动的。通过明确环节、反馈问题、布置任务、召开教研组长研讨会等细致工作,不断推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教研组长根据研修活动安排和校本平台实际工作需要,带领组员共同研课磨课,并推选出一名优秀教师做组内展示课,打造精品课堂案例。
2、强化能力提升,注重分析反思
此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开展的目的旨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在进行“整校推进”校本研修活动的时候,力争多角度思考,力求多方位入手,通过维修维护信息化教学设备、设计实施多载体活动、校内学习培训考核制度等方法,为教师创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学习实践环境,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学校着重抓好三个重要环节,促进教师养成良好教学习惯:
一是评估。通过准确的自我评估,明确研修目的、预期效果和成长方向;
二是分析。通过撰写教学设计,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找出其中的优缺点,优点加以利用,缺点努力回避;
三是反思。通过撰写课后反思报告,从对教学实践的再思考中总结经验教训,反观自我得失,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升级,我校紧紧跟随这次培训行动,努力建设信息化发展环境,强化锻炼信息化师资队伍,为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建设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省市统筹、以县为主、整校推进、分层实施”的原则,xx市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建立起以培训为手段、督导为抓手、课题为引领、教研为助力的“四位一体”的工程推进模式。
01提升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
02提升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力
为了让各学校明确能力提升工程2.0的具体操作路径,提升更好提升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团队指导力,推动xx市能力提升工程2.0又好又快发展,xx市工程办在推荐和选拔的基础上,遴选出30名骨干教师,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家团队。通过组织针对性培训,提升团队信息化指导力,同时对团队成员进行动态管理和过程性考核评价,保持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原生动力。2021年5月,组织专家团队和80骨干教师参加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培训,烟台试点学校xx市第三实验学校项目负责人郭晓蕾从“学校信息化2.0规划如何写”、“微能力点如何选”、“信息化2.0网络研修如何做”三个方面展开培训。7月,组织县级专家团队和60名骨干教师参加烟台市教育局举办的烟台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市县级专家培训。9月组织专家团队微能力点交流展示评比活动,引导团队成员立足基础,强化本领,为提升指导力打好基础性底子。通过培训提升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力,指导团队先行,为后期更好的培训教师、指导全校开展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提供人才支持。
03提升全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力
为鼓励各中小学幼儿园立足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围绕学校发展愿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xx市教育和体育局组织学校申报烟台市“十四五”规划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课题,并设立xx市市级专项课题,通过课题的引领提升工程推进质量。积极组织申报烟台市级专项课题。组织烟台试点学校申报烟台市级专项课题,通过培训、研讨等活动,提升学校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强化课题在理论创新、指导实践、提炼经验等方面的作用。2021年9月16日,在烟台专项课题获得立项的实验学校组织交流、观摩活动。以边总结,边推广的模式,最大化实现课题研究的引领功能。
积极对接xx市课题管理部门,立项xx市市级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课题,组织各学校申报县级专项课题,积极开展校内微课题研究,以取得研究型成果为根本目的,带动能力提升工程2.0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