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一通沉淀下,如何把飞书文档,高效地融入到个人生活和业务流程中的方方面面,带你查看千奇百态的飞书文档。
平时经常给身边的好朋友安利飞书云文档,但安利完成之后,它们就会有个疑惑,如果从0开始上手飞书云文档,我应该从哪个开始呢?我的答案是从飞书文档开始。
因为谈到其他类型的文档类型,像多维表格、思维笔记、画板、流程图等等,这些对于有些小伙伴来说,它们有可能都是第一回听说,刚创建可能都不知道从哪开始上手。而前边提到的这些东西,也都可以内嵌到文档里面。所以,不如先上手文档,其他的功能,慢慢地就会在文档中,去打开探索的旷野了。
那在日常生活中,飞书文档都有哪些使用场景呢?
下面谈谈飞书文档另一个让我很兴奋的点:在线协作。以前用过其他家的协作工具,但整体使用下来总感觉好像还差了点什么。
直到遇到飞书,它其实是做到了在一个应用软件里面,就可以即时地看到所有你编辑过的文档的内容。同时,还满足了电脑、ipad、手机多端同步。
这样下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极大地减少小编的「心智负担」。只需要把我想写的内容进行记录,文档会自动地实时同步。过后如果因为什么事情突然离开当前页面,我也不用担心数据会丢失。且不管当前在我身边的设备是电脑、ipad还是手机,都可以随时随地,想看就看,想记就记。
基础简介介绍完啦!接下来将介绍飞书文档那些隐藏的武功秘籍。个人认为,对于一款工具软件来说,首先要去了解的就是它的各种快捷操作。
快捷操作不乏包括快捷键、特定语法、特定逻辑符号触发等等,这些快捷操作可以让我们在写文档的过程中,大幅度地减少重复点击的操作,从而更快速地达到用户所期望的界面效果。
首先是认识「/」,我们可以在文档的每一行里面,敲击键盘「/」,唤起对应的功能界面。如下图所示:
认识了「/」以后,就是了解「/」后,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在上面这个界面里面,有非常多预置的功能,这些单独的功能,它们都有拼音简称和拼音全称。比如:高亮块的拼音全称是gaoliangkuai,简称是glk。那如果我们想要在界面里面唤起一个高亮块,该怎么处理呢?如下图所示:
那像其他类型的功能,也是同样的用法,小伙伴们可以自行操作加深印象。
飞书文档的快捷键有两个地方可以唤起,第一个地方是键盘的操作符『cmd+/』。如下图所示:
第二个地方是添加面板里面的hover状态。如下图所示:
最后一种要了解的快捷操作是Markdown语法(也称md语法)。飞书文档对Markdown语法有着强大的支持。在快捷键面板往下面滑动,也可以看到预置的Markdown语法。具体有:
来尝鲜下这个神奇的语法是怎么运转的。如下图所示:
在飞书文档中,预置了1~9级的标题,一般来说,一级的字体最大,九级的字体最小。
不过在极个别情况下,有可能一个小标题下面就是会有很多衍生的东西。那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拆分层级。比如这样:
在分完层级之后,还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尽量给各个层级增加序号。为什么这里会谈到序号呢?
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在看书或者看一些知识合辑的时候,上面的序号都会标注得很明确。然后我们读到某一章的时候,就只需要记住读到哪一章哪一节,心里就形成了一个标记。
最后再讲一个关于同级标题的小Tips。同级标题文字遵循三种规律:①从多到少;②从少到多;③不相上下。来看几个小案例:
PS:这一点只是突然想到,不属于排版的的高优范畴。(怎么开心怎么来就好了~)
飞书文档中有个分栏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帮我们对各个模块进行分栏,能够有效地帮我们解决各种过于拥挤或过于稀疏的文本段落。先来看几个巧用分栏的案例:
分析下上面这三个案例:
案例①——如果把所有信息都从上到下进行平铺,那么会导致读者的视角不够集中,有些内容过于紧密,有些内容过于稀疏。而如果像上面这样排版,可以让读者的视角,集中于四个方块中,一下子抓住了重点。
案例②——第二个案例,可以看到每一张图片都特别长。如果从上到下排列,那么读者都不断滑动鼠标,看到后面就忘了前面。而如果像上面这样分栏展示,那么读者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进行点击,进而提升在当前内容区域的阅读时长。
案例③——橙色里面的三个模块,分析了压力管理的三个步骤。刚好它们各自的字数都差不多,所以用分栏的形式平铺下来,让整体阅读起来均匀有度。
介绍完几个案例之后,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分栏的快乐。下面来展示下一些分栏的基础操作,如下图所示:
下面聊聊引用和高亮块。它们分别长什么样呢?来看下面的展示:
对于引用块来说,它在出现的那一刻,就是灰色的。所以这意味着,引用块起到一个提醒的效果,但又不能太明显。一般有以下使用场景:
上面这张图中,把它放在了大标题下面,起到了提醒,但又不过分干扰用户视线的效果。
对于高亮块来说,一般起到了强提醒的作用。刚开始你可能会先说一个观点,然后引出了高亮块里面的内容。举例几个使用场景:
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使用高亮块来达到强提醒、美化和文本聚焦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有个小Tips:不要在高亮块里写引用块!!看个小示例:
上面这个高亮块看起来负担是非常重。内心OS可能是:我应该看高亮还是看引用块呢。但是引用块又是灰体字,这是不是说明这个模块不太重要呢。所以呢,在高亮块可以尽量避免使用引用块。小编先去改回来先:
下面来分析下字符串和代码块这两种类型。它们分别长什么样呢?来看下面的展示:
字符串长这样:
我是字符串:12345
我是字符串:Panda
我是字符串:vocabulary
代码块长这样:
//我是代码块constfn=()=>{}那什么时候用字符串?什么时候用代码块呢?
一般来说,如果是像英文、数字、长串逻辑符号等这类非中文的符号,就可以考虑用字符串。比如这样:
而如果是有很长一段的英文段落,或者是命令行、代码实现等,就可以考虑用代码块来撰写。比如:
另外还有个小tip:如果英文后面跟着相对应的连体含义,用粗体或下划线会更好。比如像下面这样:
可以看到,第一句这样子其实不好找到句子的层次,我们第一眼就会被一小块一小块的字符串给吸引住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加粗和下划线的方式,把句子的层次给稍微分一下,减少不必要的阅读负担。
学会分类了以后,我们来看看飞书文档的链接。飞书文档的链接功能可谓是百发齐放,预置了很多种类型的视图。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想要在文档里面放链接,一般是希望用户能够直接打开这个链接的。那有时候,我们还希望用户在看到链接的时候,就已经这个网站是个什么样的网站。这个时候,就需要给这个链接加一些中文注释,来让用户可以更快速地了解。因此,我们就可以用「cmd+k」来解决这个事情。如下图所示:
上面是一种比较乖巧的方式,除此之外,飞书文档本身也预设了4种视图:链接视图、标题视图、卡片视图和预览视图。以小红书为例,来看下具体的展现形式:
Emoji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适当的emoji能够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一些肢体类的emoji也可以起到引导作用。
下面聊聊有哪些方式可以找到emoji。
第一种:特定网站。这里附上来自互联网上的一些emoji网站:
第二种:本地输入法。比如我使用的是搜索输入法,并且我知道这个输入法可以通过ctrl+shift+e来唤起。所以我会这样做:
第三种:知其意画其图。这种就是,自己知道某个想要的emoji在输入法里面的名称,然后通过输入的形式快速把想要的emoji给打出来。比如我想要画这个emoji,它在搜索输入法里面的名称是**「调色板」**。那么我可以这么做:
排版技巧了解完了,下面就来到飞书文档中一些隐藏的文档应用。
第一个是倒计时功能。常见场景有:
第一个是目录导航。一般来说,目录导航更多的会放在整篇文档的顶部,方便读者刚进入文档时,可以先了解整篇文档都有些哪些内容。具体操作方式如下所示:
第三个要谈到的小组件是文本绘图功能,其预置了流程图、时序图、类图、ER图、甘特图、饼图等类型的功能。比如画个时序图:
上面谈到了三种文档小组件,接下来到了很有趣的部分:画图工具的介绍。基本上不论是什么行业,都会涉及到画图。做项目汇报的时候,需要画图。PPT汇报的时候,需要图片辅助理解……
第一种画图工具:画板。如下图所示:
第二种画图工具:流程图。流程图分为旧版和新版,旧版主要是基于开源库draw.io嵌套进来的一个流程图工具,新版则是飞书自研的流程图工具。那其实,新版的这个流程图工具也可以理解为在画板上画流程图。因为画板上面介绍了,我们下面来另外体验下旧版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体验下来,新版的视觉体验更为丰富,内置的内容也百花齐放。而旧版则更依赖于Draw.io库,各有千秋,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了~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表格使用技巧。
技巧一:善用背景色区分模块。如下表格所示:
技巧二:善用色块区分每一列。如下图所示:
从基础表格衍生过来,就是多维表格。如果把基础表格比喻为一个初学乍练的小孩,那么多维表格便是那位博学多才的长者。多维表格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事儿再多,也能帮你捋清楚。比如,帮你规划年度工作:
又或者,打造个人的声影瑰宝阁:
再进阶,用多维表格玩游戏:
这里附上一些多维表格的游玩库:
除了上述这个场景外,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很广泛。平常一些需要树形扩展的知识,都很适合用思维导图来记录。
文档应用终终终终于讲完啦!倒数第二部分,来聊聊飞书文档的一些周边插件。
飞书文档还有一个演示模式,这个非常适合做汇报。不用做PPT,但是也能甚似PPT般的放映。来看看演示效果:
讲完飞书文档的周边插件,最后来到一些细碎的小功能。
文档分为三种页宽:默认、较宽和全宽。如下图所示:
与此同时,文档也可以导出为Word和PDF形式。如下图所示:
除此之外,文档还可以查看历史记录,并回退到某一个特定版本。如下图所示:
到这里,关于飞书文档花式玩法的介绍就结束啦!希望对小伙伴们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