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饮食生活:民国最不挑剔的美食博主,用文字记录一切美食

张爱玲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文字风格有趣,小说语言纯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不过张爱玲笔下的文字虽然优美,但现实的张爱玲一生过的都不容易,正如她说的那句话一样:“生命是一袭华美的长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的祖父是两广总督张佩纶,祖母是北洋大臣李鸿章的长女李菊耦,虽然清朝已经走入历史,晚清贵族也没了依靠和炫耀的资本,但他们留下的资产足以让后人吃上几辈子,而张爱玲出生的地方就是李鸿章留给后人在上海的张家公馆里。

由于祖母是安徽人,自然也带来了安徽的饮食口味,也让在上海出生的张爱玲常吃安徽美食,其中最爱吃的就是合肥丸子与粘粘转,所谓的合肥丸子其实就是糯米圆子,将不硬不烂的糯米饭捏成一个小团子,将肉糜放进米团捏拢,先进蛋汁,后进油锅炸,炸到金黄酥脆即可。

至于粘粘转,这是用青麦粒做成的,将没有成熟的麦粒割下来,放在石磨里一磨,将青绿色的麦浆流进预置的木桶,随后倒进滚烫的开水里,做成粘稠适度的新麦粥,由于麦浆被开水冲的转来转去,因而有粘粘转的称号,当然这不能称之为美食,是饥荒年间的救命粮而已,但张爱玲和她的姑姑却经常想吃这种食物。

1922年,张爱玲父亲在津浦铁路谋得了一个英文秘书的职务,举家从上海迁居到天津生活,饮食方面也开始接触京津一带的口味,在天津的时候,张爱玲喜欢吃一些软、嫩、香、甜的食物,这也是她日后的美食喜好,就是甜食,比如六一散、绿豆糕、松子糖、云片糕、桂花蒸、酸梅汤、生煎馒头、糖醋小排等等都是她当年和日后都喜欢吃的食物。

日后上学的时候,由于住校,学校附近有很多小贩卖各种点心,在这些点心中,张爱玲唯独对大饼油条感兴趣,喜欢同时吃这两个食物,但不喜欢将油条塞在烧饼里吃,认为油条压扁了不好吃,至于烧饼必须有芝麻在上面,这样烤过的芝麻会在唇齿间香气四溢,至于臭豆腐,张爱玲也是特别喜欢的。

在天津生活的十几年里,张爱玲还爱上了鸭舌小萝卜汤和腰子汤,鸭舌小萝卜汤用鸭舌和萝卜一起炖,汤里的鸭舌头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也是张爱玲一生难忘的一道菜,至于腰子汤则是用腰子、里脊肉、小萝卜一起煮。

张爱玲虽然出生于富足的家庭,但父亲是一个喜欢好酒烂赌抽烟大烟的纨绔子弟,和母亲黄素琼的新朝思想形成了对立,后来母亲因为忍受不了父亲常年如此,一气之下与父亲离婚,到了张爱玲14岁的时候,父亲又娶了另一位名门出身的千金小姐孙用蕃。

张爱玲长大后和继母的关系越来越差,新仇旧恨下张爱玲逃离家门,奔向在上海的亲生母亲的家,在上海的母亲经济拮据,远没有之前世家大族的风范,但张爱玲并不介意,在亲生母亲那里,她体会到了久违的友爱与包容,也是第一次尝到了母亲亲手做的饭菜。

在上海的日子里,张爱玲吃到了众多的上海本帮菜,比如红烧划水、粉蒸肉、熏鱼、大蒜炒苋菜、清蒸蚝汤等等,红烧划水其实就是红烧青鱼尾巴。

不过在上海的日子其实也并不如意,虽然和亲生母亲住在一起,但张爱玲读书生活严重影响了母亲的生活质量,被母亲骂作“害人精”,为了省钱,张爱玲只能吃学校最便宜的饭菜,走路去上学。

好在成绩优秀,1938年以远东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英国伦敦大学,但淞沪战争爆发,张爱玲只好转入香港大学文学系学习,在香港的日子里,她常去买司空面包,这是一种三角形小扁面包吃,后来香港大学停办,张爱玲又前往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和生活。

在上海的那段时光里也是张爱玲一生少有的平静的时期,为了赚取学费,她开始写小说,日后著名的《沉香屑》、《倾城之恋》、《金锁记》都是这一时期写成的,也让她名声大噪,再也不用担心经济问题了。

同时喜欢甜点的她也在上海寻找一切可能吃的美食,而民国的上海也是全世界的美食聚集地,有着各种各样的点心,尤其是西式的点心,张爱玲更是不会放过,比如德式吉士林面包、英式司康松饼下午茶、俄式老大昌面包、美式热巧克力、飞达咖啡馆里的香肠卷等等。

1943年-1945年,这是张爱玲一生中最幸福的爱情时刻,胡兰成知道张爱玲喜欢吃甜食,就经常购买各国的美食点心给她,两人也不会做饭,自然都是出去吃饭,在这几年里,张爱玲吃遍了上海所有的美食。

1945年抗战胜利后,胡兰成为了避免被捕准备逃回家乡,临行前和张爱玲依依惜别,原本以为分开最多只有几个月,但没想到胡兰成这个风流人居然在家乡和自己大一岁的寡妇范秀美待在了一起,至于张爱玲则在上海独守空闺。

1955年,张爱玲前往美国生活,与比她大29岁的美国过气剧作家赖雅结婚,但赖雅结婚不久就中风瘫痪在床,家里的一切都压在张爱玲的身上,常年的家务压力和自我悲叹让她这一段的日子里过的无比暗淡。

1967年,赖雅去世,此时的张爱玲只是一具有灵魂空壳,她拒绝接见一切任何人,将自己封闭在房间内,平时吃饭也不愿意出去吃,跟不愿意自己动手做,每天吃的都是罐头蔬菜、盒装鲜奶、鸡丁派、胡桃派、苏格兰松饼等等,这些只需要微波炉加热几个,顶多煎个鸡蛋,偶尔还会喝浓茶和咖啡。

1995年,这是张爱玲的最后一年,由于早年喜欢吃甜食,晚年的张爱玲牙齿已经烂了,只能吃稀烂的食品度日,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最终在中秋节这一天,一人在纽约的公寓里孤独的离去,留下的只是满厨房的纸碗、纸碟及塑料刀叉,吃剩的饭菜等等,直到七天后被人发现。

一生喜欢美食吃美食长大的张爱玲没想到在人生的最后一刻是在没有爱人、没有生活且更没有美食的日子里孤单的离开这个世界的,虽然张爱玲晚年一直有很高的稿费,但她选了简单生活,在美国过着大隐于世的生活,用文字回忆从前吃的美食,也似乎在回忆自己的一起吃美食的那些人和事。

THE END
1.民国时期美食作家月照溪《民国时期美食作家》 祝大家新年快乐,狗年大吉 皇后厨房里的厨娘死在一杯毒酒下,等她再睁开眼,却成为了民国时期陆家的娇小姐陆妍。 陆妍有个未婚夫,读过洋书,不屑于她这个包办婚姻。 陆家有个大酒楼,日薄西山,客人寥寥眼看https://www.92k.tw/books/1439158/
2.美食图书馆+让我们在纸墨书香一起“食话食说”人说民国太太的客厅最是热闹,像林徽因,陆小曼等人举办的沙龙,多的是名士言谈相尽欢。不过我们想要探看一下风流雅士的风味美食还是得看《民国太太的厨房》。 9.民国太太的厨房(通俗读物) 我们通过美食了解民国大家名士的一角日常,通过食物细说他们的人生故事。冯远臣用这本《最是那碗人间烟火》让高高在上站立云端https://www.jianshu.com/p/bc5a1805bcdf
3.刚哥,什么菜刀好用啊,都问你好多次了啊//@美食作家王刚:厨师长教你刚哥,什么菜刀好用啊,都问你好多次了啊//@美食作家王刚:厨师长教你"上汤大白菜"的做法,重口味吃惯了偶尔清淡些https://www.toutiao.com/w/1600176006660109/
4.寻味东莞[作者签名书]本书是一本东莞美食集,是作者对故乡东莞美食的记录。东莞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在这片土地上,除了有蕴含每个镇街不同风土的传统美味,还有来自各地的琳琅美食,四方之味在这里汇聚。 【作者简介】 嫣然,美酒美食专栏作家,知名美食美酒博主,新浪微博金V,多家著名平台如网易、UC、百度、新浪、https://mbook.kongfz.com/383854/7240734835/
5.复眼元通(未来熊猫古镇)昨天14:10 · 川菜美食作家 美食家 在成都都除了街子还有个古镇,它不张扬,但处处透着掩饰不住的贵气;它不出名,其气质与涵养已超过许多名声喧闹的古镇。现今的人们大多是沽名钓誉,挤闹热、钻人多,自讨没趣,自找苦吃也不在乎。于是乎,一窝蜂去怀远、街子、文锦江、鸡冠山、九龙沟等燥热旅游景点,不惜与元通擦肩https://www.meipian.cn/34aphxa0
6.民国吃家(豆瓣)民国吃家的创作者· ··· 二毛作者 作者简介· ··· 二毛,《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新周刊》、《中国经营报》等美食专栏作家。 1960年代生,重庆酉阳人,原名牟真理,80年代莽汉主义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有餐馆“天下盐”,著有《碗里江山》《妈妈的柴火灶》等。 目录·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15344/
7."西游"都是江淮美食?学者:作者不一定是吴承恩5号下午,一个有趣的新闻登上了热搜:“小学生发现《西游记》漏洞:一路吃的都是江淮美食。”杭州小学生马思齐在自己的作文里列举了《西游记》不同故事里的菜名,他发现,从东土大唐到西域,菜单似乎都是江淮美食。 比如,第54回西梁女儿国国王婚宴菜单:玉屑米饭、蒸饼、糖糕、蘑菇、香蕈、木耳、石花菜、黄花菜、紫菜、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UglFKJQbbN50wRfmT5Eo181207
8.民国吃家:鲁迅与美食文章及酒鲁迅的北京美食地图二毛这还是不完全的统计,鲁迅去过的餐馆应该超过百家。作为大文豪,鲁迅把吃饭这件事看得很重,在日记中占了重要篇幅。这是民国新风尚,不同于古代文人“君子远庖厨”的习惯。 古代文人笔录中也有美食记录,如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但几乎不会提到餐馆的名字。鲁迅日记https://www.99csw.com/book/7468/257243.htm
9.写过200万+的影评,也曾打假鲍师傅,“民国人”李舒如何抓住粉丝的从媒体人转身,创立美食号“福桃九分饱”(以下简称“福桃”)这一年多来,快节奏的焦虑一直陪伴着李舒,那些因失眠而慢下来的深夜,“山河小岁月”就是她的情绪出口。 李舒自比为“民国人”,“有点慢”,没有狼性,如果不是想验证“新媒体时代深度内容也可以过得好”,她可能会继续埋头诗歌和风月。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38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