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之父”重磅解读:强强联手治疗多种癌症!6项策略让CART更高效 2024年8月7日 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 20世纪80年代起,为了救治激增的艾滋病患者, Carl J... 

20世纪80年代起,为了救治激增的艾滋病患者,CarlJune博士在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后,开始设计一种全新的工程化T细胞,利用T细胞表面表达的嵌合抗原受体(CAR)将细胞引导至目标细胞,攻击受HIV感染的细胞。这就是最初的CAR-T细胞。

进入21世纪,June博士将CAR-T细胞疗法引入癌症治疗,利用工程化的T细胞靶向特定的肿瘤抗原。这项为艾滋病治疗而设计的疗法,成为了癌症治疗领域的里程碑突破。CAR-T疗法实现了对多种血液癌症患者的“治愈”,首款CAR-T疗法也在2017年获得FDA批准上市。

▲CarlJune博士

不过时至今日,CAR-T疗法依然面临着多重挑战。目前获批的CAR-T疗法受限于特定类型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的治疗,但对于实体瘤,CAR-T细胞难以被递送至肿瘤部位以及复杂的肿瘤微环境(TME)中;此外,TME缺氧、酸性以及免疫抑制的环境也会限制CAR-T细胞的功能、诱导T细胞耗竭,这些障碍都导致针对实体瘤的CAR-T获批疗法尚未出现。

在血液癌症的治疗中,CAR-T疗法在癌症长期缓解的问题上同样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如何延长CAR-T细胞的寿命。CAR-T疗法往往最初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对于不同患者,长期的疗效却存在差异,并且可能出现癌症复发。

增强CAR-T疗效的联合疗法

从这张图出发,June博士首先讲述了联合疗法在增强CAR-T细胞疗效方面的多项策略。

1.靶向免疫检查点的抗体

这项策略的思路很直接——靶向PD-1和PD-L1的单克隆抗体可增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功能,恢复它们攻击癌细胞的能力,因此将这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与CAR-T疗法结合,理应可以提高TME内CAR-T细胞的寿命和功效。

在B细胞淋巴瘤等血液癌症中,CAR-T细胞与ICI联合的临床试验展现了高反应率和可控的毒性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免疫疗法组合的应用时机对于治疗效果也至关重要:在CAR-T细胞输注前启动抗PD-L1抗体疗法,整体的治疗效果较差。

2.肿瘤靶向抗体及BiTE

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bi-specificTcellengagers,BiTE)是一类具有抗肿瘤效应的双特异性抗体,能够靶向性激活自身T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

这项策略的核心思路在于双靶向或多靶向。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和奥比妥珠单抗(obinutuzumab)是两款已获批的靶向CD20的单克隆抗体,而格菲妥单抗(glofitamab)、莫妥珠单抗(mosunetuzumab)是靶向CD3/CD20双抗体的BiTE。将靶向CD20(或CD3/CD20)的抗体与靶向CD19/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获批CAR-T产品相结合,可更有效地根除肿瘤细胞并降低抗原逃逸风险。

目前,利妥昔单抗与CAR-T联合使用的多项临床实验正在开展。在治疗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LBCL)以及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临床试验中,该联合疗法均显著改善了长期结果,展现出初步的良好结果。目前,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正在进一步评估利妥昔单抗、其他已获批准的CD20靶向抗体和BiTE与CAR-T细胞联合治疗的疗效。

会议名称:2025IBIEXPO大会

会议地点: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限时福利

扫码报名,免费参会、参展

届时将召开

第七届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

欢迎报名参会。

3.小分子药物

第一种小分子是一款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伊布替尼(ibrutinib)。BTK是B细胞抗原受体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激酶,这款药物已经获批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B细胞淋巴瘤。伊布替尼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路径来增强CAR-T细胞疗效,包括减少抑制性受体、增加记忆T细胞、促进向Th1极化的转变,以及增加免疫突触。

伊布替尼与CAR-T联合使用的临床试验初步结果表明,这种联合方法对TP53突变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收益明显。例如近期的一项2期临床试验对接受伊布替尼治疗后未完全起效的CLL患者添加使用CD19-CART细胞,并取得良好的结果——72%的患者在一年后未检测到疾病,48月时的总生存率达到84%。此外,还有研究正在探索伊布替尼和其他BTK抑制剂(如阿卡替尼和泽布替尼)与CAR-T联合,在更广泛的血癌类型中的应用。

另一类与CAR-T疗法联用的小分子药物是靶向蛋白质降解剂——来那度胺(lenalidomide)。来那度胺已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这种药物除了促进向Th1极化的转变、增加免疫突触,还促进了干扰素γ、IL-2等细胞因子生成。

临床前研究表明来那度胺可增强CAR-T细胞的疗效,并在多次刺激下维持CAR-T细胞功能,这可能有助于防止T细胞衰竭。在最近的临床试验中,该联合疗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耐受性良好,总体反应率达到100%。

4.其他疗法:癌症疫苗、溶瘤病毒、放射性疗法

癌症疫苗本身旨在激活免疫系统以对抗癌细胞,在与CAR-T联用时,有可能增强CAR-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持久性。在一项1/2期临床试验中,利用RNA疫苗增强CAR-T细胞的策略展现出良好的初步结果——21名实体瘤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67%,展现出使用癌症疫苗增强CAR-T细胞持久性的潜力。

溶瘤病毒能够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复制,同时保留健康细胞。将溶瘤病毒与CAR-T联合使用时,临床前研究已经显示出克服肿瘤免疫抑制的潜力。目前,临床试验正在评估这种组合方法在实体瘤中的疗效。

放射性治疗其广泛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肿瘤、非侵入性以及消除肿瘤细胞的功效而受到重视。在一项针对复发性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CAR-T疗法2期临床试验中,在CAR-T细胞治疗之前接受放疗的患者实现了100%的反应率。这一结果表明,放射性治疗可以作为CAR-T治疗前的减瘤和桥接方案,以及复发后挽救治疗的可行选择。

降低CAR-T毒性的联合疗法

除了增强疗效,降低CAR-T的毒性成为现阶段联合疗法研发的另一个目标。目前CAR-T治疗可能导致的严重副作用有两类。其一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即CAR-T细胞输注至体内后,被激活、增殖时引发细胞因子级联释放,介导多种免疫反应,从而引起发热、低血压、呼吸困难、凝血障碍、终末器官障碍等临床表现,甚至可能危机生命。

1.小分子药物

另一种有望降低CAR-T细胞疗法毒性的候选药物是度维利塞(duvelisib),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δ和PI3K-γ口服双重抑制剂,其对PI3K激酶的抑制会影响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与存活,进而减少可导致CRS/ICANS的细胞因子的产生。

最后,达沙替尼(dasatinib)作为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还会抑制对T细胞活化与功能至关重要的激酶,因此能够调节T细胞的激活与增殖。临床前研究表明,达沙替尼在控制CAR-T细胞毒性以及抵消CAR-T细胞衰竭方面具有潜在效用。

2.单克隆抗体

其中,靶向IL-6R的托珠单抗(tocilizumab)是目前唯一获批的CRS疗法;而现阶段的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解决ICANS上。目前,研究正在探索分别在CAR-T细胞输注之前或之后施用另一种IL-6靶向抗体司妥昔单抗(siltuximab)。

THE END
1.CARCRS可在CAR-T输注后的第一周内出现,并在1-2周内进一步进展。发烧通常是CRS的第一个也是最必然的迹象。患有更严重CRS的患者会更早出现发热,发热时间延长且体温峰值较高。因此,“发热时间”及其峰值已在CRS预测量表中得到充分利用。 图2:CRS和CRES的发病机制。https://www.yxj.org.cn/detailPage?articleId=304677
2.GMP级慢病毒载体制备CAR第四代CAR-T,被认为是T细胞重定向,普遍的细胞因子杀伤型CAR-T细胞(TRUCKs ),用于解决由于癌细胞表型异质性带来的杀伤作用降低等问题。在该策略中,CAR-T被修饰成当CAR-T被激活时,诱导表达细胞因子如IL-12(如NF-AT(激活的T细胞核因子)控制的表达)。因此,IL-12在肿瘤细胞周围积累,引起固有免疫反应杀伤肿瘤。图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fd06199863f5
3.一文盘点:TCRT细胞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TCR-T与CAR-T作用机制的差异 目前,CAR-T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由于实体肿瘤的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相关抗原表达率较低(1 - 10%)等因素,限制了CAR-T在实体肿瘤的临床应用。 不同于CAR-T细胞只能识别细胞膜外的蛋白质,TCR-T细胞的主要优势是能够识别细胞外和细胞内的蛋白,而http://www.leadingpharm.com/News/desc.html?id=24&aid=375
4.科学网—[转载]膳食真菌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从肠道微生物群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开始CAR-T治疗前,患者的基线肠道菌群特征可以预测之后对治疗的应答情况,但前提是这些患者没有预先使用广谱抗生素,因为这会破坏菌群与治疗反应间的关联。 然而,关于肠道微生物群在CAR-T治疗结果中的作用,仍然有很大程度的未知,并且仍然缺乏对其机理的认识,需要更多相关研究阐述其机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40048-1380749.html
5.CARTCART免疫细胞疗法CART详细介绍【作用机制】 如名字的意义一致,CAR-T代表着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该程序包括: 1.提取T细胞 —— 一种来自患者的子型白细胞 2.在体外从基因方面改变细胞,因此可以显示出一种CAR,以识别一种特定的肿瘤抗原。该程序也被称为是T细胞“活化”。 3.将新的T细胞重新摄入患者体内 http://cart.kangantu.org/
6.CART疗法迎来收获期,如何突破安全性瓶颈?目前报道的用于CAR-T开关设计的小分子化合物主要有FITC、叶酸、rimiducid、雷帕霉素、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 (PROTAC) 化合物和达沙替尼等。(图2)。 图2. 小分子化合物应用于安全开关的不同机制的示意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1 基于FITC/叶酸的安全开关介导的拟免疫突触的组装 https://newsh5.yaozh.com/newsDetail/34667
7.泛血管·学术进展李茂全:初探Trop2靶向CAR所以,为了进一步推动CAR-T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应用,李茂全教授所在中心正在进行的研究包括: 1. 风险基因发现和作用机制研究(目前正在深化研究方案,拟提交伦理审查) (1)胰腺癌风险基因发现:大样本人群遗传学和疾病表型关联分析发现胰腺癌的遗传风险基因。 https://neuro.drvoice.cn/article/12371
8.一文读懂肿瘤免疫治疗新贵——CARCAR-T细胞免疫治疗流程图 资料来源:优卡迪官网 二CAR-T的结构 CAR通常由一个胞外抗原结合域(如识别CD19的单链抗体序列scFv),一个铰链区(促进抗原受体与肿瘤抗原的结合),一个跨膜区(用来固定CAR),一个T细胞激活结构域(CD3 ζ,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以及一个或多个胞内共刺激结构域组成(CD28/4-1BB,提供Thttps://www.douban.com/note/700518011/
9.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五大难点一周益读4.T细胞固有的阴性调节机制(比如细胞质或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的表达上调)以及抑制性分子的过度表达。 5.最后,由于它们的免疫原性和毒性CAR-T细胞自身也可以是个大的问题。 图一:CAR-T的“组件”:从单克隆抗体中获得的有特异性靶向抗体单(scFV)经穿胞膜结构域与CD3zeta的膜内结构域融合,这就是一代CAR-T的构https://www.bjsjth.cn/Html/Mobile/Articles/101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