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樊胜根: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AGFEP)院长

2024年7月24日,由数央网、数央公益联合国内众多大众及财经媒体共同举办的2024第三届国际绿色零碳节暨2024ESG领袖峰会将在北京举行,活动主题为:迈向碳中和之路。

国际绿色零碳节是碳中和与ESG领域的焦点活动,活动旨在构建多元、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展示双碳战略目标下的实践成果,探寻绿色发展新模式与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不断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赋能,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共创绿色零碳未来。

以下是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AGFEP)院长樊胜根在2024国际绿色零碳节暨ESG领袖峰会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各位企业界的领袖,企业界的老总,节日快乐,我希望这样的一个节日,像春且、中秋、元旦,节日气氛比较浓厚,真正让我们的社会、企业包括我们做食物的能转型,做到绿色、零碳,今天我要讲的跟在座的不是很一样,聚焦农业食物系统和农牧系统怎么达到零碳和绿色发展。

农业与食物系统的定义,农业它不仅仅只是传统的生产,生产小麦或者是养猪养牛,农业食物系统包括生产前投入的生产、加工、运输一直到家庭消费,同时这个农业与食物生产有很多外部性,健康、环境的外部性,这些把它总结为归纳为农业食物系统的概念。

用这样的概念来衡量我们国家生产的GDP,现在农业生产的GDP只占我们国家GDP6%、7%,如果我们有农业食物系统的概念,产前产后大农业大食物来衡量,这个GDP可能会占到我们国家的四分之一,劳动力就业会更多,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我们用大的系统测度,农业食物系统对GDP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

农食系统在这样的概念下,除了生产各种各样所需要的食物营养健康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低碳、零碳,甚至帮我们减碳、负碳,把空气里面的碳给过滤了下去,零碳为整个社会零碳做贡献。

全球农食系统到目前为止并不乐观,对全球温室气体的贡献差了有三分之一,都在讲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整个能源工艺转型、交通运输转型,这都很对,如果忽略了农食系统,其他都达到了零度,就农食这一个,就可以让全球的温度上升1度-1.5度,农业食物系统不可忽视,占全球整个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三分之一。在排放里面绝大部分还是农业生产,化肥农药等使用,还有土地利用量的变化,比如在干果地区,还有大量的热带雨林开发用来种地养牛,这也占了温室气体快三分之一,还有供应链的活动,供应链粮食食物生产出来以后,要运输、储存,这一块能源使用包括供应链的活动也占到29%。

中国农业食物系统碳排放,过去几十年差不多在十亿吨左右,1997年9.4亿吨,2021年11.6亿吨,到最近下降到10亿吨左右,基本稳定在这样一个水平。占我们整个国家的碳排放差不多10%左右,并不是全球占三分之一,咱们国家占10%,并不等于我们国家农食系统不重要,重要,只是我们国家其他工业、服务业整个排放体量比较大,全球第一,农食系统咱们国家的碳排放量10亿吨也是比较大的,农业生产占到65%左右,投入品20%,食品加工10%,农业能源消费4.3%,咱们国家的农食系统减排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

到2050年,做了一个全球减排差距的报告,全球减排要达到本世纪末,转型要各种各样的措施,改变农业食物系统的需求,吃什么,反而是未来减排潜力最大,占了36%,我们也可以保护自然,保护耕作、保护土地、不再砍伐森林,也会占到24%,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比如畜牧业水稻的生产,采取各种各样的技术来减排,占到20%,供应链脱碳,供应链有用到能源,生产工艺设备也需要能源,这些也占到20%,国内未来减排潜力跟国际上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农业食物系统必须要转型,不可否认农业粮食,食物系统最主要的是让我们吃饱,吃的健康,吃的营养,这是首要任务,这是红线,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大家过的比较舒适,过的营养健康,必须要营养健康,效率也比较高,我们生产粮食食物需要很多水、土地、包括海、生物多样性,效率高了就减少这些资源的使用。可持续包括减碳,要可持续性,未来食物生产必须要可持续;有韧性,新冠肺炎、地缘政治的影响,农产品食物价格波动率非常大,对有一些低收入人群来说,给家庭提供可支付营养健康膳食就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必须要有韧性;包容性,农业食物系统里,工作人员在全球差不多十几亿人,女性、年轻人并没有从整个粮食食物系统得益,怎么从未来的转型,低碳转型、零碳转型、负碳转型得益,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目标。

农业食物系统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一半以上的目标都有直接的联系。

第一个没有贫困;第二个没有饥饿;第三个营养健康;女性平等,减少粮食浪费,农食系统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似的。

农牧企业怎么低碳转型,企业部门助力农食系统低碳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国内企业在低碳转型方面远远落后于全世界所有的其他国家,在座企业同行能够聚焦,能够把低碳甚至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事情,农业粮食食物系统做的还不够,怎么样承诺、建设披露,怎么进行影响投资,优化日常业务等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推动整个企业部门低碳转型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要确定一个目标,全世界很多大型国有跨国公司都设了目标,比如2025年前达到碳中和,有的到2030年,要度量它,最后要有行动。

承担社会责任,跟企业的经营情况包括社会环境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叫做多赢,社会赢,企业赢,大众也赢,这里面有很多很好的案例,咱们国家也有,全世界的也有,大型跨国企业,ADM、邦吉、嘉吉等,比如在收购仓储运输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向社会发布披露最后怎样做的。

品牌也很重要,未来的品牌不仅是健康营养好吃,很关键的也是要环保、低碳,在标识上牛奶或者是其他食物的包装上要标明它是绿色低碳、零碳甚至是负碳,这样我们消费者就会知道它,而且品牌未来的消费者是愿意支付更多的钱,这是环境社会的效益。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食物系统的转型,现在每年在平谷举办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去年是10月份在平谷举行,今年是10月10日、11、12日在平谷举行,有国际、有企业、有政府官员、民间机构一起来讨论怎么让农业食物系统做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发展。

谢谢大家。

“觉得不错,点个赞!”

2024-07-24

2024年7月24日,由数央网、数央公益联合国内众多大众及财经媒体共同举办的2024第三届国际绿色零碳节暨2024ESG领袖峰会将在北京举行,活动主题为:迈向碳中和之路。

国际绿色零碳节是碳中和与ESG领域的焦点活动,活动旨在构建多元、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展示双碳战略目标下的实践成果,探寻绿色发展新模式与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不断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赋能,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共创绿色零碳未来。


THE END
1.科学网—JIA专题农食系统转型:实现营养包容和环境等方面的本专题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德国IAMO研究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等研究团队进行撰稿,就农食系统转型问题进行研究。我们希望本专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改善营养健康、可持续性、包容性以及食物系统内的持续效率或生产力提升,为实现农食系统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8084-1462912.html
2.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三是促进农业食物系统转型。大食物观强调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合理、充分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引导农业向多元化食物生产方式转变,构建更加可持续的农业食物系统。 四是提升人民营养健康水平。大食物观倡导的食物多样化不仅让百姓的餐桌上有更加丰富的食物,而且进一步改善营养健康状况,实现了保障国家粮食数量安全、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2/248251.html
3.12综述——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中国语境下“粮食”的内涵在拓展,早在1990年《摆脱贫困》一书就提及“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在大食物观下,粮食是基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没有粮食安全,食物稳产保供也无从谈起。粮食是食物系统的根基,不仅包含居民基础消费的口粮作物,而且包括动物性食品生产必需的谷物。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3_03/202211/t20221123_470840.htm
4.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农业大学考研信息网0903Z1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 ①专业英语、②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③土地与农业应用 专业英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写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④专业英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析问题能力的综合测试。 01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 02土地利用与农业遥感 03数字农业 04土地信息技术及应用 05土壤作物系统模拟 120405土地资https://www.zhijiao.cn/kaoyan/news/allpro/194/98991.html
5.农业区块链在谈到区块链可能改变的产业时,很少会谈到农业,但是农业却占据全世界 经济总量的6.4%,占有全球劳动力的40%,每年生产总值达到5.0848万亿美元。 如果你有机会参观农场,就会发现农民有着复杂的生态系统,其金融结构是 季节性的,需要精确的时间以及诸多运动成分。 https://blog.csdn.net/shangsongwww/article/details/119275521
6.实用食品人常用的235个查询网站汇总质量管理综合质量管理32、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 www.fehd.gov.hk 二、查询数据库(平台) 1、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http://www.gsxt.gov.cn/index.html 2、食品伙伴网标准库 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index.html 3、食品伙伴网法规中心 http://law.foodmate.net/ https://www.foodmate.net/zhiliang/guanli/169142.html
7.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畜禽产品的消费带动了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对饲料粮,尤其是蛋白饲料粮大豆的需求。并且,畜禽、水产养殖业发展关乎中国居民能否吃得营养。因此,大豆是中国食物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农产品。推动国家农业食物系统转型,对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国民营养健康水平而言至关重要。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230203/1165bfffed9745dbb513eb967c6b43b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