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解决气候变化也要关注食物系统?

根据IPCC的统计,全球食物系统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21%-37%。控制全球温升,食物系统必然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不能像淘汰化石燃料那样逐步淘汰粮食,但我们可以改革食物体系,使其实现净零排放。通过系统性转型,粮食系统可以成为解决气候危机的主要部分,为我们实现《巴黎协定》提供更多机会。

?WWF/RichardStonehouse

2020年9月份,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粮食系统改革论坛和智库气候焦点组织发布报告《增强粮食系统的国家自主贡献》指出,虽然有89%的NDC提及农业生产,但农业减排目标主要包含在更广泛的土地利用目标中。饮食结构、食物损失和浪费等问题被各国广泛忽视,但是如果将它们纳入国家气候计划,决策者可以通过粮食系统提高其在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自主贡献,提升幅度高达25%,有机会减排125亿吨(12.5Gt)二氧化碳当量。

除了考虑食物系统的减排,提早规划食物系统的适应措施,对于确保在一个更温暖、更干燥、更多极端天气事件的世界中具有弹性的粮食生产至关重要,但我们必须同时保证这些措施不会以其他方式无意中损害自然。

为什么是食物系统?

不可持续的全球粮食系统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因素。农业、林业和土地的利用占全球排放总量近四分之一(24%)。其他主要排放主要是电力和热力(25%)、工业生产(21%)、交通运输(14%)以及建筑和其他能源使用(16%)。如果现有的粮食生产和消费一切照旧,《巴黎协定》目标恐难以实现。

?TomVierus/WWF-UK

2019年,IPCC气候变化与土地特别报告强调农业用地的扩大,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的粮食系统同时,也造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的丧失(如森林、稀树草原和湿地)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报告同时强调,通过转变为更可持续的粮食系统,其本身可以成为全球解决气候问题的优质方法。

“如果我们要实现1.5℃温控目标,就需要对粮食系统转型做出雄心勃勃、有时限和可衡量的承诺。忽视这一领域,我们就相当于无视了当今气候危机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如果我们不积极采取行动改善食物的生产和消费现状,就无法实现气候或生物多样性目标,而这是确保粮食安全、防止疾病暴发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

马可?兰博蒂尼(MarcoLambertini)

从农场到餐桌,食物系统如何减排?

?LuisBarreto/WWF-UK

食物的生产阶段

★减少土地转化,保护自然栖息地。2010年,用于粮食和动物饲料生产的森林与稀树草原的转换,占食品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9%。通过改善土地利用变化,可实现的年度减排潜力为4.6GtCO2e(十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高效管理农田(如轮作和覆盖作物)。通过增加全球农业产业的土壤含碳量,每年的减排潜力可以达到1.3GtCO2e。如果将覆盖作物应用于全球25%的农田,每年可吸收约0.44GtCO2e排放。

★减少稻田排放。全球一氧化二氮(N2O)排放的11%来自水稻种植。季初与季中排水减少的甲烷(CH4)排放可以多达90%。

★农林系统。采取农林复合经营加上森林管理,每年的技术减排潜力为0.55~7.78GtCO2e。

★改进化肥的生产和使用方式。1970—2010年,全球肥料使用增长超过200%。全球范围内改进化肥生产技术的可获得的减排潜力为0.1~0.16GtCO2e。

★粮食作物种植多样化。减轻单一种植或集约种植系统对土地退化的压力,增强作物对气候变率的适应能力。

★减少来自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肠道发酵和粪便)。全球范围内肠道发酵与粪便管理每年产生的排放量达到2.9~5.3GtCO2e,减少肠道发酵与粪便管理的年度技术减排潜力分别为0.12~1.18GtCO2e和0.26GtCO2e。

★改善牧场管理。牧草和饲料作物土地的扩张每年产生0.64GtCO2e排放。牧场管理的年度技术减排潜力为0.31~0.43GtCO2e。

食物的加工、存储与运输阶段

★改进食物的处理与储存。食物排放的15%左右是由供应链中储存和处理技术不佳导致的。减少粮食和农业废物每年可为全球土地部门的减排贡献6%。

★减少食物浪费。食物损失和浪费每年产生4.4GtCO2e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

食物的消费

★减少来自消费者和零售商的食物浪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9%左右可以归因于消费者与零售商丢弃的食品。

★减少贸易带来的高碳排食物。毁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约29%~39%是由国际贸易造成的。

★降低碳排放密集型食物的消费。作为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在其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每年的畜牧业排放为1.3GtCO2e。通过转向健康饮食,全球土地行业的排放每年可以减少0.7~0.8GtCO2e。

什么是粮食系统方法?

正因为食物系统变革对气候变化的作用愈加重要,从整体上思考粮食系统愈加迫切,这也是为何粮食系统方法被提出的背景。

?WWF-Malaysia/MazidiAbdGhani

1.将食品系统方法纳入国家自主贡献;

2.在克罗尼维亚农业联合工作(KJWA)流程中纳入食品系统方法;

3.停止用于食品生产的自然栖息地的转化;

4.致力于将粮食系统从温室气体净排放源转变为温室气体碳汇;

5.重新利用粮食和农业补贴来奖励对气候、自然和人类有益的行动;

包容性、尊重权益和改善世界最贫困人口生计的原则是每项承诺的核心,应用于所有决策。

?ThomasCristofoletti/RuomforWWF

克罗尼维亚农业联合工作(KJWA)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出台于2017年在斐济举行的第23次缔约方会议,作为推进公约中有关农业讨论的新进程,认识到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独特潜力。

该计划通过将农业纳入《气候公约》进程的主流工作,推动农业及粮食体系转型,实现适应、减缓和农业生产力之间的协同增效和权衡取舍,能够为当前面临的气候和环境挑战(包括新冠疫情)提供具体解决方案。克罗尼维亚农业联合工作对《巴黎协定》下的国家自主贡献、国家适应计划和强化透明度框架进行补充,同时促进总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克罗尼维亚决定涉及六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即土壤、养分利用、水、牲畜、适应性评估方法以及气候变化对整个农业部门的社会经济和粮食安全影响。这项决定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粮农组织)消除饥饿、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减少农村贫困以及提高农业、林业和渔业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的核心使命。

立足本土,因地制宜

事实上,每一个国家的食物体系不只与其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有关,更是其文化、习惯和生活的体现。每个国家有自己的饮食文化,也应该基于自身情况建立更可持续的食物系统,在国家自主贡献上设立基于自身情况的目标。

例如,发达国家因食物浪费而造成的排放占据最大份额,所以其应该设定更有雄心的减排目标;相比之下,面临粮食危机威胁的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多支持来建立一个可持续和有韧性的粮食系统。

?JulesJal/WWF

此外,粮食系统为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适应机会。目前的食物生产和消费系统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来自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极端天气频率的增加。全球有18亿人依靠农业维持生计,他们最有可能因为气候变化而陷入贫困。而诸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农业生态方法、有机农业、多样化的食品系统以及健康可持续饮食新风尚,都能够提升食物系统的韧性,并减少其温室气体的排放。

WWF可持续食物消费及绿色供应链项目目前的工作内容之一即致力于推动可持续的食物生产、加工和流通体系,倡导推进可持续食物消费的理念和实践,从而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同时减少浪费和改变消费模式,确保人类获得充足食物和营养时亦能全力维持和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

10月19日WWF在重庆“第十二届全球大宗粮油产业峰会”上发布《中国可持续大豆的机遇与挑战》,为中国提供实现可持续大豆供应链的行动建议?WWF

我们目前在国内的工作包括推动建立可持续棕榈油供应链;推动可持续肉类的供应链包括畜牧养殖和饲料价值链条中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避免土壤退化、毁林和自然植被破坏等问题;减少水产品的捕捞和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广可持续海鲜采购和消费;减少食物浪费,逐步树立并践行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COP“熊猫角”的食物议题

11月3日

边会

提高农业和粮食系统的气候目标:促进克罗尼维亚农业联合工作(KJWA)流程

——由WWFFAOBiovision和CIAT-Bioversity主办

11月10日

食物向前一步:通过粮食系统转型实现气候目标

——由WWFGAINEATCAREICCCAD和罗马俱乐部主办,启动粮食转发联盟,以推进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取得的成果并将其纳入里约公约

饮食、气候和自然:我们的食物与1.5°C的未来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FAIRR主办,讨论公共和私营部门如何共同努力降低风险并转移资金以应对粮食系统中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风险

第1部分:平衡自然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所有人的健康饮食

第2部分:调动资金应对气候风险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同时确保所有人的健康饮食

11月11日

自然是食物系统的无名英雄

——由WWF主办,谈论生态农业对农场、环境和社会的意义

11月12日

发布亚马孙雨林最新评估报告

COP26已经闭幕,而WWF仍将继续在推动全球食物系统的可持续变革上继续努力。我们也期待决策者有机会采用粮食系统解决方案,并制定更宏伟的目标和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改善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和公共卫生。

“没有食物系统的转型,就没有1.5℃的未来。我们迫切需要农业创新突破,同时改变饮食和减少浪费,让粮食系统造福气候、自然和人类。“

THE END
1.科学网—JIA专题农食系统转型:实现营养包容和环境等方面的本专题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德国IAMO研究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等研究团队进行撰稿,就农食系统转型问题进行研究。我们希望本专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改善营养健康、可持续性、包容性以及食物系统内的持续效率或生产力提升,为实现农食系统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8084-1462912.html
2.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三是促进农业食物系统转型。大食物观强调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合理、充分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引导农业向多元化食物生产方式转变,构建更加可持续的农业食物系统。 四是提升人民营养健康水平。大食物观倡导的食物多样化不仅让百姓的餐桌上有更加丰富的食物,而且进一步改善营养健康状况,实现了保障国家粮食数量安全、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2/248251.html
3.12综述——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中国语境下“粮食”的内涵在拓展,早在1990年《摆脱贫困》一书就提及“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在大食物观下,粮食是基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没有粮食安全,食物稳产保供也无从谈起。粮食是食物系统的根基,不仅包含居民基础消费的口粮作物,而且包括动物性食品生产必需的谷物。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3_03/202211/t20221123_470840.htm
4.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农业大学考研信息网0903Z1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 ①专业英语、②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③土地与农业应用 专业英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写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④专业英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析问题能力的综合测试。 01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 02土地利用与农业遥感 03数字农业 04土地信息技术及应用 05土壤作物系统模拟 120405土地资https://www.zhijiao.cn/kaoyan/news/allpro/194/98991.html
5.农业区块链在谈到区块链可能改变的产业时,很少会谈到农业,但是农业却占据全世界 经济总量的6.4%,占有全球劳动力的40%,每年生产总值达到5.0848万亿美元。 如果你有机会参观农场,就会发现农民有着复杂的生态系统,其金融结构是 季节性的,需要精确的时间以及诸多运动成分。 https://blog.csdn.net/shangsongwww/article/details/119275521
6.实用食品人常用的235个查询网站汇总质量管理综合质量管理32、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 www.fehd.gov.hk 二、查询数据库(平台) 1、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http://www.gsxt.gov.cn/index.html 2、食品伙伴网标准库 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index.html 3、食品伙伴网法规中心 http://law.foodmate.net/ https://www.foodmate.net/zhiliang/guanli/169142.html
7.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畜禽产品的消费带动了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对饲料粮,尤其是蛋白饲料粮大豆的需求。并且,畜禽、水产养殖业发展关乎中国居民能否吃得营养。因此,大豆是中国食物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农产品。推动国家农业食物系统转型,对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国民营养健康水平而言至关重要。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230203/1165bfffed9745dbb513eb967c6b43b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