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1.17浙江
1.什么是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目前为止没有什么统一的解释。
说法一:事物背后最本质的原理,不足为外人所知的一种神秘存在。
说法二:指的是一件事,内部一种运作方式。
大佬谈话也会说到——
查理·芒格这样说:
“在商界有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则,它分两步:
1)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
2)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原则》作者瑞·达利奥这样说:
“所有一切的运转,都有赖于深藏其中的原则,也就是一串又一串的因果关系决定了这个世界的走向。
如果你探索出了因果关系,虽然不可能是全部,但最好是绝大部分,那么你无疑就掌握了打开这个世界藏宝箱的钥匙。”
著名商业顾问刘润这样说:
“做任何一种商业,都需要找到其最本质的原理。”
他们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所说的底层逻辑。
这些观点和看法都有一个共同点——事物背后蕴藏的一种基本的运行方式或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所谓的底层逻辑。
1.1低层逻辑的例子
底层逻辑是看不到,也摸不到。
如果不是深入其中,也无法感知。
如果没人跟你说,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背后的逻辑。
第一个例子:互联网行业的本质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在线上的某个场景,通过提升效率,获取流量,再靠流量赚钱。
比如说滴滴打车,其最大的价值,就是提高了撮合司机和乘客的效率。
当司机端供给稳定时,滴滴想要进一步提升业绩,就需要更多地获取用户以及和用户的持续的回访,获取更多的流量。
有流量才会有订单。
不仅在打车平台,在抖音、视频号等内容平台也是如此。
第二个例子:连锁行业
蜜雪冰城在全国已经有10000多家门店了。
蜜雪冰城的估值比喜茶高很多!这个估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了。
就像蚂蚁打倒了大象一样,让人很难理解。
蜜雪冰城品牌方是靠什么赚钱的?
靠卖奶茶赚钱吗?
是的,但这只是表面。
蜜雪冰城品牌方赚钱的底层逻辑,是做供应链。
那一万多家门店本质上是奶茶原料的销售点。
从这个底层逻辑出发,你会发现,名创优品、正新鸡排和蜜雪冰城是一样的,只是提供的产品不同而已。
一个品牌一旦有了几百家门店,有了后端供应链,之后加盟的门店不管是一百家还是一千家,边际成本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
也就是服务一百家门店,公司需要五十人的话,服务一千家还是五十人一样可以承受得住。
这里有个前提是加盟,不是直营。
直营的连锁品牌边际成本随开店数量增加而不断增长,一旦遇到风吹草动,抗风险能力特别弱。
国内餐饮连锁超过一千家规模的品牌不多。
就是因为这个底层逻辑不太好理解,且理解后不太好落地,供应链的打造没有个几年的功夫很难跑通。
最后用简短的话汇总一下餐饮连锁的底层逻辑:
通过控制上游供应链,形成成本优势,然后用低价策略,海量开店的模式,在每一个线下门店“倾销”产品。
实例三:房地产的底层逻辑
国家房地产的原来的底层逻辑,是政府把土地卖出去,老百姓拿钱买房子,从银行贷款,就形成了一个经济发展的循环。
具体就是政府卖地,地产公司建房子,银行提供钱,老百姓买房子,这样促使社会的循环。
现在出现了什么?
房价太高,老百姓买不起,房子卖不出去,银行不给地产公司钱。
而且政府也不能老是卖地挣钱,政府想要从房产税挣钱也难了。
房地产公司贷不到钱,老百姓买不了房。
也就是现在房地产出问题出在这,这叫底层逻辑发生了变化。
什么是顶层思维?
顶层思维则的意思是——
从事物的核心原理出发,把大的问题拆解成同质的小问题,用积极的姿态去寻找解决方案。
再将目标与现状连接,找到其中的必然步骤,然后列出次序一一落实。
简单来说,就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一个框架式的思考。
它与底层逻辑的最大区别在于观察角度的改变。
用电脑专业术语来说,“顶级思考”一词被称为“递归思维”。
什么是递归思维呢?我们先听个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故事是什么呢?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是什么呢?
……
除非讲故事的被打断了,这个故事可以“无限”讲下去,
原因就是“故事”嵌套的“故事”就是“故事”本身,这就是语言上“递归”的例子。
用计算机语言表示就是——
上面的递归事例不难看出,递归算法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
(1)必须有递归的终止条件。
如老和尚的故事一定要在某个时候应该被打断,可以是小和尚听烦了叫老和尚停止,或老和尚本身就只想重复讲10遍等;
(2)过程的描述中包含它本身。
当一个问题蕴含递归关系且结构比较复杂时,采用递归算法往往比较自然、简洁、容易理解。
这就是递归思想的基本思想,递归思维来自计算机设计算法的一种基本而又重要的思想。
通过函数调用自身将问题,转化为本质相同但规模较小的子问题,是分治策略的具体体现。
那如何理解,递归思想,可以看作我们人生的“顶层思维”呢?
我们大多数人做事情,都是按照递推的思路,从下往上一点一点的做。
今天要像昨天一样去做昨天的事;我的前任是怎样的,我就是怎样的。
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为“随机思维”。
它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一叶障目,把自己困在一个效率低下的小范围内而不自知。
顶层思维,就是从核心原则入手,主动寻求解决之道,把目标和现状联系起来,找出必经之路,列好先后顺序,逐一实施。
有或没有顶层思维的差异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名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那么你的随机思维就会变成:
每一次的行动,都会因为外界的契机而引发。
一名拥有顶级思维的大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大概会这么做计划:
很明显,在同一所大学里读了四年书,上面提到的两位同学,在毕业后得到的机会肯定是天壤之别。
如何运用顶层思维呢?
看看下面这个例子:英图书馆建了一栋漂亮的新楼,准备整体搬迁过去。
但你知道,书多重啊,还这么多,搬家是非常大的工作量。
有人估算,做这件事要花350万美元,好大一笔钱。
请问,如果你是馆长,怎样才能用尽量少的钱,把海量的书,搬到新馆去?
雇更便宜的人吗?
发动所有员工及其家属?
要求新馆建设者承担这个义务?
在“搬书”这个固有的思维模式下,可能很难找到更好的方案了。
那拥有顶层思维的人,会怎么办呢?
有位年轻人对馆长说:我来帮你搬,只要150万。
年轻人在报纸上登了一则消息:“从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向市民借阅图书,条件是从老馆借出,还到新馆去……”
年轻人从“搬书”的思维模式,整体搬书,拆解成每次搬一本或几本书,
转换为“还书”的思维模式,结果花了不到一个零头就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你看,同一件事,思维模式不同的人做,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学习底层逻辑和培养顶层思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客观存在的规则,就像天道里丁元英说的——
“天道,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
底层规律不会因为人的思想、想法而发生改变,如一颗石子不会因为希望它变成金子它就会变成金子。
客观世界是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的。
反之,主观世界是可以为人的意志所转移的。
学会看透事物的底层逻辑,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而不被表象所迷惑,顺着本质的原因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自觉跳出自我视角经验主义的思考方式,培养自己的“上帝视角”洞察事物,找到规律,找到方法。
教父中的经典台词:
“那些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了一辈子都看不懂本质的人,注定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