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文喜:从中国房地产的底层逻辑看“行业转折点”到来——凤凰网房产北海

2、中国房地产如何形成“以房地产为表、以土地财政为里”的政策市;

3、未找到土地财政的替代方案,“一个上海养不了全国”,地方财政压力大;

4、这一轮调控的实质,演变为“一切为了保卫土地财政”;

5、自然会形成“局部式与微调式”的救市;

6、救市不救企是原则,民营加速出清、国企借机做强。

房地产正处于一场空前的调控

“金九银十”作为楼市的传统销售旺季,是各家房企促销抢收和完成全年计划最重要的时段。

这个抢收期对于房企现金流、流动性、业绩乃至全年计划和来年经营规划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冬小麦产区“每年夏收”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的份量。

尤其是在今年楼市受到资金端和销售端“双重强力调控”、楼市快速转淡而危及不少房企现金流安全和企业流动性,更是如此。

今年的“金九”,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市场,成交量都连续数月下降,且呈扩大之势;

土地市场也同样遇冷,全国300城土地成交面积跌超3成,第二批土地集中出试点中的流拍和零溢价率达到了52%;

百强房企中,超9成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半数企业同环比下降。

同时,随着行业下行,不断累积的房企信用风险在9月份触发了暴雷的开关,这方面尤其以恒大与花样年近期的美元债连续违约最为引人注目。

因此,房地产需要从行业定位、发展历史以及未来方向等的基本面、底层逻辑,都重新进行深入的思考。

是时候把“中国特色的房地产行业”的底层逻辑搞清楚,不能再如过往那样,更多只是流于表面现象的描述和归纳,而未能实现研判、检讨与行业内在逻辑的自洽了。

中国房地产的基本面与底层逻辑

回顾中国内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演变史,可以发现行业诞生之初,出发点是“以市场化方式,解决政府无法全部承担的国民住房保障问题”。

而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制度体系、操作模式,几乎都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摸着石头过河”,对“香港模式”模仿、改善和提升。

最终导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深度依赖、对于房地产行业“尾大不掉式”的爱恨交织、以及央地博弈的复杂态度。

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基本面与底层逻辑。

调控演变为“一切为保卫土地财政”

在这一行业基本面与底层逻辑之上,目前的房地产调控,的确是为了防范行业风险,为了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了防止房地产演变为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黑天鹅和灰犀牛”。

但是,防范的前提条件是,政府已经找到对土地财政的替代方案。在无法让土地财政终结的时候“动手”,庞大的公共财政与建设财政开支,将面临流动性枯竭的危险。

近期,各地为保证财政收入而严查税收的行动,足见不景气的实体经济,压力显而易见。

但在通胀预期高企、实际通胀压力巨大的当下,依靠过度发钞为财政止渴,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目前的模式不改变,而且还呈扩大之势,这种情况下,房地产行业调控的实质,就演变为“一切为了保卫土地财政”。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次调控出台的措施,看起来总是与市场逻辑相反的原因。比如目前,多个城市在“限涨令”基础之上又出台“限跌令”,呈现“双限令”并行的情况。

也是因为目前土地财政无可替代,所以只能慢慢减量土地财政,同步给房产税及其他税收做增量,来逐步替代土地财政。

救市不救企之下的“国进民退”

保卫土地财政不掉链子,成了当前地方政府的核心要义,“救市”也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因为之前累积的涉房风险过高,房地产行业的大方向已经改变,“房住不炒”的长期行业定位还需要继续坚持,所以不会再是大规模的“政策急转”,只能是以“缓和流动性”这种微调方式,以及默许财政处于破产临界点的地方政府先开闸救市。

事实上,不单是哈尔滨政府,连央行和银保监会也已低调地开始了救市,但也是以微调为特征,而且还会坚持“救市不救企”的原则,这也是施政伦理、政策公平性的需要。

在“救市不救企”这个原则之下,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民营房企退出市场,国有房企则被赋予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天然良机。

其一,民营房企的加快出清,以及国央企在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壮大,是这几轮行业调控的重要特点之一。

其二,国企作为政府职能的延伸、政府肌体的一部分,出于防止国有资产损失的需要,也出于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之下,与国有房企共谋。“救市不救企”对于国企未必适用。

这也是近期土拍市场中,央企、地方国企和平台型房企表现踊跃的原因之一。

另外,因为在中国内地的经济运行与发展模式之下,实际上财政与金融是一体的,政府与国企同样也是一体的,因此行业调控之下,导致的民营部分被稀释。

房地产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如今民营遭大规模出清,并不是好现象。

如果房地产行业变成了国央企为主的格局,那么土地财政在实质上也就终结了。但如我们的常识——

THE END
1.一图看懂房产投资的底层逻辑金字塔的底层就是刚需阶层,基数最大,人数也最多,理论上需求是最旺盛的。然而,买了刚需房来投资,未来还是要有人来接手的。所以,刚需阶层人数目前多不多不是关键,未来的阶层基数是否会持续增长才是关键。 显然,这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短期人口的增速已经显著放缓(长期未知),很多迹象都已表明了,在https://zhuanlan.zhihu.com/p/69880398
2.地产人应该了解的房地产开发十条底层逻辑地产人应该了解的房地产开发十条底层逻辑 【Real estate developers should understand the ten underlying logic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地产行业有哪些底层逻辑,地产瓣膜和大家聊一聊。说的不对,欢迎批评指正。(总2038字,共5分钟)一、利益是底线,也是最后防线 永恒的是利益,不变的是利益。利益是颠扑不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452861864613229&wfr=spider&for=pc
3.王韶:房地产底层逻辑发生了四个大的转变8月14日下午,2024博鳌地产发展暨代建大在海南召开。 以“治本之策”为题的讨论环节中,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王韶表示,现在房地产的底层逻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个变是房地产的作用和功能已经由之前的推动器转向了稳定器。第二个转变是房地产调控从之前的抑制过热转向了消化存量、优化增量。第三个转变是需求https://www.yzfdc.cn/News/view.aspx?id=202408151000301799
4.《地产营销力:房地产广告物料的底层逻辑与使用方法地产精英培训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地产营销力:房地产广告物料的底层逻辑与使用方法 地产精英培训系列》,作者:杨涛,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最新《地产营销力:房地产广告物料的底层逻辑与使用方法 地产精英培训系列》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http://product.dangdang.com/29466354.html
5.成都房价必然还会上涨的底层逻辑!房产资讯纵使上面发话要“止跌回稳”,现在依然是至暗时刻,但凡唱衰房价就获得共鸣,胆敢说房价还要上涨,那就是“大逆不道”,但是,他们都忽略了房价的底层逻辑。 02·周期波动,有涨有跌! 上点岁数的朋不会忘记,2014年全国楼市大跌,成都经历了房价跌掉50%的至暗时刻,人们谈房色变,那个时候还敢在饭局上谈房子,不是傻子https://news.fang.com/open/51485973.html
6.A视野《钻石楼市法则》剖析中国房地产的底层逻辑智超创业A视野楼市房产投资课程,本课程共495M,VIP会员可通过百度网盘转存下载或者在线播放。此“A视野《钻石楼市法则》剖析中国房地产的底层逻辑”课程由智超创业收集整理。 课程目录: ├──1.启航.mp3 24.94M ├──2房地产是个什么鬼.m4a 36.18M ├──3.买房买的是什么.mp3 79.81M https://www.hg58t.com/?p=25876
7.房地产行业底层逻辑出现“三个转变”00:00/00:00 房地产行业底层逻辑出现“三个转变” 宸宸评楼发布于:湖北省2024.09.05 08:54 分享到https://business.sohu.com/a/805529721_121648360
8.盛松成:房地产市场运行底层逻辑已经变了,不再是投资对象凤凰网财经盛松成:房地产市场运行底层逻辑已经变了,不再是投资对象 影响力数据 阅读 评论 点赞 总互动 互动率 操作https://media.beer/news/22638597?type=article
9.地产新时期,企业逆势稳健增长的底层逻辑重塑南方+当前,房地产行业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企业运营也在发生全局性变革,企业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房地产企业回归经营,以产品力塑造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的底层逻辑。 一、行业将迈向高质量发展,稳健型央国企为行业发展注入信心 2023年以来,在行业深度调整之下、百强房企格局分化持续,央国企销售表现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27/c8549098.html
10.财新周刊特别报道:底层逻辑驱动金融转型财新周刊频道金融转型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发生变化,将深远影响居民的资产配置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https://weekly.caixin.com/2021-11-20/101807674.html
11.三轮模型企业的底层逻辑三轮模型|企业的底层逻辑 今天,我们讲一个叫“三轮模型”的管理框架,懂了这个模型,其实,你就知道了企业经营最底层的逻辑。明白了这个逻辑,你也就知道为什么企业会生,企业会死;为什么有些企业活得好,有些企业活得那么累。 三轮模型的图示,我放在今天的文稿之中了,你听完音频,一定要把图示找来看一看。特别要留意https://www.yoojia.com/ask/17-1192403199500581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