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7.04.27
1、中关村二小校园霸凌事件
2016年11月中关村第二小学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孩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霸凌,2016年11月24日更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家长随后向学校及海淀区教委反映。
2、浙江庆元初中生暴打一小学生用香烟烫
2015年6月,浙江省庆元初中几名学生将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关在黑屋子里暴力殴打,并用香烟头烫伤小孩。一段初中生围打小学生的爆料视频受到大量转发。视频时长2分11秒,可以清楚看到,一名小男孩脖子和身上被绳索捆着,数名年纪稍大的男生对小男孩拳打脚踢,将点燃的香烟头丢入孩子衣服内,对小男孩进行追打。小男孩无处可躲,被逼到墙角后惊恐大喊,哭泣求饶,男生再次用烟头对小孩进行虐待,并互相嬉笑。
3、深圳女生晒殴打同学照甩耳光后逼其下跪
4、女生遭七同学殴打拍裸
5、女生厕所内遭同学殴打掌掴被咒骂连扇巴掌
6、吴起女生暴力逼迫学妹“卖处”
2014年9月21日晚11时至22日凌晨5时许,吴起高级中学有7名高二女生将5名高一女生先后叫至4号女生公寓一宿舍内进行辱骂、殴打,并对其中3人强迫脱衣、拍摄半裸照片,在强迫脱衣过程中,一名犯罪嫌疑人持水果刀对其中两名受害人进行威胁。有媒体报道称,有家长透露,打人的孩子中领头的两个孩子银行卡里有很多钱,其中一个卡里有120万元,另一个卡里有80万元,听说这些钱是一些老板给的,那些老板花钱通过她们找女生“卖处”给一些官员,以便跟官员拉关系、揽工程。
7、海南屯昌初一女生在教室遭11名女同学围殴扒衣服
2014年3月4日下午放学后,海南省屯昌县某中学初一女生小娟(化名)在教室里遭到同年级11名女同学围殴,甚至被扒了衣服,有几个同学对她拍了视频录像;2014年4月13日晚11时许,云南昆明某高校女生小丽怀疑同学小雪偷拿了她的内衣,便约上9名同学在宿舍内对小雪不停殴打,甚至强迫小雪当着男生的面脱下裤子暴露下身,并用手机拍下施暴与受辱的照片和视频……
8、初一女生因没穿校裤被扣分遭同学轮流扇耳光“教育”
2015年1月在浙江江山的一所中学,几名女同学围住另外一个女同学,不但对其辱骂、嘲笑,甚至轮流对被围住的女生扇耳光。画面当众被打的女生是因为没有穿校裤被扣分,一帮同学感觉象伸张正义一样扇她耳光,来对其进行“教育”。
9、广东两女学生遭十余同学排队扇脸打人学生:我手好痛
2014年12月,据广东卫视,画面中两名穿校服的女生遭十余人轮流扇脸,被打女生一声不吭。最后,这十余人竟商量排队轮流打……一男生上来看女生哭了,过来又是一巴掌,问哭什么……整个过程将近十分钟。
10、广东清远初中女生被扒光殴打
2014年12月,广东清远佛冈县发生一件少女被侮辱事件,该女生在佛冈邓宅附近被另一女生脱光衫裤毒打,打人者下手非常凶狠,被打女生多次求饶都不依不饶。因视频极度暴力,令网友不安。
向“校园霸凌”说NO!
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暴力”,受害者遭受的往往是物理性的暴力伤害。家长和教师看得到的冲突往往是显性的,而现实中校园欺凌的危害往往发生在隐秘之处。挑逗、嘲笑、起哄、社会排斥、推搡、言语攻击、传谣,故意弄坏或藏起别人的东西,发布通知或发放物品时故意遗漏某人……这些都是典型的欺凌。受害者的隐忍和沉默,因为受威胁不敢告诉教师和家长,是受欺凌的普遍特征。之所以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欺凌”或“霸凌”,正是因为“冲突”“暴力”已不足以涵盖现在出现的各种问题。
有媒体对近年发生的“霸凌视频”的处理结果做出统计,多数施暴者是未成年人,仅被批评教育,或受治安管理处罚;只有个别施暴者已经成年,而遭刑事追究(其中不少还是缓刑)。
有法学家做过研究,中国内陆的反霸凌的应对、研究起步较晚。《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2005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06年)等,以及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强调要加强校园安全,但是并没有提到“校园暴力”,直到2007年《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才提到一句:学生要“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校园暴力”尚且如此,至于特指主要是未成年人之间伤害的“霸凌”,学校、教育、公安部门更是鲜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