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的三性是哪三性具体内容有哪些

证据的三性是哪三性?具体内容有哪些

无论是怎样的证据,要想被法院采纳的,都必须要满足法律规定的三性。那么大家知道证据的三性是哪三性吗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讲,可能都不太清楚。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做详细解答吧。

(一)证据的合法性要求

1、证据必须由法定人员收集。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收集证据的法定人员包括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代理人。非上述法定人员所收集的证据,法律不认为其具有证据能力。

2、证据必须是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法定人员收集证据的程序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这些程序性规定涉及收集证据的方法、手段、步骤和途径。有的是从积极方面予以规定,如《刑事诉讼法》第91条至95条规定了关于收集犯罪嫌疑人口供的具体方法、步骤;有的则是从消极方面予以规定,如《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3、证据必须具有合法的种类。为了从形式上保障证据内容具有客观性,我国法律对证据的种类作出了明确规定。依据《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刑事证据包括以下七种,即: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和视听资料。

此外,收集、调取的书证、物证应当是原件或原物。采用副本、复制件或拍摄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内容的录像或照片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制作人不得少于二人;应当附有关于制作过程的文字说明及原件、原物存放何处的说明;由制作人签名或盖章。

6、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物证必须当庭出示,让当事人辨认;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庭宣读,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二)证据的关联性要求

证据的关联性可从下列几方面理解:

其一,关联性是证据的一种客观属性,即证据同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是客观联系而不是办案人员的主观想象和外部强加的联系。

(三)证据的客观性要求

证据的客观性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1、证据的客观性首先是指证据形式的客观性,指证据必须具备客观存在的形式,能以某种方式为人们所感知。

2、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真正发生过的事实,必须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反映,而不是一种假设或虚拟,更不是对事实的杜撰或捏造。证据的这个特性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以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的内容本身必须是客观的。证据的客观性除了要求证据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以外,还要求证据的内容本身必须符合客观发生过的实际情况,如书证上所反映的内容,必须符合客观真相,必须是确有其事的。例如张三借给李四5万元钱。这个内容必须符合客观发生过的实际情况。如果张三客观上没有借给李四5万元钱,那么,就可以说这个证据不具有客观性,是伪造的,是违背事物的本来面貌的。

4、证据的客观性使案件事实的认定具有可靠性和说服力。在证据的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神示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案件事实,但它是一种游离于案件事实的外在方法,与通过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相比,具有主观、武断和片面的特点。而证据是一种以事实来证明事实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它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是最可靠、最具说服力的。

1、询问证人、被害人,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用原话记录,以准确表达陈述人言词的原意,对于陈述者陈述时的神态、语气应反映出来,以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案件事实的本来面目,而不能断章取义,甚至违背陈述者原意记录。

2、在询问证人、被害人,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禁止诱导性询问。诱导性提问对被询(讯)问者起到暗示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他们所作供述、陈述、证言的真实性。

3、我们在收集书证、物证时,对书证不得涂改,对特定物的物证不得以同类物来代替,以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4、要求证人所言是其亲眼所见所闻,不是转述他人所述,更不是道听途说或主观猜测。

需要明确一点是,证据的客观性并不等于证据的真实性。某个证据具有客观存在的形式,并不等于这个证据就是真实可靠的。某个证据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不等于这个证据的反映就是准确的和没有任何误差的。客观性既是证据的采纳标准之一,也是判断证据真实可靠性的依据之一。

从上文的介绍中可以知道,对于证据的三性主要是合法性、客观性以及关联性,这样的证据才是具有证明力的。关于证据三性的具体内容,法律快车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到此。如果您对上述问题存在疑问,不妨向法律快车网站的律师询问,专业的律师能为您答疑解惑。

THE END
1.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0条规定:“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 一、证据的真实性。所谓证据的真实性,是指证据作为已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遗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现存在,真实性也叫做证据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326/10/53872997_740269379.shtml
2.法官如何审查认定电子数据三性新《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将电子数据新增为一种新的证据形式,但对电子数据的定义、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等内容未作详细规定,需要法官在审判实践中不断探索,秉持谨慎小心、公平正义的自由心证态度,严格把握,以便法官在审理案件中能否作为认定案件相关事实的证据。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7/11/id/3090971.shtml
3.论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适用论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适用 电子证据的认定,即对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评判。在真实性认定上,当事人自认、法院或公证机关保全、专家给出肯定意见、由可靠系统产生的电子证据真实性较强。在关联性认定上,电子证据和普通证据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合法性认定上,它包括收集证据的主体合法性,具备法定的形式https://lawyers.66law.cn/s2703321823226_i7815.aspx
4.独家重磅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原理·规范·实例基于传统的证据三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理论,刑事诉讼各阶段包括庭审阶段对证据的审查判断,重点关注证据的真实性,也就是证据的证明价值问题。这与早期刑事证据规则不够发达有很大关系。传统上以证据的真实性为导向的证据审查判断方法,在司法实践中容易导致两类问题: 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id=283295987009585664
5.质证意见,证据的三性二力张茂金律师第一百零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进行质证,并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说明和辩论。 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与待证事实相关联、来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应当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96be04350102zug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