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期目录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期目录

关键词:

热点聚焦·“两个大局”与国际法的走向

国际法中“文明标准”概念的现代性反思

韩逸畴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摘自《清华大学学报》2020年5期

国际法的现代性

何志鹏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摘自《清华法学》2020年5期

中国在国际法竞争中的大国进路

中美实力变迁与国际经济立法模式的走向

徐崇利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学家》2020年5期

关于WTO未来的国际法问题

张乃根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法学院摘自《国际法研究》2020年5期

前沿

人工智能拥有概念吗

李珮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摘自《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0年5期

关于人工智能创造价值的再考察

吴丰华于家伟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自《人文杂志》2020年9期

学人与学林

近年来国外恩格斯研究聚焦的几个问题

孙海洋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摘自《国外理论动态》2020年4期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兴起

刘大椿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摘自《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10期

郑天挺与中国现代史学

周文玖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摘自《南开学报》2020年5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资本逻辑批判及其限度

张守奎田启波作者单位: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学术研究》2020年9期

历史叙事的意识形态反思

丁匡一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原道》第38辑,湖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

从宏观到微观:《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推进

王维平张起梁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甘肃社会科学》2020年5期

“真正的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陈新夏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期

早期社会主义学说中的社会科学建构

祁涛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5期

走出消费主义:回到马克思的批判路径

张青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摘自《湖北大学学报》2020年5期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认知逻辑

杨斌徐之顺作者单位: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摘自《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5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莫斌)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形而上学与历史理性

陈宁作者单位: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宗教研究系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5期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公私观及其现代辨析

李萍杨勇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摘自《现代哲学》2020年5期

科技人文协作中的人工智能治理

曹建峰作者单位:腾讯研究院摘自《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5期

全球化背景下的涉“心”认知

王前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摘自《哲学分析》2020年4期

扶手椅哲学

蒂莫西·威廉姆森著王洪光译作者单位: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译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摘自《河南社会科学》2020年5期

重思陈康先生对亚里士多德存在论和神学关系的讨论

葛天勤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摘自《世界哲学》2020年5期

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

曾传辉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摘自《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4期

因明何以成绝学

傅光全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年3期

文学(栏目主持:李琳)

新阶段、新时期、新时代与当代文学建构的再思考

文化身份挪移与中国文论的主体建构

代迅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3期

中国文论话语创新:从话语体裁到知识生态

时胜勋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摘自《文艺争鸣》2020年7期

从中西文学艺术看人与自然之关系

张隆溪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摘自《文艺研究》2020年8期

生态美学对推进美学原理研究的意义

程相占李鹿鸣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10期

百年日本鲁迅研究的时空重构

蒋永国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中国文化研究》2020年3期

柏拉图技艺理论及其艺术学启示

孙晓霞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摘自《艺术百家》2020年4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周学军)

从“五朵金花”到“皇权”“封建”之争

李治安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摘自《中国经济史研究》2020年5期

深入推进宋辽夏金史研究的思考

史金波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摘自《河北学刊》2020年5期

论中国古代民法

张晋藩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摘自《清史研究》2020年5期

清代经济史研究的范式演变

朱浒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所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4期

皖南事变前后中国共产党应对反共高潮的策略

李玓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安徽史学》2020年5期

70年来中国的世界上古史研究

晏绍祥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摘自《古代文明》2020年4期

法国大革命图像史研究的兴起与趋势

汤晓燕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历史系摘自《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4期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后疫情时期的全球经济大变局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报告(2020)》总报告组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摘自《经济研究》2020年8期

中国经济金融共生关系测度与经验总结

范从来彭明生张前程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摘自《经济学动态》2020年9期

数字时代的社会秩序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刘瑞明葛晶佟欣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摘自《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9期

“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摘自《管理世界》2020年7期

金融科技、银行竞争与企业成长

汪洋何红渠常春华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长江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自《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年5期

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的影响效应

刘斌潘彤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摘自《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年10期

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效应

彭莹莹汪昕宇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摘自《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5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潇潇)

国家成长的要素、机制与格局

刘金海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摘自《学术月刊》2020年9期

路径选择: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系统规避

李紫娟辛向阳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摘自《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5期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价值生产的学理认知

王晨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9期

乡村权威再造:基层政治的一个经验解释

周庆智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摘自《学术交流》2020年8期

近代政治话语的革新:博泰罗的“国家理由观”述论

朱兵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摘自《云南大学学报》2020年5期

国际关系(栏目主持:张萍)

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中国方案

李文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摘自《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年4期

中国领事保护新发展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国际组织外交创新的路径探索

张贵洪王悦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摘自《国际观察》2020年4期

政治领导人的行为码与领导力特征分析

李泉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自《世界政治研究》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7月

法学(栏目主持:刘鹏)

法治建设的国家能力基础

尤陈俊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摘自《学术月刊》2020年10期

没有权利的义务:古代自然法学义务观重述

彭中礼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法学院摘自《法治社会》2020年5期

法学科学性的论域

王夏昊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摘自《甘肃社会科学》二〇二〇年五期

宪法全面实施的模式建构

苗连营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法学院摘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5期

民法典时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洪浩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摘自《政法论丛》2020年5期

量刑建议的实践机制

左卫民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法学院摘自《当代法学》二〇二〇年四期

人工智能时代司法权的新发展

章安邦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摘自《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0年4期

加密数字货币的定性与监管

许多奇肖凯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法学院上海金融法院摘自《中国应用法学》2020年3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李凌静)

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

翟学伟等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摘自《清华社会科学》第2卷第1辑,商务印书馆,2020年9月

不确定条件下社会信任的分化与协调

刘少杰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摘自《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4期

人类学的公共责任与社会价值

杜梅齐尔国家理论的人类学启示

赵珽健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摘自《社会学研究》2020年5期

社区建设与社会服务理念的本土化实践

潘屹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摘自《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4期

找回“社会”赋能的智慧社区建设

吴海琳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8期

治理单元重构与城市社区治理质量

何绍辉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摘自《思想战线》2020年5期

全球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创新治理机制

尹晨李雪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摘自《复旦学报》2020年5期

智能时代的国际教育比较研究

黄荣怀等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摘自《中国电化教育》2020年7期

当代学校教育中的科学和人文危机

项贤明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自《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8期

新闻学·传播学

新闻学的范式转换:从职业性到社会性

杨保军李泓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摘自《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8期

智能媒体的演进逻辑及未来发展

程明程阳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摘自《现代传播》2020年9期

THE END
1.民法典新时代的法律之光一、民法典的重要性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法律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民法典作为中国最为全面的基本民事法律文本,其制定不仅标志着我国立法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也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21220.html
2.普法宣传一起学习民法典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 此同时,它也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 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 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http://www.tjbcwhg.com/portal/category/read/?id=2782
3.民法典全面内容中国新时代民事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民法典的重要性 民法典作为国家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障法律,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对现有法律进行整合、优化的结果,也是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预见。在这一背景下,民法典的内容具有深远意义,它将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正、稳定和繁荣的社会?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55808.html
4.最新权威解读《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共5篇)第三,民法典和单行法对同一民事关系都有具体规定的,应当共同适用。第四,如果民法典和单行法对同一民事关系都没有具体规定的,可以遵循民法典关于基本原则的规定。这些规定与民法典的立法目的和相关规则保持高度一致,妥善地处理了民法典与单行法的适用关系,维护了民法典作为基础性法律的地位。https://victory.itslaw.com/html/detail/f274db83-369e-4690-baa0-42bfc5a6ad41/
5.《民法典》中性无能能申请婚姻无效吗专家导读 《民法典》中性无能是不能申请婚姻无效。因为夫妻一方没有性能力,所以夫妻义务是不存在的。遇到这种情况时夫妻双方会感情破裂而离婚。所以当夫妻双方因性无能离婚时,如果夫妻双方均同意离婚的,可以通过签订协议进行离婚,但必须在协议中对财产分割及子女的抚养权进行约定。夫妻一方不同意离婚的,可采取诉讼手段https://mip.64365.com/zs/1520557.aspx
6.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民法典·侵权责任篇 第四编 以案释法 一、谁该为我的青春“买单”? 陈某秀被冒名顶替上大学案 二、自作孽,不可活 云南马建国刺死疫情防控人员案 三、有案必查,有错必纠 张玉环再审无罪案 四、刑事民事责任“算总账” 江西三清山巨蟒峰损毁案 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
7.民法典和民法有什么区别免费法律咨询民法典是系统整合了现行民法规范的综合性法律,它具有体系性、完整性和权威性。民法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616278.aspx
8.民法典第1043条夫妻忠实义务立法者最高院法官权威学者民法典第1043条夫妻忠实义务 立法者、最高院法官、权威学者详细解读、关联法 条、相关案例裁判规则一、法条变迁对照、地方法院审理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1.01.01 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001年施行、现己废止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婚姻家庭的倡导性规定】家庭应当 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https://www.mayiwenku.com/p-35186608.html
9.权威解读:新鲜出炉的7大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释亮点都在这儿1、在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家庭暴力的基础上,将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认定为虐待,体现了对家庭暴力坚决说“不”的鲜明价值导向。 2、在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纠纷中,贯彻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尊重8周岁以上子女的真实意愿,删除原来10周岁的规定。 3、婚姻法回归民法体系是此次民法典编撰的重要成果,新的司法解释也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12301757149218.html
10.民法典新增条文第1003条身体权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院法官三、从立法者、法官、学理角度解读民法典第1003条身体权(一)立法者角度:全国人大法工委 权威释义备注:本局部内容 参考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及适用指南(上册)》【黄薇主编,全国人大法工委 民法室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总那么编 条文释义” 的主体内容;第一千零三条 【身体权】自然人享有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20/8020020061004121.shtm
11.“人生行为规则”,《民法典》的百科全书(民法典讲义(上下))书评2024年5月28日,《民法典》颁布四周年。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民法典》的内容复杂且专业,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民法典》的书籍显得尤为重要。杨立新教授的《民法典讲义》(上下册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172065/
12.国务院国资委权威解答119个国资管理问题,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儿了8.关于国有企业出资设立境外分公司是否应办理国有产权登记的问题咨询。 9.关于32号令非公开协议转让相关问题的咨询。 10.关于国有股权转让相关情况的咨询。 11.关于32号令非公开协议转让相关问题的咨询。 12.关于境外国有资产登记有关问题的咨询。 13.融资性贸易的具体界定标准是什么? http://zctouhang.com/newsinfo/90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