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技师学院政策法规政策法规解读(一)——女职工权益保护

一、保护女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目前我国有关女性劳动保障维权的法律法规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国务院关于女工作人员生产假期的通知》等法规中的部分内容也明确规定了对妇女的具体权益进行保护。

二、劳动法规对妇女在就业方面有哪些保护措施

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各单位在安排女职工工作岗位时,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歧视和限制。在女职工妊娠期、产期和哺乳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不得以女职工妊娠,生育和哺乳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

三、劳动法规对女职工在工种和工作岗位方面有哪些保护措施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以下四类工作:

(1)矿山井下、人工锻打、人工装卸、冷藏、强烈振动的工作;

(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68386983)中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3)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

(4)连续负重(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超过20千克,间断负重超过25千克的工作。对处于经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的女职工给予照题,例如:对行经期间的女职工不得安排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还可给予公假1天;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哺乳期女职工从事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四、劳动法规对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有哪些保护措施

五、劳动法规对女职工在哺乳期间有哪些保护措施

六、怀孕女职工禁止从事哪些范围的工作

在《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中对此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七、怀孕女职工可以拒绝从事的劳动有哪些

怀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有:

(1)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

(2)制药行业中,从事抗癌药物、己烯雌酚生产的作业;

(3)作业场所放射性物质超过《放射防护规定》中规定剂量的作业;

(4)人力进行的土方和石方作业;

(5)《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6)伴有全身强烈振动的作业,如风钻、捣固机、锻造等作业:

(7)《高处作业分级》标准所规定的高处作业。

当女职工怀孕后,如果从事的是以上工作,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调整工作岗位。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三条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第十四条 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https://www.gqb.gov.cn/node2/node3/node5/node9/node108/userobject7ai1378.html
2.《工会法律》课件.pptx工会组织的建立与运行工会组织的运行工会组织的建立基本权利工会享有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利,可以参与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可以参与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等。基本义务工会有义务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务,教育职工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等。工会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工会组织机构包括会员代表大会、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8621460.html
3.劳动法律法规(精选8篇)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制度是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欧洲产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工会的兴起,集体合同制度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集体合同制度为市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4i3kha9.html
4.职业降安全法律法规(全文)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 评价结论:通过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评价,我公司认真遵守国家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没有未遵守相关法规按要求的情况发生。 第二篇:我国主要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目录 一、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12.4) https://www.99xueshu.com/w/lprxjsaoxb13.html
5.问一下放射科女职工备孕可以调岗的法律法规有吗?结论:有调岗的法律法规。解析:法律上有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可以获得相应的保护,要是原本的工作岗位不够轻松,那么现在公司就有义务调整其到适宜的岗位上,但对应的岗位有其对应的工资标准,可是公司不能对怀孕女职工调整工资条件。所以在怀孕期间,公司可以对女职工调整岗位,但是却不能降低其工资标准。法律依据:《女职工https://mip.64365.com/ask/6496763.aspx
6.阅读法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参加企业职工法规类型: 养老保险 所属行业: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所属区域: 重庆 阅读人次: 2556 评论人次: 0 发文内容: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重庆市职工权益保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参加城镇https://law.esnai.com/print/6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