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3.18山东
目录
1、荣格的生平与著作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
3、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评价
一、荣格的生平与著作
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之一。
卡尔·荣格,1875-1961,出生于瑞士凯斯威尔的宗教家庭。
荣格早年在巴塞尔大学学习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在苏黎世的一家精神病诊所工作,工作期间开发了一种以词语联想为基础的心理测验。还将“情结”这一术语引入心理学和精神病学。
1907年,荣格与弗洛伊德第一次会面,连续探讨精神分析理念长达13小时,自此建立了父子一般的亲密关系。弗洛伊德认定荣格是自己事业的接班人。
1910年,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成立后荣格担任第一任主席。
1914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因学术理念不合而决裂,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职务。此后,荣格开始独立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
荣格于1961年在瑞士去世,享年85岁。
荣格主要著作:
《潜意识心理学》1912
《心理类型学》1921
《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33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58
《记忆、梦、反思》1961
《人及其象征》1964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
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后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学思想体系,成为分析心理学。
1、人格结构
荣格把人格称为“心灵”,认为心灵是包含一切有意识的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及行为。心灵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意识是人格结构中的表层,是个体能够直接感知到的部分。荣格认为,意识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的“个性化”过程,它在心理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意识的核心是自我,它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自我不仅是个体对自我存在的感知,也起到对进入心灵的各种材料进行筛选和淘汰的作用,以确保人格的同一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个体潜意识是人格的中间层,它包含了所有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这些经验通常与个体的直接经历相联系,对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在个体潜意识中,荣格特别强调了“情结”的概念,认为情结是带有情绪色彩的无意识心理丛,它可能导致个体对某些事物产生执着。
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的最深层,是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物。它不同于意识范围内的思想和形象,主要包括本能和原型。原型是集体潜意识中的核心内容,包括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等。集体潜意识通过遗传和文化传承的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2、人格类型
除了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之外,心灵的结构中还有两种基本态度和四种独立的功能。
提出内倾和外倾两种态度类型,心理类型又可以细分为四种基本机能:思维型、情感型、感觉型和直觉型。
按照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功能类型的组合,荣格描述了人格的八种心理类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
3、人格动力
荣格将人格结构看作是由很多两极相对的内在动力所组成。例如,意识与潜意识,升华与压抑,个性内向与个性外向。既有相对,自然就会产生紧张、不安定和不平衡的情形,这就是荣格人格结构的动力观点。在荣格看来,正是人格动力推动了人格的发展。
三、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评价
1、创新性:荣格的理论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他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概念打破了以往心理学对个体心理层面的局限,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了人类共同的心理层面。这一理论框架为后来的心理学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2、深刻性:荣格的理论对人格结构、心理动力和心理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的情结概念揭示了心理创伤对个体心理发展的深远影响,为心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荣格的理论不仅在心理学范围内影响广泛,对文学、艺术、历史也有突出影响。
3、局限性:尽管荣格的理论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深刻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他的理论在某些方面过于抽象和模糊,难以进行精确的量化研究。此外,他的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如集体无意识等,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荣格学说中也包含许多神秘主义和宗教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