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早史事又窥——何尊铭文释读

我悄悄地走又悄悄地来悄悄地带着那朵云彩03-0911:30

小猫文

句释:惟王初①(脊)②,宅③于成周。

①初:【尔雅】列为首字。“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说文】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楚居切。说文段注:“裁衣之始也。衣部曰:裁,制衣也,制衣以针。用刀则为制之始。”段注其说,未逮也。所谓一元初始天地开,初字从刀衣,此衣者,胞衣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所谓衣祭者,本初之合祭。衣为胎儿之胞衣,以刀刨之而婴出,此人之始也。②(脊):此字疑为合文或专用。左为字(异体下为廾,打不出)右为脊字。,登升也。脊,背吕也。【六书通】有脊字古文,为此铭之倒型也。此铭该字上吕下肉。吕,骨椎也。有吕有肉,背脊也。迁脊,登脊也。如建筑屋宇升梁为礼,梁脊为屋宇之领,故天子践祚有登基之称。③宅:所托也。本铭以托身之意,居处也。

释义:王初次登基临朝,居处于成周。这句铭文有学者以为成周为洛阳,拘泥成见,断句为:“惟王初,遷宅于成周”此断句无文理,刻舟求剑,大谬也。成周者,周道所成也。“成周、宗周、周”,似今人谓“中南海、中央、中国”也,是不同身位的人所对称。尚书大传即使排除为战国人伪托所做,孔氏也为东周春秋时人,其时周已东迁洛邑,所以书传序用时称洛邑为成周,更有称洛邑为宗周者。【书.召诰】【书.洛诰】【书.多士】传序称成周,皆为作传序者时称也。这一点从尚书正文中,只称“洛邑、新邑、东国洛”即知。故太史公言:迁九鼎于洛邑,周复都丰镐。【史记.鲁周公世家】:“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可知在周公还政前,成王已临朝,即本铭文曰“初(脊)”也,成王临朝之肇始。

復爯④武王豊,裸自天。

④爯;稱,举也。【诗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稱彼兕觥,万寿无疆。

释义:又一次举礼以祭武王,行裸礼灌洒于天。本句铭文破损一字,该字上面一爪手,下面冉字之一半依稀可辩,此为爯字。

才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

释义:在四月丙戌这天,王在京室诏诰宗小子,说:

“昔才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

释义:“在往日你们的公族父辈,来辅助文王。文王遂受大命,武王战胜商之后,则庭告于天。本铭受兹二字后缺失两字,以其他青铜器铭文所成例,所缺为“大命”二字。

曰‘余其宅兹中,或⑤自之乂民’。

⑤或:国之古写,城也。此处为域也国也。

释义:武王说:“我将处于中,国邦自此为中来治理民众”

此句为武王克商,持中以治。此句文讲武王建中立极,垂拱而治。盖今中国一词发端于此,可谓中国一词最早的渊源,但非指洛阳之为天下中也。诗书指洛阳,用东国洛。乃以王者为中,垂拱而制,为“允持阙中”。武王伐纣,以周代商,余一人为中,垂拱而治,此武王登基诰天之语。

乌乎!爾有唯小子亡戬⑥,(氏見)⑦于公氏,有爵于天,(鬲支)⑧命,苟享!”

⑥戬:識,识见。⑦(氏見):视,近也。⑧(鬲支):徹,通也。

释义:呜呼!你等无识小子,近枝公族,有勋爵于天,一起听命,来恭敬的祭祀吧!”

叀王龔德谷⑨天,顺我不每⑩。王咸诰,(旡可)易贝三十朋,用乍庾公宝尊彝。惟王五祀

⑨谷:浴,洒身也。⑩每:敏。(旡可):人名,康熙字典收字韵【五音篇海】無可切。

THE END
1.李守力:当代易学大师的博文学习笔记1.0经管铭文最后有剥之比筮数卦,中方鼎铭文与剥、比二卦《大象传》的符合程度远胜于剥卦六五、上九爻辞,这说明《大象传》西周初年业已存在,也说明《大象传》七、从《说文》十天干释读以及古文字看《连山》八卦纳甲 八、“八万言”《连山易》体系汇集 一、《连山》是一个比《归藏》《周易》更加庞大的理论体系https://bbs.pinggu.org/thread-3507906-1-1.html
2.杨牧青:西周何尊铭文书法鉴赏及铭文新考微言杨牧青的专栏上图:采自于国学大师网 就现通行的何尊铭文释读也是不大一致的,包括文字释读、标点断句。因青铜器年久渍损,导致铭文模糊不清的约18个字,根据上下文的词汇表达意思和关系,可勘正出“隹、迁、复、称、氏、肆、天、命、之、视、有、命、享、哉、顺、不、何、叀加外□”字;多年来诸家考释不一致的约10个字https://gsymq.blogchina.com/981492875.html
3.从两周金文看楚文学之渊源例如,在子庚去世的一百多年后,楚之属国曾侯乙基中埋下的大批青铜乐器,其中在钟镈上铸刻的铭文多达三千余字,记录了当时各国音律的对比及诸律旋宫位置的对应关系。这些铭文虽非全是韵文,但很注意句式的变化,曾宪通在《关于曾侯乙编钟铭文的释读问题》(《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辑)总结出基本式、省略式、对比式、叠比http://www.xfzyzx.com/chuguo800/67.html
4.关于商尊铭文的释读安国欣《广雅》:“徙” 移也。在此铭文中用其引申意与下文“ 茲”字构成动词词语即进入里面;表示人手持利器,刺入草木根干基址探查土壤情况。意思与利簋铭文的“戡征”二字,字义相近。详见:新浪博客纹龙安国欣:《利簋铭文释读新解》。释读为:“徙”字。释义为:进入或刺入。 第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316/21/8708525_737613896.shtml
5.老专家课堂刘昱午释读应国青铜器铭文为持续丰富河南博物院职工文博理论知识储备,增强文博研究能力,9月24日上午,河南博物院退休干部、副研究员刘昱午走进老专家课堂,为干部职工带来《展厅中应国青铜器铭文释读》讲座,党委副书记葛聚朋主持讲座。 河南博物院退休干部、副研究员刘昱午为干部职工带来《展厅中应国青铜器铭文释读》讲座 https://www.chnmus.net/ch/information/dynamic/details.html?id=7249228197491904512
6.李春桃吉林大学24、《古文形体释读(五篇)》(第二作者),《中国文字研究》第二十三辑, 2016年。 25、《太师氏姜匜铭文释读》,《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一辑,中华书局,2016年。 26、《释甲骨、金文中的“亻疐”——兼论<说文>中“”字来源》,《文史》2016年第4辑。 http://gujisuo.jlu.edu.cn/info/1032/1156.htm
7.本期目次小子 卣铭文释读辨考 邓飞(重庆 400715) 2016年06期第104页古文字研究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前往下载】 武汉江夏庙山明代官置砖窑调查发掘简报 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武汉市江夏区博物馆 2016年06期第29页考古发现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前往下载】 https://www.hbkgy.com/bqmc/index.html
8.《江汉考古》2019年第3期目录概要:2019年5月,随州枣树林墓地(属义地岗墓群)发掘的M169出土一套编钟,铭文记载了曾国的始封、曾楚关系等关键历史信息,部分内容和曾侯與编钟可以互相印证,十分重要。为便于学界研究,我们迅速对编钟进行了清理、照相、释读等工作,现在将初步的释读情况公布出来,供学界讨论。整篇铭文包括三个段落。开篇用“曰”字领http://lishisuo.cass.cn/lsyjs_zhcx/lsyjs_xsqk/201909/t20190924_4976388.shtml
9.海昏侯墓孔子主题衣镜散论刘贺方镜如有铭文,铭文中有无这样的境界?也许镜铭中依然有孔子相关内容,这一定是一面孔子主题铜镜。 二、刘贺《衣镜铭》释读 公布的释文是十九行,包括缺失的一整行。推测应当缺失两行,合计是二十行。现在我 们就来粗读一遍,看看有些什么内容需要更细的思索才能理解透彻。 http://www.hhh.gov.cn/index.php/article/3761.html
10.曾伯漆匣铭文破译校正铭文释读: 维王九月初。吉庚午。曾伯漆哲聖。元元。武武。孔密。克狄淮夷。抑燮繁湯。金道锡行。具既卑方。余擇其吉金黃鉛。余用自作旅匣。以征以行。用盛稻粱。用犒用享于我皇祖文考。天晹之福。曾伯漆叚不黃耇。邁年。沬壽無彊。子子孫孫。永寶用之享。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8887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