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炖牛腩、青椒小炒肉、清炒莴笋丝、香葱煎鸡蛋……近日中午,浏阳枨冲镇枨冲村村民杨海明收到志愿者送来的两份热气腾腾的饭菜,感动得连连道谢:“这些饭菜,对我来说是关爱、是慰藉,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暖意。”
小饭碗装着大民生。对于许多高龄、孤寡、独居、残疾等老年人而言,能够解决吃饭问题,直接关系着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幸福指数。今年3月,枨冲村“两委”班子组织村民代表、志愿者共同建起了“睦邻食堂”,每周三次给村里的这些老人送去爱心午餐。
一餐饭的暖心温度,让村里老年人幸福感满满。截至目前,枨冲村“睦邻食堂”已经送出了800余份暖心餐。
枨冲村村民代表、志愿者们正在备菜。枨冲村供图
一顿热乎饭,暖胃又暖心
洗菜、淘米、切菜……10时许,位于枨冲村居家养老服务站里的“睦邻食堂”热闹了起来。无忧厨师小分队队长、村民代表凌学文在接到大组长反馈的用餐需求后,便与10多名村民代表和志愿者一起,在操作间忙碌了起来。
看着志愿者端过来两份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有荤又有素,杨海明感动得眼圈都红了,“村上的志愿者们已经连续给我们送了大半年的饭菜了,还经常过来关心我家的生活,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
汇聚爱心,努力给困难老人“加餐”
“我们在下户摸底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老人处于无子女陪伴状态。他们年纪比较大,又没有人照顾,每天吃饭都是随便对付一下,很难保证营养。”枨冲村党总支副书记钟双说,今年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以来,进一步落实村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村里多次开会,聚焦独居、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就餐问题,决定筹建“睦邻食堂”。
“大家非常积极,刚开始就有20余名村民代表、党员、志愿者报名参与,现在这支队伍已经扩大到了60人。”钟双说,为了保障“睦邻食堂”正常运转,村上成立了无忧厨师小分队、微光物资小分队、睦邻配送小分队和安心后勤小分队,用爱心为老人们加餐。
“志愿者们不仅免费提供自家种植的蔬果,还开着自家的小车送餐。”钟双介绍,与城市社区不同,农村的老人们很多都是散居状态。住得近的,步行几分钟就能送餐上门,远的开车送餐也要十多分钟,“有时除了送餐,志愿者们还会帮老人打扫房间,了解生活需求等。”
“考虑到资金及人力问题,我们目前无法像城里的社区老年食堂那样每天开放,只能先确保每周开展三次送餐服务。”钟双表示,村里正在打造“睦邻食堂小菜地”和“睦邻食堂大米仓”,旨在汇聚更多爱心力量加入,助力独居、残障、留守等困难老人就餐不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