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厂裁员降薪,中国市场承压:大众汽车终于顶不住了

全球需求下滑,中国市场承压,电气转型不利,成本居高不下,德国老国企大众汽车终于撑不住了。

一、本土首次关厂裁员

在昨天大众汽车集团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总部大会上,大众汽车集团的员工工会主席丹尼埃拉·卡瓦罗(DanielaCavallo)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她负责代表员工,与大众汽车管理层进行劳资谈判。

她告知员工,大众汽车集团已经决定,在德国至少关闭三家工厂,同时对其他工厂进行大幅裁员,可能会有数万人因此失业。即便那些没有被裁的员工,也需要接受降薪10%。大众汽车在德国拥有10家工厂。

此外,大众汽车还计划剥离非核心业务,减少车型数量,下调汽车产量,以及削减生产线。看起来这家德国国民汽车巨头即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而影响则会波及德国经济的各行各业。实际上,大众汽车上个月就已经打过了预防针,提前暗示可能要关闭德国工厂。

按年销量计算,大众汽车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巨头,去年销量超过830万辆,仅次于日本的丰田汽车(1045万辆)。除了大众汽车品牌,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还包括了奥迪和保时捷两大豪华品牌,以及宾利、斯科达、兰博基尼、布加迪等海外品牌。

大众汽车要在德国裁员关厂,这绝对是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因为在这家汽车巨头将近九十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在本土关厂的经历。而大众汽车的裁员关厂计划,也会给本就陷入停滞的德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

二、废除雇佣保护协议

大众汽车管理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负责人加纳·基里安(GunnarKilian)承认了关闭工厂的计划。他表示,“目前的情况很严重,劳资谈判的责任巨大。如果不采取全面措施,恢复公司的竞争力,我们将无法承担对未来的大量投资。”

大众汽车乘用车部门负责人舍夫(ThomasSchafer)解释称,大众汽车的德国工厂劳动力成本明显高于行业标准,公司必须削减目前的业务结构。因为产品需求萎缩,市场竞争加剧,而德国本土的造车成本过高。

大众汽车提到,占据公司将近四分之一份额的欧洲市场,在过去四年市场规模减少了200万辆车,与此同时,公司的能源、人力以及原材料价格却在增长。“整个行业都在停滞,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复苏。”

大众汽车表示,为了恢复竞争力,必须废除过去三十年的雇佣保护协议,节省下100亿欧元的成本。雇佣保护协议是大众汽车与工会达成的长期就业保护协议,限制了大众汽车进行裁员以及降薪的能力。

三、工会原本要求加薪

但是,关厂裁员对工会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巨大心理冲击。因为他们正在与大众汽车商谈新的劳资协议,原本还想要求加薪7%。在工会看来,考虑到德国过去两年的通货膨胀,这个涨薪幅度是合理的。德国政府数据显示,去年德国通货膨胀率为5.9%,但是食物价格上涨了12.4%。

但现在工会却得到了大众要进行战略紧缩的通知。不仅加薪成为了泡影,大众汽车员工现在要担心的是能否保住自己的工作,数万人都会被迫失业。即便幸运没有被裁员的工人,也要面临降薪10%的结果。

对于工人们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结果。工会已经威胁要取消原本定于周三进行的劳资谈判,更不排除随后进行大规模罢工抗议的可能性。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那无疑是大众汽车与工会的双输,大众汽车本就惨淡的财务状况可能会更加雪上加霜。

与美国工会“摊牌式罢工”不同,德国工会一直有“警告性罢工”的传统,即在劳资谈判期间先进行小规模罢工,以施压企业。德国汽车工人工会IGMetall周二开始罢工,数千名工人周二停止工作要求涨薪,此次罢工主要涉及电气工程以及金属行业公司,涉及到宝马、梅赛德斯奔驰以及大众汽车旗下的保时捷工厂。

现在大众汽车关闭工厂和大举裁员,无疑会给本就陷入停滞的德国经济带来更大的冲击。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战略调整计划,也是关系到德国经济民生的政治问题,迫使德国政府不得不介入。

四、德国经济支柱企业

尽管德国是汽车大国,拥有宝马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大众汽车等诸多知名车企,但在德国本土,没有哪家汽车公司能像大众汽车这样,对德国经济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打个比方,大众汽车就像是德国的老国企。

汽车是德国经济的支柱产业。2022年德国汽车产业总产值4100亿欧元,在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在5%左右,是德国最重要的经济部门;汽车也是德国最重要的出口产业,占据了德国出口总额的15%。

大众汽车的名字(Volkswagen)就是德语里面的人民+汽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创办伊始,这家公司就是为了制造德国普通民众买得起的汽车。二战结束之后,大众汽车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崛起,更与德国经济重建与崛起密不可分。不夸张地说,大众汽车的工厂和员工直接撑起了德国很多地区的经济。

整个德国汽车产业雇佣了超过80万名员工,间接创造的就业工作更是不计其数。而大众汽车是德国最大的雇主,在沃尔夫斯堡、汉堡、汉诺威等地拥有10家工厂,雇佣了超过12万名员工,其中一半的员工都在沃尔夫斯堡。

五、德国经济雪上加霜

大众汽车可以算是德国老国企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的所有重大决策也需要得到德国地方政府的同意。这主要是因为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持有大众汽车11.8%的股权,折合20%的投票权,是大众汽车的第二大股东。

大众汽车总部就位于下萨克森州的沃尔夫斯堡,在该州的沃尔夫斯堡、汉诺威以及埃姆登等地拥有多家工厂,生产高尔夫、途观、帕萨特等主力车型。

大众汽车关闭工厂的决定需要下萨克森州政府的同意,而州长维尔(StephanWeil)的态度将成为决定性因素。他此前曾经表示,不会考虑关闭工厂(制造大量失业)。

大众汽车关厂裁员的消息也惊动了联邦政府。在大众汽车工会公布裁员关厂消息的第二天,舒尔茨周二会见了包括大众汽车CEO在内的诸多企业负责人,但预计短期不会有什么结果。德国总理舒尔茨办公室表示,大众汽车的问题是自身管理层决策失误,工人们不该成为牺牲品。

舒尔茨政府当然不愿看到大量失业。明年德国就将进行大选,舒尔茨的联合政府本就承受着沉重压力。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德国经济是表现最为低迷的,更是G7工业国中唯一经济出现萎缩的国家。

德国政府本月预计,今年经济可能会萎缩0.2%,而此前的预期是增长0.3%。德国经济属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制造业与工作产品的出口,汽车则是最大的出口产业,而国内生产的能源供应则依赖于海外天然气。

德国商业产业商会会长万斯勒本(MartinWansleben)对此表示,德国经济面临的不仅仅是周期性危机,更是顽固的结构性危机。过去一年,一方面是能源供应成本飙升,抬高了德国产品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是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海外市场需求疲软,市场竞争加剧。这些内外交困的经济困境都在汽车产业,尤其是大众汽车上得到了明显体现。

汽车行业协会VDA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进行电气化转型,德国汽车行业可能会在2035年之前减少高达18.6万个就业岗位。VDA在报告中写道,“欧洲,尤其是德国,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点已经日益明显。德国企业承受的电力价格比美国或者中国竞争对手要高至多三倍。而且德国还有着最高的税收,官僚负担也在持续增加。”

六、中国市场难以维系

德国汽车行业除了本身的结构性问题,更面临着海外市场销量下滑的危机。除了欧洲市场需求低迷,中国市场竞争加剧也让大众汽车承受重压。他们越来越难以维持中国市场的销量和市场份额。

对大众汽车来说,中国市场有着最为特殊的意义。今年是大众汽车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40周年。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并建立合资公司的外资车企,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回报。没有哪家全球汽车巨头,像大众汽车这样依赖中国市场。中国是大众汽车最大的市场,2022年在大众全球销量占比将近四成。

然而,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巨变,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消费者日益青睐强劲崛起的国产电动车,这给以燃油车为主的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售带来了明显冲击。

在中国销量急剧增长的纯电车市场,大众汽车迄今依然没有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与特斯拉、比亚迪以及其他诸多中国车企展开争夺。去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纯电动车交付量增长23%,达到19万辆,在大众汽车在华销量占比不到6%。相比之下,去年中国电动车市场交付量整体增长37%;特斯拉在华交付60.36万辆,增长37.3%。

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利弗·布卢姆(OliverBlume)今年上半年接受采访时坦率承认,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激烈竞争,大众汽车已经无法继续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在他看来,未来大众汽车能够在高度竞争且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获得超过10%的占有率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成绩。

THE END
1.大众汽车计划关闭德国工厂背后是整个欧洲需求下降10月28日,卡瓦洛在大众汽车集团总部沃尔夫斯堡(Wolfsburg)向员工发表讲话。卡瓦洛表示,大众汽车计划关闭位于德国的至少三家工厂,裁员数万名,并缩减其在欧洲最大经济体剩余工厂的规模,所有德国本土工厂都可能受到关厂计划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具体关闭名单,其他未被关闭的工厂员工也将面临降薪。有行业人士透露,位于下萨克森州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45134656032342543
2.德国主动去工业化吗?大众汽车准备关闭德国本土工厂的风波还在继续大众汽车准备关闭德国本土工厂的风波还在继续,根据9月11日报道,德国最大的产业工会IG Metall(德国金属行业协会)已于当日开始集体谈判,要求为该国汽车、电气和金属行业近400万工人加薪7%。 这件事情带给德国的经济影响目前还无法有效估计,不过关注德国经济的读者都会注意到,“去工业化”这个词在德国媒体和公众场合出现的https://xueqiu.com/1785441490/304692393
3.大众欲关厂,敲响德国汽车业警钟德国零部件供应商的“破产潮”,同样反映了在该国经济萎靡,以及在电动化转型不力的大背景下,德国汽车行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面临“去工业化”风险 荷兰国际集团(ING)经济学家卡斯滕·布热斯基指出,大众集团的最新决定,凸显了多年来德国经济停滞和缺乏结构性改革的后果。“如果这样一家产业巨头不得不关闭工厂,这可能http://www.cnautonews.com/shendu/2024/09/19/detail_20240919368229.html
4.大众考虑关闭在德国的工厂,是因为本国生产,成本太高了吗?楼主 28:00回复7浏览 924 大众考虑关闭在德国的工厂, 是因为本国生产,成本太高了吗?https://baa.m.yiche.com/qichezatan/thread-50564183.html
5.德国总理:大众关闭工厂是不对的德国时车家号发现车生活德国总理:大众关闭工厂是不对的 德国时间12月7日,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 (Olaf Scholz) 表示,关闭工厂将是大众汽车的错误举措,并补充说,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对其员工负有责任。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汽车行业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掺杂了太多的政治因素,只会让大众丧失竞争力 大众全球65万员工,德国有https://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18379480
6.能源危机叠加监管趋严欧洲面临“去工业化”挑战能源危机叠加监管趋严 欧洲面临“去工业化”挑战 由于能源价格高企,为降低成本,不少欧洲企业正在关闭工厂、缩减规模或搬迁生产设施。分析认为,欧洲正深陷能源危机,叠加欧盟监管日趋严格,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欧洲正面临“去工业化”的挑战。 请点击这里https://m.yicai.com/news/101588402.html
7.◇专题2020013◇工业旅游综述与报告在一些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旅游”早已成为欧美国家实现城市更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生态修复的重要“平台产业”“工具产业”。我国的工业旅游产业刚起步,不像山水风景游、文化名胜游、自然奇观游那样众所皆知。但研究工业旅游发展沿革、探索工业旅游发展价值、总结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对于当下中国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007/t20200710_434051.htm
8.张锐:德国经济“去工业化”企业文化考虑关闭两家德国本土工厂,开创了大众集团自创立以来,首次关闭本土工厂的历史记录。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078765-1-1.html
9.环球论坛丨能源危机加剧欧洲“去工业化”风险欧洲“去工业化”风险不断累积 美欧对俄制裁与俄反制裁的角力升级,导致欧洲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日益恶化,欧洲“去工业化”风险不断累积。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和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呼吁欧盟委员会研究各种可能的选项,以便降低能源价格并简化对企业政府补贴的流程,保住欧洲制造业。日前,欧洲理事会宣布正式批https://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2610_1069641.html
10.新闻中心由顺德发起的“11+7”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正式成立,今后将打造成“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的枢纽;成功签约汉诺威展览公司,引入国际巨头加盟到广东(潭洲)国际展览中心的运营;嘉腾、利迅达、科达洁能等顺德智造的代表首次参展便成功跻身KUKA、ABB等国际机器人巨头云集的核心展区。 这是一场代表了“中国制造”http://sino-german.foshan.gov.cn/xwzx/zdzt/36_1091459/
11.2025年全球经济展望:非常道,大不同报告精读主要行业中,汽车工业受到巨大冲击,代表着欧洲工业的广泛困境。2024 年四 季度以来,欧洲主要大型汽车生产商均面临巨大的工人罢工压力,其中大众汽 车集团有意关停德国本土工厂、全员降薪并开展裁员,以便降本增效,引发了 超 10 万人的大罢工。下半年以来,包括大众、奥迪、福特、Stellantis 等 4 家车 企,以及 4 家零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1247294027eb8143083e351031.html
12.张浚:欧洲:疆域与认同的历史欧洲政治“欧洲”与日耳曼王国的融合是中世纪欧洲疆域变化的另一重要线索,而且,它给近代以来的欧洲观念的发展及欧洲政治秩序的演变带来重大影响。北方的日耳曼部落征服了西罗马帝国,打破了罗马帝国时期存在着的地中海世界与北方蛮族居住地之间的界限,“南”、“北”对立消融在“东”、“西”对立之中,后者是日后欧洲疆域变迁的http://ies.cass.cn/wz/yjcg/ozzz/201207/t20120731_2458286.shtml
13.(讲义)专题24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2)弊: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工厂的大批建立,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无产阶级遭受的压迫和剥削日益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核心素养】 1.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有哪些?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1)表现:人口的快速增长;妇女地位的提高;大众教育的推广;城市化的推进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8pt4376ct13099n40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