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工业的百年发展史与主要汽车品牌

1、德国汽车工业的百年发展史与主要汽车品牌德国是现代汽车的发祥地,是生产汽车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自从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至今,德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发展历程。回顾这120多年的历史,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经历了“发明实验”、“不断完善”、“迅速发展”和“高科技广泛应用”这样四个阶段。而且每一个阶段的发展,一直都与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大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一阶段,从18861910年,是汽车的发明实验阶段。19世纪70年代,正是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兴起的时候,德国人抓住了从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

3、于美国的汽车产量。斯图加特奔驰汽车博物馆内介绍汽车发展历史的图画为什么德国能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迅速发展并超越英法而成为居欧洲第一的工业化强国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第一,当时的普鲁士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经过连续几年的战争,终于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创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和统一的经济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的发展第二,德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从法国掠夺了50亿金法郎的战争赔款,并吞并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使德国一下子成了“暴发户”,为德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力的资本保证。第三,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

4、发展初期一样,德国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带有浓厚的“血腥味”,那就是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和压榨。第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当时德国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德国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破不但改变了德国本身,而且对世界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德国的汽车工业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里诞生、兴起并逐步走过汽车工业这一发明实验阶段的。第二阶段,从1911年1940年,是汽车技术不断完善阶段这个时期,德国从一战前夕到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接着是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时期,一直到希特勒上台,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德国的汽车工业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已基本形成了一个

7、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四十年代的后期,又经历了战后艰难的恢复与获得重生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所以直到进入五十年代,德国的汽车工业才真正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当年二战爆发后,德国很快卷入全面战争。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的汽车工业转而成了军事工业的一部分,为战争服务。到二战结束时,大部分汽车工厂都遭受重创,几乎成了废墟二战结束后,德国的汽车厂都被盟军接管。由于德国处于战败国的地位,许多工业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依靠德国人顽强的民族精神,德国的汽车工业很快得到恢复并获得了重生。尤其是西德的经济在一片废墟上创造出着名的“艾哈德经济奇迹”,只用了十几年的功夫,就再一次超越英

8、、法而成为欧洲第一的经济强国。这一经济奇迹的产生,与德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1950年,联邦德国的汽车产量达到30万辆。随着国内高速普及汽车以及汽车出口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汽车产量大幅度上升,尤其以大众公司的“甲壳虫”汽车为代表,标志着德国汽车工业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到1960年,德国的汽车年产量已达200万辆,10年内,增长了倍,年均增长率达21%,从此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第四阶段,自1961年至今,是汽车高科技广泛应用阶段。这个时期,以柏林墙的建立为标志,东西德国被整整分割了28年。冷战期间,由于社会体制的不同,东西德的汽车工

9、业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差距。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柏林墙倒塌,两德重新统一,德国的汽车工业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重组。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德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六十年代开始,联邦德国的汽车工业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经过竞争,汽车厂家由100多家到仅剩下10多家,产量却不断提高。许多现代科技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汽车生产开始进入一个成熟阶段。1966年,德国的汽车产量被日本超过,排名居世界第三位,并一直保持到现在。1971年,德国的汽车年产量达到400万辆。在这以后,由于受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加上德国国内汽车已基本普及,德国汽车出口的势头也有所减慢

10、,而进口量却有较大增加,从而使德国汽车产量呈现下降、徘徊和低速增长的态势。整个20世纪70年代,德国汽车工业的产量一直徘徊在300万400万辆之间。而整个80年代,德国的汽车产量则一直在400万500万辆之间波动。到20世纪末的1998年,德国的汽车产量达到了570万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全球汽车业发生的最重要事件莫过于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的浪潮了。这一时期德国汽车业发生的比较引人注目和产生较大反响的重组及联合兼并事件主要有:奔驰与克莱斯勒的合并;大众与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宾利等。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世界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了所谓“6+3”的竞争格局:“

12、业的%。、并提供了四分之一的税收收入。近年来德国汽车产业发展状态良好,根据VDA统计,2004年德汽车工业行业全年销售达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国内汽车生产连续第七年超过500万辆;2005年轿车产量为535万辆,增长3%,国内新车销量增加2%,达334万辆,柴油车出口增长%,达380万辆;2006年更是再创新高,德国内汽车生产厂商量生产了创记录的582万辆,同比增长了1%。汽车出口占销售额的比重越来越大。海外市场对德国汽车工业日益重要。欧洲,特别是西欧,仍是德国汽车最主要的销售市场。德国汽车在欧洲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将近一半,柴油汽车表现尤为

13、突出。在竞争激烈的高档车领域,德国汽车占十分之七,大众公司在欧洲仍稳居第一。2004年德国汽车全年出口汽车万辆,比上年增长了%,出口率为%,比上年下降了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增加;2005年德国轿车出口将超过370万,出口总产值达到了1410亿欧元,比上年增产4,而汽车出口率已高达71%;2006年汽车出口额达到1700亿欧元,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8%,占德国出口总额的17%;2006年德汽车出口达390万辆,相比2005年增加%。这是德国汽车出口连续第四年创新高。图:德国汽车出口区域构成在巩固国内生产的同时,德国各大汽车厂

14、家继续加紧实施全球化战略,加大在全球尤其是汽车市场增长较快的亚洲和东欧地区的投资,扩大海外生产规模。包括克莱斯勒等其他品牌(轿车53万辆,轻卡万辆)在内,2004年德国汽车厂商全球范围内生产的汽车超过1300万辆,增长了%,占全球汽车产量的%。其中德国品牌轿车海外生产超过422万辆,增长%,继2003年小幅萎缩后实现大幅增长;商用车万辆,增长%。至2005年,德国汽车厂家在全球24个国家进行生产,海外汽车产量占总产量的%,其中商用车海外生产的比例达到%,客车的海外生产比例更是高达%。随着海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德国汽车全球产销布局已

15、成网罗。欧洲仍是德国汽车海外生产最主要的地区,轿车生产占41%以上。目前,德国最大的海外汽车生产基地是西班牙,年生产汽车万辆。随着东欧10国加入欧盟,德国汽车工业加强了其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德国汽车工业在这些国家的产量占其海外生产的18%,其中捷克已经成为德世界第3大生产基地,年产量为万辆。中国是德国汽车工业海外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大众和奥迪公司早已扎根中国,宝马和戴姆勒-克莱斯勒也纷纷在中国投资生产高档系列轿车。2006年德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生产的小轿车达万辆,比前一年增长4%,至此,中国已由一年前德国汽车海外生产基地第4位跃入第2位。但是

16、随着全球其他汽车厂家纷纷在中国推出新产品,中国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德国汽车在换型过程中市场空间受到全面挤压。尽管产量不断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却不断萎缩。图:德国汽车出口额以及海外生产的比例在创新方面,德国汽车行业一直致力于如何将德国汽车变的更安全,更经济,同时更有乐趣。这一优良传统可追溯到1887年,卡尔奔驰首次将内燃机用于马车。2004年,汽车业对德国研究基础的投入力度比其他产业都高,不仅大量投资研发工作,而且对研发人员也投入巨大:凭借将近170亿欧元的研发费用,汽车业占到了德国工业研发投入总额的三分之一强(36),研究人员也占到了整个工业研究人员的28%。汽车业

18、车总产量为19224台,占德国全部小客车产量的64.4%,同年总部迁移到沃尔夫斯堡,1969年收购奥迪纳苏公司59.5%的股份,开始向跨国公司发展,在墨西哥,巴西,中国,比利时,印尼,尼日利亚,美国等许多国家建立分公司或合资公司2.阿达姆欧贝尔:创建于1862年,创始人是德国最着名的工程师之一的阿达姆欧贝尔,1897年公司开始制造汽车,最早的汽车名为路茨曼,19231924年建成德国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流水线全长45米,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产能的迅速扩大,公司的财政危机也随之而来,1929年被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收购,从此欧贝尔成为了通用欧洲子公司

19、,二战期间,欧贝尔也遭到了严重破坏,1946年开始恢复生产,欧贝尔虽然沦为美国企业的子公司,但是在公司的历史上也曾有光辉的一面,欧贝尔早期的运动车在欧洲享有一定的威望,在许多新技术的采用方面,欧贝尔也绝不保守,目前欧贝尔仍然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3.戴姆勒苯茨:公司涉及到汽车两位发明人-戈特利布姆勒和卡尔苯茨!卡尔苯茨于1879年率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二冲程发动机,1883年戴姆勒与德国另一位伟大的工程师梅巴赫合作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高速汽油机,以上发明大大促进了汽车的出现,1886年,苯茨与戴姆勒先后制造了各自的第一辆汽车,由于苯茨首先申请了专利,故尔人们把苯

20、茨作为了汽车的发明人,而德国专利局的官员随后发现戴姆勒所申请的专利技术更加先进也更加符合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于是德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撮合二人的合作,1926年戴姆勒与苯茨正式合作,成立了戴姆勒苯茨公司,1901年戴姆勒曾经以朋友的女儿的名字命名的默谢台斯(另译为梅塞德斯,以上两种音译都是规范的)汽车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因此戴姆勒苯茨公司的小客车都以默谢台斯苯茨的名字出现,二战期间,戴姆勒苯茨大量制造各种飞机发动机,武装纳粹军队,在盟军的打击下,公司85%以上的厂房设备被摧毁,战后在盟军的许可下恢复重建,目前戴姆勒苯茨除了自己所拥有的默谢台斯品牌外还拥有德国历史上最奢华的汽车品牌梅

21、巴赫。4.奥迪纳苏(AudiNSUAutoUnionAG):1904年,德国伟大的工程师霍奇(Horch)创建了以自己的姓氏为名称的汽车公司,1932年,霍奇领导四家公司(Horch,Audi,DKW,Wanderer)走向合并,成立了着名的汽车联合公司(AutoUnion),以四个相连的环作为商标,表明四家公司的众志成城,在二战期间,汽车联合公司遭受重大破坏,战后重建,其中的东德部分成立了国有的茨维考国营萨克森汽车厂,生产了无数台着名的却贝特小客车(参见本人精华帖小巨人系列之却贝特),而西德部分在1969年与成立于1873年的纳苏公司进行了合

22、并,当时大众公司持有奥迪纳苏595%的股份,随后奥迪纳苏更是完全加入了大众集团,从1978年开始大众和奥迪的销售机构统一使用名称5.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股份公司(BayerischeMotorenWerkeAG):简称BMW的巴伐利亚公司最早是制造飞机发动机的,从1928年开始制造第一台汽车Dixi,二战期间巴伐利亚公司制造了大量航空发动机武装纳粹军队,工厂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直到1948年盟军才同意其在英国军队的监督下恢复汽车生产,50年代,巴伐利亚利用二战摩托发动机大量制造了三轮小汽车和四轮小汽车,这些廉价的汽车为公司的发展积累了第一笔资金,随后公司的发

23、展速度得到了提高,70年代开始,巴伐利亚把制造高性能汽车作为了公司的重点目标,并为此参加了许多重大的汽车赛事,起步虽晚,起点很低,但是巴伐利亚最终还是获得了一定的声誉,目前巴伐利亚已经是德国最显赫的车厂之一了,他们拥有着世界上最辉煌的品牌一罗尔斯罗伊斯6.波尔舍研究设计发展股份公司PorschAG):公司的德语名字实在太怪了波尔舍是德国最显赫的汽车研究与设计公司,成立于1930年,公司的创始人是希特勒的密友费尔南特波尔舍,在战争期间公司为纳粹设计了许多种杀人武器,波尔舍本人虽最终逃过了战犯制裁,但是公司还是被毁灭了,1949年,公司才被允许重建,1957年才逐步达到

25、并获得了巴伐利亚公司的支持,可以使用巴伐利亚制造的发动机总成!威兹曼的每一部车都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是根据每一个顾客的要求而特别制造的(甚至包括外观),到现在为止,总共有600多台威兹曼在世界各地奔跑,2004年威兹曼进入了中国,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代理公司:如果说威兹曼是给有钱人的超级玩具,那么Gumpert则是真正的武器!而创始人的背景也截然不同,RolandGumpert于1969年完成工科学业后直接进入了奥迪公司,后来成为了公司底盘和动力总成方面的主要领导,他还参与了奥迪最值得炫耀的Quattro驱动系统的开发,1982年到1986年被任命

28、11月由奥格斯堡和纽伦堡两家机械制造厂合并而成,从1908年起开始使用此名称至今。MAN是世界上最着名的柴油机和柴油机载重车制造企业,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就是由狄塞尔博士(Diesel)1897年在奥格斯堡机械制造公司率先制造出来的,所以现在柴油机的英语名称就是Diesel!1924年起,MAN开始制造载重汽车,并从此一起在这一领域处于世界最先进行列。1953年MAN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球型燃烧室。1971年MAN兼并了布兴汽车公司(Bussing)。1979年MAN开始投入力量发展电力推进的大客车和载重汽车的工作。MAN的主要产品除了大客车、载重汽车外,还涉及到铁道车辆、建筑钢架、起重设备以及锅炉等多个领域。2.玛吉鲁斯-道依茨(Magirus-Deutz):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一家企业,也是德国最大的商用汽车制造企业之一。1864年成立于乌尔姆,创始人是康拉德迪特里希玛吉鲁斯。他本人是乌尔姆地区的消防队长,由于感到当时的消防设备不能满足要求,于是开始自己制造优质的消防设备。1916年公司才涉及到了载重汽车制造领域,而他们的产品很快就为公司赢得了声誉。1935年公司与洪堡特-道依茨合并,成立了玛吉鲁斯-道依茨公司。公司对于人类最大的贡献在于1940年-1942年

THE END
1.大众汽车计划关闭德国工厂背后是整个欧洲需求下降10月28日,卡瓦洛在大众汽车集团总部沃尔夫斯堡(Wolfsburg)向员工发表讲话。卡瓦洛表示,大众汽车计划关闭位于德国的至少三家工厂,裁员数万名,并缩减其在欧洲最大经济体剩余工厂的规模,所有德国本土工厂都可能受到关厂计划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具体关闭名单,其他未被关闭的工厂员工也将面临降薪。有行业人士透露,位于下萨克森州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45134656032342543
2.德国主动去工业化吗?大众汽车准备关闭德国本土工厂的风波还在继续大众汽车准备关闭德国本土工厂的风波还在继续,根据9月11日报道,德国最大的产业工会IG Metall(德国金属行业协会)已于当日开始集体谈判,要求为该国汽车、电气和金属行业近400万工人加薪7%。 这件事情带给德国的经济影响目前还无法有效估计,不过关注德国经济的读者都会注意到,“去工业化”这个词在德国媒体和公众场合出现的https://xueqiu.com/1785441490/304692393
3.大众欲关厂,敲响德国汽车业警钟德国零部件供应商的“破产潮”,同样反映了在该国经济萎靡,以及在电动化转型不力的大背景下,德国汽车行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面临“去工业化”风险 荷兰国际集团(ING)经济学家卡斯滕·布热斯基指出,大众集团的最新决定,凸显了多年来德国经济停滞和缺乏结构性改革的后果。“如果这样一家产业巨头不得不关闭工厂,这可能http://www.cnautonews.com/shendu/2024/09/19/detail_20240919368229.html
4.大众考虑关闭在德国的工厂,是因为本国生产,成本太高了吗?楼主 28:00回复7浏览 924 大众考虑关闭在德国的工厂, 是因为本国生产,成本太高了吗?https://baa.m.yiche.com/qichezatan/thread-50564183.html
5.德国总理:大众关闭工厂是不对的德国时车家号发现车生活德国总理:大众关闭工厂是不对的 德国时间12月7日,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 (Olaf Scholz) 表示,关闭工厂将是大众汽车的错误举措,并补充说,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对其员工负有责任。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汽车行业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掺杂了太多的政治因素,只会让大众丧失竞争力 大众全球65万员工,德国有https://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18379480
6.能源危机叠加监管趋严欧洲面临“去工业化”挑战能源危机叠加监管趋严 欧洲面临“去工业化”挑战 由于能源价格高企,为降低成本,不少欧洲企业正在关闭工厂、缩减规模或搬迁生产设施。分析认为,欧洲正深陷能源危机,叠加欧盟监管日趋严格,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欧洲正面临“去工业化”的挑战。 请点击这里https://m.yicai.com/news/101588402.html
7.◇专题2020013◇工业旅游综述与报告在一些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旅游”早已成为欧美国家实现城市更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生态修复的重要“平台产业”“工具产业”。我国的工业旅游产业刚起步,不像山水风景游、文化名胜游、自然奇观游那样众所皆知。但研究工业旅游发展沿革、探索工业旅游发展价值、总结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对于当下中国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007/t20200710_434051.htm
8.张锐:德国经济“去工业化”企业文化考虑关闭两家德国本土工厂,开创了大众集团自创立以来,首次关闭本土工厂的历史记录。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078765-1-1.html
9.环球论坛丨能源危机加剧欧洲“去工业化”风险欧洲“去工业化”风险不断累积 美欧对俄制裁与俄反制裁的角力升级,导致欧洲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日益恶化,欧洲“去工业化”风险不断累积。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和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呼吁欧盟委员会研究各种可能的选项,以便降低能源价格并简化对企业政府补贴的流程,保住欧洲制造业。日前,欧洲理事会宣布正式批https://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2610_1069641.html
10.新闻中心由顺德发起的“11+7”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正式成立,今后将打造成“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的枢纽;成功签约汉诺威展览公司,引入国际巨头加盟到广东(潭洲)国际展览中心的运营;嘉腾、利迅达、科达洁能等顺德智造的代表首次参展便成功跻身KUKA、ABB等国际机器人巨头云集的核心展区。 这是一场代表了“中国制造”http://sino-german.foshan.gov.cn/xwzx/zdzt/36_1091459/
11.2025年全球经济展望:非常道,大不同报告精读主要行业中,汽车工业受到巨大冲击,代表着欧洲工业的广泛困境。2024 年四 季度以来,欧洲主要大型汽车生产商均面临巨大的工人罢工压力,其中大众汽 车集团有意关停德国本土工厂、全员降薪并开展裁员,以便降本增效,引发了 超 10 万人的大罢工。下半年以来,包括大众、奥迪、福特、Stellantis 等 4 家车 企,以及 4 家零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1247294027eb8143083e351031.html
12.张浚:欧洲:疆域与认同的历史欧洲政治“欧洲”与日耳曼王国的融合是中世纪欧洲疆域变化的另一重要线索,而且,它给近代以来的欧洲观念的发展及欧洲政治秩序的演变带来重大影响。北方的日耳曼部落征服了西罗马帝国,打破了罗马帝国时期存在着的地中海世界与北方蛮族居住地之间的界限,“南”、“北”对立消融在“东”、“西”对立之中,后者是日后欧洲疆域变迁的http://ies.cass.cn/wz/yjcg/ozzz/201207/t20120731_2458286.shtml
13.(讲义)专题24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2)弊: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工厂的大批建立,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无产阶级遭受的压迫和剥削日益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核心素养】 1.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有哪些?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1)表现:人口的快速增长;妇女地位的提高;大众教育的推广;城市化的推进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8pt4376ct13099n40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