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之世界,千文万华。从漆树割取的汁液,通过多次过滤和翻晒,加入不同的矿物染料,制成多彩的漆。不同国家地区的能工巧匠们运用天然的工具,如牛角铲、发刷等,一遍遍地髹涂、打磨和装饰,赋予其千种纹路、万般光华。
因漆而遇,以漆固交。漆树的分布、大漆的运用主要集中在亚洲,中国是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中国的漆艺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以漆艺为媒介,促成了国内外制漆人间的深厚“漆缘”。
漆乐融蓉,髹漆与共。成都漆艺历史悠久,“三雕一刻”极具特色。2006年,成都漆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现有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13名……用漆来展示蓉城底蕴,成都漆艺至今仍是全国五大名漆之一。
漆吾之居,用吾之器。天然的大漆,随自然的温湿度阴干,看似遥不可及的漆器,却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漆的生活美学,从古至今,从中国到世界,隐匿又浅显。
第一章千文万华
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
——《髹饰录》
“雕镌釦器,百伎千工”,这是对中国漆艺繁复工艺、细腻制作的高度概括,是中国传统工艺匠心精神的生动体现。
一道道工序传承着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工匠精神,一件件作品呈现着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和谐共生。
第二章漆以固交深
弦以明道直,漆以固交深。
———唐代·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
漆艺的对外交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朝鲜的乐浪郡城遗址出土了大批漆器,根据器铭的刊载,均系汉代四川蜀郡和广汉郡所制造;日本奈良正仓院还宝藏有金银平脱和平脱螺钿镶嵌的漆器……
因漆而遇,以漆固交。东学西渐,艺术交融。
国家级传承人宋西平的女儿张丹持成都漆艺向日本大西长利“求教”;法国文森漆向漆艺世家邹小屏、吕树强夫妇拜师后开创自己漆艺之路……漆艺,催化了文化的交融。
第三章漆乐融蓉
成都漆艺历史久远,最远可追溯至商周时期。成都漆艺的特色为“三雕一刻”——雕漆隐花、雕花填彩、雕银丝光、拉刀针刻,72道工序,严格繁复,方能成器。
第四章漆吾之居
器物之形,漆艺之美,无声沁润人们的心灵。这些年来,“把漆器带回家”逐渐成为一种风尚,漆艺的美学潜藏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丰满了生活的定义。拥有漆器的生活,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生活,是不将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