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要整顿职场吗咋都去当炸鸡店老板了

想必大家都知道抖音博主@羊毛月最近因为调侃就业问题,正在接受人民群众的拷打。

缺乏对真实生活感知以及丧失同理心的话语与作派,虽然被大家批判得已经很全面了,但引发怒火视频中有句话,我觉得很值得思考:

“00后不都想整顿职场吗?怎么连职场都进不去呢?都想来卷我们。”

这句话里的我们,代表着网红的职业身份。

用不着摆数据,当如此脚不沾地的网红,都感受到了年轻一代集体选择带来的压力,那么

这些职业选择意向涌动的背后,自然暗藏着时代精神。

关于这一点,没人比隔壁集体涌向炸鸡行业的韩国年轻人更明白。

韩国炸鸡店的老板正变得越来越年轻。

韩国广播公司(SBS)报道称,2020年炸鸡店20-30岁创始人占比为32%,但到了2023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56%。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工作太难找了,所以年轻人不得不涌入炸鸡行业。

这真不是专家拍脑门一想的结论,而是韩国当下的现实。

韩国有则颇具黑色幽默意味的民谚叫“起承转鸡”。

日韩媒体报道“起承转鸡”

热潮之下,韩国的一些经营学课程里加入了以“经营炸鸡店”为主题的课程,甚至出了一堆以炸鸡店经营奥义为选题的工具书。

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一本名为《从明天起,你就是一家鸡肉餐馆的老板》的作品,一些爱玩梗的韩国人甚至拿自己的孩子抱着这本书的照片写书评,调侃韩国的就业环境:

“孩子,先给你提前准备上,反正不论你上什么样的大学,最终的归宿都是炸鸡店。”

不过韩国年轻人涌入炸鸡店讨生计的说法,使得强调儒家价值、全民教育程度高的韩国人颇感不满,多少是觉得有点面子受损,他们认为炸鸡店是梗、是“防患于未然”的战略操作,而非走投无路的战术办法。

韩国政府和企业,也将炸鸡店视为解决韩国青年就业问题的药方。

炸鸡店不仅是韩国接受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例证,更是韩国经济状况的重要体现。

炸鸡店不但是年轻人的就业避难所,也是中年打工人最后的退路。

作家@金敬哲就在其作品《我无限竞争,无限痛苦的畸形社会》中写到,韩国之所以有这么多炸鸡店,就是因为19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期间,许多被解雇的中年上班族都开起了炸鸡店。

在韩国职场,如果到了一定岁数还没有得到晋升,往往就会被视为对公司贡献度降低、性价比不高的人,进而遭到劝退。而劳动者考虑到退休金的问题,也会被迫选择主动辞职,之后便只能选择炸鸡店老板或是停车场保安这样的不稳定工作来保持收入。

因此,炸鸡店成了韩国经济专家评价经济状况的一个标准。

2020年韩国国土研究所发布的《国土问题报告》中,就有一节通过观察过去20年的炸鸡店数据,分析出了金融危机与就业危机与炸鸡店激增的关系:19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都让大量无处可去的劳动力,加入到了炸鸡行业。

2000-2019年韩国炸鸡店开业、歇业、失业人数趋势对比

不过,现在的状况比此前更为复杂。

根据最新数据,2021-2022年韩国炸鸡店总数下降1307家,但加盟店数量却增加了近3000家,达到了3万。这意味着个人经营的小规模鸡店变得越来越难生存,必须加入加盟店才能应对这复杂的状况。

加入连锁炸鸡店的多为年轻人,有连锁店声称他们9个月内录得200家新店增长,超过50%的签约店长都是20、30岁的年轻人,活像一出炸鸡考编。

虽然听起来,拥有一间炸鸡店就像是韩国人面对残酷世界的安全退路,但实际上它是另一个维度的华容道。

炸鸡店启动成本较低,平均创业成本为572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9.7万)专业要求难度也不高,因此便成为了遭遇职场挫折人士第一能想到的营生。

当人们集体涌入炸鸡赛道,熟悉的内卷就又来了,在竞争激烈且利润很低的情况下,炸鸡店行业就成了鱿鱼游戏——数据显示,49%的炸鸡店会在3年内倒闭。

如今,随着炸鸡店饱和,以它为生的可能已经变得愈加渺茫,于是咖啡厅逐渐成为了韩国人面对就业困境的新选择,只不过炸鸡店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就业市场不在根本上改变,那么无论是“起承转鸡”还是“起承转咖”结局都大差不差。

在这样进面临中年劝退、退陷入炸鸡内卷,且就业形势艰难的状况下,进退失据的劳动者做出了自己的反馈。

2024年8月韩国统计厅经济活动人口调查显示:韩国年轻一代放弃就业的躺平人口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值443000,占比青年总人口的5.4%,其中超七成年轻人没有工作意向。

这不是懒惰的结果,而是绝望的选择。

当这个社会不再让年轻人有上升的希望,迫使他们选择躺平,经济衰退只是掩盖背后经济格差这个根本问题的借口。

炸鸡店背后的痛苦就业问题,只是韩国复杂问题的一个小小切片。

政商勾结与经济奇迹共舞,先锋青年文化与传统职场尊卑共存,浪漫韩剧与男女对立共享舆论场,这些复杂的异象,便让人想起了韩国社会学家@张庆燮在《压缩现代性下的韩国》一书中提到的根本问题:

当这个国家将其它国家现代化走过的几百年压缩到几十年,这个内核仍然传统的国家,终于进入了压缩增长之后的问题爆发期。

宏观描述的寥寥数字,掩盖不了时代之下的绝大多数个体的痛苦。这意味着增长期曾许下的愿景成为渐行渐远的绮梦,野心成为遥远的记忆。至此,人们终于明白所谓发展,从来没有近路可抄,也没有窍门可用。

面对潮起潮落,散布在朝鲜半岛南端的炸鸡店,便是最好的国家记忆载体。它们所记录的东西,其实也并不复杂,就三个字:

THE END
1.大局越来越不对劲,普通人该何去何从创业快乐副业职场新人年轻人赚不到钱,是因为这个时代,光会读书确实没什么用了。一代人辛苦卷学历,卷专业,最后出来闯才发现,社会上根本就不吃学校教的那一套。一切都得重新再来。 大家都不卷学历了,都开始尝试个人事业。 对于想尝试个人事业,个人公司的伙伴来说,个人建议不要在职场陷入太深,你要知道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不要在支线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DNDDVG05566S53.html
2.专访《跃上高阶职场》行业大咖,广告人如何构建行业话语权?广告行业发展态势也趋于严峻:难以达到甲方的需求、创意经费燃烧但盈利急剧下降、承担过多纯实施的苦力活、想要转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面对这些难题,广告人如何重拾市场的话语权,激活广告从业者信心,成为广告行业新一轮的发展命题。 今年8月,腾讯视频推出了一档聚焦轻熟龄,面向广告行业的职场观察类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zQ2Nzg2NjeD33Wtr4akcw.html
3.当代职场青年现状:一线城市超八成90后常加班95后平均跳槽周期1.69年当代年轻人在职场中的真实状态如何?近日,猎聘发布了《当代年轻职场人现状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大数据及调研对这届年轻人在职场中的发展、职场状态和经济情况等进行分析,以此反映当代职场青年现状。 90后在职场中已经开始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曾被戏称“垮掉的一代”的90后,如今已经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9282123966957.html
4.统计学职场调查报告由滕华涛执导,白百何、张嘉译、王耀庆等主演的电视剧《浮沉》完美谢幕,剧中三人感情纠葛也尘埃落定,面对“高富帅”陆帆和“萌大叔”王贵林,小白领乔莉最终选择了大叔,这一结局引来网友热议同时也让人好奇:到底什么样的职场男性才是女性杀手?近日,据中国最大的相亲网站对其4000万会员中的女会员所做名为《你眼中的职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symd55d.html
5.80后调查报告8篇(全文)“80后”, 出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多为独生子女, 覆盖了从校园到职场的年轻一族, 在现在乃至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导中国的消费市场。这些人成长于消费环境复杂多变、商品文化蓬勃发展的经济环境下, 生活在多元文化交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文化环境中, 同时“80后”处于很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中, 使“80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4hjwl0l.html
6.当代年轻人的职场困境与出路职业发展困境当代年轻人的职场困境与出路 在当今社会,年轻人普遍面临着职场的压力与挑战。作为一名90后,我在同龄人聚会中经常感受到这种压力的存在。我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今年4月,当我在北京地铁6号线上做出离职决定的那一刻,背部的物理疼痛便消失了。这种疼痛在上一份工作中多次出现,当时我担任一家科技媒体的主编,https://blog.csdn.net/weixin_52529200/article/details/140922005
7.职场中的Z世代调研——变与不变:Z世代的价值观驱动力这反映出当代年轻 人在职场的现状,一方面希望得到高薪、开心且能成 长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入职后发现,公司能够提供的 图 21.入职后,如果工作不满意,你会如何抉择? 调整心态,继续在岗位上奋斗 申请内部转岗(如果公司允许) 读书深造 创业 做自由职业者 裸辞,慢慢找满意的工作 骑驴找马找到下家再辞职 26-30岁 31-https://doc.mbalib.com/view/e5cb773ca11196b9e0c088a2873ec633.html
8.逃离“班味儿”:职场人的心灵解放与生活重塑教育在繁忙的生活中,“班味儿”悄然走红,这个由“一旦上过班,你的气质就变了”衍生出的词汇,不仅是对职场人外在形象的一种调侃,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疲惫与挣扎的深刻反映。从神采奕奕到双眼无神,“班味儿”仿佛成了职场人难以逃脱的宿命。在快节奏、高压力的职场环境下,拉萨的年轻人如何看待“班味儿”,又如何重新审视自http://www.tibet.cn/cn/edu/202409/t20240906_768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