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尝试走进这些新职业。我们也好奇,在年轻人普遍拥有新工作观的当下,职业有多少新的可能性?我们普通人也能接近的新职业场景有哪些?
每6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开始尝试“新职业”
知乎上有个问题:毕业非得去实习吗?有哪些新的自由职业推荐?
在父母的眼中,一份好工作可能是医生、教师,是去体制内找“铁饭碗”,是去大公司。但在创造力和想象力迸发的时代,不少年轻人的求职思路发生了变化。他们不想循规蹈矩,而是把目光投注于市场上的新职业。
尽管大多数人没有把新职业作为事业发展,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少年轻人对新兴职业向往,甚至跃跃欲试。
根据DT财经此前的调研,在18-35岁青年中有近6成人表示,尽管还没付诸行动,但是愿意尝试新职业;每6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已经通过兼职或全职的方式,迈出了探索新职业的第一步。
新职业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跟大家近年来工作观发生变化有关。
小刘(化名)就曾兼职做过短视频平台的短剧剪辑:“本身很喜欢看微短剧,节奏快、爽点密集,正好自己有剪辑的手艺,在家就可以兼职赚钱。”
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不希望占据人生1/3黄金时光的工作只是机械地打工换钱,会努力探索通过工作拓宽自己的可能性,在工作里实现热爱。
DT财经的调研显示,当被问到新职业有什么吸引力,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符合兴趣爱好”(78%)、“自由不受限制”(40%)和“价值认同”(25%)。
打开短视频APP,你能看到大量的KOL、素人,从美妆到健身,从舞蹈到配音领域,许多人最初都是因为兴趣爱好而开始录制视频,“首先是好玩,然后是搞钱”。
除了就业观念的转变,这代人之所以有这么多新职业选择,也在于新技术和新需求,为这些好玩的职业提供了诞生的环境。
移动互联网和5G等新技术创造了线上化的新生活方式。比如,过去人们无法想象在家就能体验周游世界,后来出现了旅游博主直播代玩;以前人们不相信足不出户也能验货、下单、收货,直到有了可以远程查看商品细节的直播电商。
与此同时,疫情的不确定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大家更加珍惜和欣赏生命中的美好。即便出行受到限制,也希望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获得更高质量的人生体验。大家的生活中需要更多线上线下的交互体验,这背后的新职业也得到发展。
而短视频领域,是近年来在新技术和新需求推动下“入侵”大家生活最深广的领域,因而也诞生了最多的新职业。
200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一书中,作者居伊·德波就提出观点“世界已经被拍摄”,他认为我们正进入影像物品生产与物品影像消费为主的景观社会。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许多人的生活都通过短视频这一媒介处于“观看”与“被观看”的状态中。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直播业态招聘需求猛增。根据智联招聘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直播业态招聘需求同比增速达到103.7%,这个数字在去年同期是96.5%,而今年同期的传统电子商务行业的招聘需求增速只有5.8%。
如今有哪些短视频领域的新职业正在流行
短视频霸占了年轻人的手机屏,成为这个时代最触手可得的快乐。不少年轻人希望钻进屏幕里去创造价值,向短视频行业发出求职信号。
我们以快手作为参考,整理了短视频领域诞生的新职业类型。
短视频领域新职业中,有许多是围绕短视频内容生态而出现的新演艺人士。
比如新兴的微短剧就带动了一条新职业链条:短剧演员、短剧创作者、短剧拍摄、剪辑、宣发……以短剧创作者为例,截至2022年2月,快手短剧创作者规模同比增长89.5%,数量突破10万。短剧压缩了冗杂的故事情节,在几分钟内完成剧情的开始、高潮、落幕,打中了年轻人追求高甜高爽的观看需求。
还有很多传统领域,被短视频改变了工作方式,因而诞生了一些新职业。比如手艺传承、新农业、政务宣传等领域,在短视频时代创新传承推广方式;而二手交易、招聘、宠物美容等原本属于线下的行业,如今也跟内容和数据紧密结合,更多人通过短视频学习新的交易模式。
此外,也有一些职业,在平台独特的社区关系之下,形成特定职业圈层间的连接。
写在最后
这是新职业对于普通人有吸引力、并让一大波人都参与进来的重要原因。而短视频平台上的新职业,或许是距离普通人最近、也是最令人有实感的。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课题组2022年2月发布的研究报告,快手短视频平台共带动就业机会总量为3463万个,其中内容创作者就业2000万个,电商生态带动的就业923万个,内容生态带动的关联就业机会540万个。直播招聘等新形式也有助于提高就业匹配率,突破传统行业的工作限制,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