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用工关系化解年轻人职场“摸鱼”态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随机街采中了解到,不少年轻人有过上班“摸鱼”的情况,不管是由于工作太少,任务太简单,还是工作强度大、想要逃离绩效的压力,不少打工人都有“摸鱼”心态。

日前,一则国美控股集团发布的《关于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的处罚通报》,更将“摸鱼”一词推上风口浪尖。年轻人上班“摸鱼”是否被容许?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资关系该如何平衡?当下年轻人职场“摸鱼”现状如何破解……对此,记者街采了部分年轻人,以及有关专家、律师和企业管理者。

互联网催生“磨洋工”成网络新梗“摸鱼”

说起对“摸鱼”的理解,记者采访到的年轻人表述不一。

黄乐平认为,近年来,由于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磨洋工”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皆知的网络梗——“摸鱼”,并不是只有现在的年轻人才开始“摸鱼”。

“每天早上一睁眼,‘不想上班’的念头就占据了我整个大脑。”对于欣然来说,“摸鱼”成为了常态,比如,到了公司先补个妆,吃点早饭,整理工位,泡杯咖啡……这样一波操作,半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对年轻人职场上的这些现象,在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劳动人事法律事务部执行主任黄兴国看来,“摸鱼”就是老话说的出工不出力,“员工不可能一天都紧绷着神经,但是用着公司的网,喝着公司的水,吹着公司的空调,就是不给公司干活,有违契约与诚信,而这个‘度’在哪里,其实每个人都要有个标准”。

不宜以严苛的制度和约束“套”住年轻人

与欣然不同,90后小伙益达一直对工作充满热情。出乎意料的是,两个月前,部门新入职了两名年轻同事,让周围的气氛发生了改变。“部门都开始内卷了,每天比业绩、比加班时长,凡事都要比一比。”益达有些喘不过气,为缓解焦虑,开始不时“摸鱼”。

DT财经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当代年轻人理想工作报告》显示,在3773位30岁以下受访者中,超过八成的职场人并没有从事理想工作;当完全抛开经济等现实因素后,年轻人选择理想工作的第一大理由是自由,其实是热爱和稳定。

“公司核心岗位就那么几个,绝大部分人都还是螺丝钉,上班摸鱼有时无法避免。”2017年初,85后青年小枫从某国企离职,和几个好友创立了一家服装设计公司,经过4年发展,团队从5个核心成员扩充到130余人。小枫表示,当下年轻人职场心态并不轻松,“心气高,期待被重用,在无法满足预期后,会很快出现懈怠、摸鱼的情况。”

小枫说,公司创业之初,人员很少,个个都是多面手,当公司发展到百余人的时候,亟需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年轻人有着敏锐的嗅觉和很强的学习能力,我们要充分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热情,并非用严苛的制度和约束‘套’住他们。”

黄乐平指出,如果一家企业的员工出现大规模的上班“摸鱼”现象,就说明这家企业在人员分配、岗位设置、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建立和谐的用工关系减少“摸鱼”内卷

“企业用科技手段监控员工的行为,会降低彼此之间的信任度。”黄乐平指出,《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此次国美的做法是否侵犯了员工的隐私权?黄乐平分析说,这需要结合两方面来考量:一是员工是否知情,二是监测的内容具体涉及哪些。如果国美事先没有告知员工,就采用技术手段对特定的某一个员工的网络行为进行详细监测,就很可能涉嫌侵犯员工的隐私权。

街采中,不少年轻人理性地给出“摸鱼”的破解之道。

“学生都得上课40分钟休息10分钟,员工为什么不能在紧张的工作中‘摸鱼’调节状态?”田田认为,企业应敞开大门,多听员工想法,“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当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持续统一,企业又尊重员工的个性和需求,无谓的‘摸鱼’自然就会减少。”宋元说。小嘉则提出,企业应该有效避免无效内卷内耗,最大程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减少“摸鱼”现象,应该多听听年轻人的心声和建议。

黄乐平表示,和谐的用工关系,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用人单位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机制,增强员工认同感、信任感,引导员工良性竞争,同时,员工也要信守契约精神,“张弛有度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THE END
1.大局越来越不对劲,普通人该何去何从创业快乐副业职场新人年轻人赚不到钱,是因为这个时代,光会读书确实没什么用了。一代人辛苦卷学历,卷专业,最后出来闯才发现,社会上根本就不吃学校教的那一套。一切都得重新再来。 大家都不卷学历了,都开始尝试个人事业。 对于想尝试个人事业,个人公司的伙伴来说,个人建议不要在职场陷入太深,你要知道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不要在支线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DNDDVG05566S53.html
2.专访《跃上高阶职场》行业大咖,广告人如何构建行业话语权?广告行业发展态势也趋于严峻:难以达到甲方的需求、创意经费燃烧但盈利急剧下降、承担过多纯实施的苦力活、想要转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面对这些难题,广告人如何重拾市场的话语权,激活广告从业者信心,成为广告行业新一轮的发展命题。 今年8月,腾讯视频推出了一档聚焦轻熟龄,面向广告行业的职场观察类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zQ2Nzg2NjeD33Wtr4akcw.html
3.当代职场青年现状:一线城市超八成90后常加班95后平均跳槽周期1.69年当代年轻人在职场中的真实状态如何?近日,猎聘发布了《当代年轻职场人现状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大数据及调研对这届年轻人在职场中的发展、职场状态和经济情况等进行分析,以此反映当代职场青年现状。 90后在职场中已经开始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曾被戏称“垮掉的一代”的90后,如今已经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9282123966957.html
4.统计学职场调查报告由滕华涛执导,白百何、张嘉译、王耀庆等主演的电视剧《浮沉》完美谢幕,剧中三人感情纠葛也尘埃落定,面对“高富帅”陆帆和“萌大叔”王贵林,小白领乔莉最终选择了大叔,这一结局引来网友热议同时也让人好奇:到底什么样的职场男性才是女性杀手?近日,据中国最大的相亲网站对其4000万会员中的女会员所做名为《你眼中的职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symd55d.html
5.80后调查报告8篇(全文)“80后”, 出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多为独生子女, 覆盖了从校园到职场的年轻一族, 在现在乃至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导中国的消费市场。这些人成长于消费环境复杂多变、商品文化蓬勃发展的经济环境下, 生活在多元文化交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文化环境中, 同时“80后”处于很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中, 使“80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4hjwl0l.html
6.当代年轻人的职场困境与出路职业发展困境当代年轻人的职场困境与出路 在当今社会,年轻人普遍面临着职场的压力与挑战。作为一名90后,我在同龄人聚会中经常感受到这种压力的存在。我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今年4月,当我在北京地铁6号线上做出离职决定的那一刻,背部的物理疼痛便消失了。这种疼痛在上一份工作中多次出现,当时我担任一家科技媒体的主编,https://blog.csdn.net/weixin_52529200/article/details/140922005
7.职场中的Z世代调研——变与不变:Z世代的价值观驱动力这反映出当代年轻 人在职场的现状,一方面希望得到高薪、开心且能成 长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入职后发现,公司能够提供的 图 21.入职后,如果工作不满意,你会如何抉择? 调整心态,继续在岗位上奋斗 申请内部转岗(如果公司允许) 读书深造 创业 做自由职业者 裸辞,慢慢找满意的工作 骑驴找马找到下家再辞职 26-30岁 31-https://doc.mbalib.com/view/e5cb773ca11196b9e0c088a2873ec633.html
8.逃离“班味儿”:职场人的心灵解放与生活重塑教育在繁忙的生活中,“班味儿”悄然走红,这个由“一旦上过班,你的气质就变了”衍生出的词汇,不仅是对职场人外在形象的一种调侃,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疲惫与挣扎的深刻反映。从神采奕奕到双眼无神,“班味儿”仿佛成了职场人难以逃脱的宿命。在快节奏、高压力的职场环境下,拉萨的年轻人如何看待“班味儿”,又如何重新审视自http://www.tibet.cn/cn/edu/202409/t20240906_768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