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断惑普门:能够精进苦修,可以断种种烦恼。如快刀斩麻,利刃切藕,一断一切皆断。有大智慧的人,一心去用功苦修,各种烦惑,自然断绝。观世音菩萨以圆通普遍法界智,断根本无明之惑;根本既去,枝末亦亡,正显断惑之智普遍,一断一切断,无
惑而不断,故云断惑普门。
(五)入法门普门:能够证到中道王三昧,一切三昧法门,无不圆证。观音亲证到耳根圆通,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法门,所有百千三昧,恒沙功德,一一普遍证入,故云入法门普门。
(八)说法普门:法有大小权实,贵能随其根机而利便说之。说法无非为度众生,开智慧而成佛道。如仅能说大囧珐实法,而不能说小法权法,或仅说小法权法,而不能说大囧珐实法,则不得普遍了。观世音菩萨具大神通,无论大小权实法门,无不通说,如一雨普润,咸得蒙益,故曰说法普门。
综括言之,前之慈悲、弘誓、修行、断惑,是观世音自行之因,入法门乃自行之果。此五种普门属自行,神通、方便、说法三种普门属利他。末后供佛为自利,而成就众生又系利他。虽有十种之分,但总是普门,包罗万象,广大无涯,所以观世音菩萨,又称普门大士也。
‘品’者类也,凡类同者则合为一品。故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之事,萃于一处,为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二十五品,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此品自首至尾,不外二段问答,而含十义,兹再分别申言之:
(一)人法
前段问答,言观世音菩萨能观世间之音声,救七难,解三毒,是约不思议人。后段问答,言示现三十二应化身,即是不思议普门示现之法,故曰人法因缘,而名观世音普门。
(二)慈悲
观世音菩萨寻声救难,拔众生苦,是大悲。普门示现,利乐众生,是大慈。故曰慈悲因缘,而名观音普门。
(三)福慧
观世音菩萨具大智慧而说法,是慧。备大福德而示现,是福。慧指观音,福指普门,故曰福慧因缘,而名观音普门。
(四)真应
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等,是观世音不可思议之真身妙力。而普门示现,三十二化身,是不可思议之应身,故曰真应因缘,而名观音普门。
(五)药珠
(六)冥显
冥应是眼中虽不亲见,只要你一心不乱的精进念佛,冥中自有莫大的益处。所谓显感冥应,如亲见得的谓之显感显应。还有一种人,并不念佛礼拜,但是在大难临头的时候,也会得到菩萨救护的感应。因他前生有栽培的善根,谓之冥感显应。尚有一种冥感冥应,可例知。前段释救苦观世音,是冥益。后段释普门示现,是显益。故曰冥显因缘,而名观音普门。
(七)权实
观世音菩萨法身冥益,是实际。方便普门示现,是权谋。故称权实因缘,而名观音普门。
(八)本迹
(九)缘了
吾人听经开智慧,一心念观世音,为了因种子,布施之普门,为缘因功德,故曰缘了因缘,而名观音普门。
(十)智断
观世音救苦,是智德庄严。普门示现是断德,断德即福德庄严。故又称智断因缘,而名观音普门。
如此十种因缘,故经题总括而称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释经题竟。
地藏经原文
见论议人,当愿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的意思
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的意思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