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网上查阅资料还是休闲娱乐等,在5G背景下我们已无法脱离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思政工作过程中就会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思政工作开展策略研究,为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
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的主力军,深受网络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来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培育合格青年。
一、“互联网+”模式下开展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必要性
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力量,需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应对这些潜在的挑战,利用好这一时代红利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互联网+”模式下开展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提供新平台
互联网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点,在高校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中可以有效地拓展思政工作的开展渠道和空间。同时,互联网为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影音视频、图片资源和素材,这些材料具有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等特点,丰富了辅导员思政工作开展的内容和形式,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开展各项育人活动。
(二)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同质化,低质化严重
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信息同质化现象严重,重复信息多,同质化现象严重。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政工作时,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信息泛滥和信息污染等问题。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普适性等特点,网络文化包罗万象,质量参差不齐,难免出现一些低俗的信息。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错误的价值观念会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政工作时,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互联网背景下平台多元化,应用要求高
三、“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开展策略
(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
(二)加强辅导员对网络信息的管理
(三)提升辅导员的网络素养
四、结语
总的来说,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和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看到网络对思政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的挑战。高校辅导员需要辩证看待这一现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加强辅导员自身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同时也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能辨别网络上的各类信息等,以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培养新时代合格青年。
作者简介:
李静,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2022年7月至今任职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888号(长安校区)邮编:710125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高新校区)邮编:7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