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几乎覆盖了各个领域。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自然需要与时俱进,针对教学工作的问题,及時采取措施,促使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并对在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的策略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互联网技术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工具。以往在授课时,由于教师采用的方法较为陈旧,往往导致教学质量不佳。而在应用了互联网技术之后,教师就可以尝试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微课、翻转课堂等,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引导其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高个人素养。
一、“互联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使语文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能够通过视频、图片、声音等形式,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收集有用的资源,进而有利于构建“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第三方”共同存在的“三位一体”模式。从狭义层面来看,教育主体代表的是教师,教育客体代表的是学生。当“第三方”代表的是网络教学资源时,教师则变为客体,成为了教学的辅助角色。如此一来,学生有了更多自主操作的空间,能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学习[1]。
(二)提高课堂效率
(三)增进师生关系
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调节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也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互动机制得到了优化完善,教师可以在课后依靠各类不同的媒介和学生直接展开交流,不再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由于教学互动的增加,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之间的关系会有所变化,师生之间变成相互协作的关系,学生能够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展开探究性学习。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将抽象内容具体化
(二)通过互联网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浸润式教学
浸润式教学是近几年广受青睐的一种教学方式。浸润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浸润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通过自身的感悟力来汲取知识,能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学而不厌”。
况,带学生实地考察石拱桥,展开情境化教学,将知识融于生活中,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全方位感受桥梁的特点。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体验将会更加真切丰富,个人视野也会得到拓展,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而提升其学习水平[3]。
(三)借用多媒体,学生成为“小老师”
(四)通过线上习题自动纠错,实现高效学习
(五)师生通过线上沟通,拉近彼此之间距离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语文教学质量可能不尽如人意。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的策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加深知识印象,进而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卉彬.“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36).
[2]马越.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读天下(综合),2019(10).
[3]黎晓芸.“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C]//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壇,2018(13).
[4]武罗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C]//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综合杂志,2017(15).
[5]曾凤贞.“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的探究[J].课外语文,2019(3).
[6]马玉珍.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式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
[7]蒙强.“互联网+”时代下初中语文的教学应用[J].天津教育,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