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党建模式也不断变革升级。从最初的纸质模式,到通过电脑、电子邮件等进行辅助,再到现在移动时代的网络全覆盖,基层党建信息化的工作效率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升。我国的基层党建信息化总体上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电子党建、网站党建和智慧党建【1】。
第一代-电子党建。我国的党建信息化起步于1994年,当时正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启动,国外新鲜事物不断涌入,美国主导的信息化革命借助互联网力量席卷全球,第一代党建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当时主要借助电脑、电子邮件等对“纸张党建”进行辅助,通过推动党务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来提高办公效率。
第二代-网站党建。进入新世纪,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开始起步,新浪、搜狐、中华网等大型门户网站开始建立,技术的普及也推动着党建信息化模式的进步。2003年党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党委办公厅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党建网站在全国普及开来。
第三代-智慧党建。随着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之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进步、发展融合,党建信息化开始变得更加智能,以“互联网+智慧党建”的第三代党建模式应运而生。与传统的党建模式相比,第三代智慧党建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四,内容、形式丰富多样:除了配合文本、图片等传统宣传方式,智慧党建平台还可以借助语音、视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更加生动、有吸引力的宣传教育,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生活。
第三代智慧党建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党建信息化解决方案,集成了党建工作的常用功能,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展党建,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是今后党建信息化的主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基层党建信息化现状
3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年8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人数更是从2012年底的4.2亿猛增到7.24亿,成了世界第一【3】。我们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介成为了舆论争夺和思想交锋的重要阵地,传统党建网站的不足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
3.1形式单一,重建轻管
网络党建尽管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相对整个互联网这个“信息海洋”,党建信息仍然微乎其微,并且存在“千网一面”的现象,由此导致党建网站缺乏吸引力、内容单调形式呆板,不能引起网民的共鸣,党建工作与党建活动在网上得不到及时的、应有的反映。有的网站设立初衷只是为了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流于形式,重建轻管,导致大量“僵尸网站”,网站的建立失去了服务党员、联系群众,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效果大打折扣【4】。
3.2缺乏对党员的全面考核、管理机制
大多数的党建网站主要以新闻宣传、学习教育展示为主,缺乏对接转组织关系、缴纳党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基本情况等信息的有效管理;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监督手段,如无法掌握党员的流向,对党员的思想状态和基层党组织的感知不及时;缺乏多途径的学习方法,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党员对学习方式的需求,缺乏有效的宣传阵地;缺乏科学准确的考核手段,不能够真正的做到对每一个党员进行全面、准确的考核。
3.3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
4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党建信息化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以其泛在、连接、智能、普惠等突出优势,在便民服务方面推动了消费模式共享化、终端设备智能化、应用场景多元化。借助新兴信息技术助力智慧党建,是基层党组织的迫切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4.1是搭建党务管理平台
为了准确掌握各基层党组织、团组织等机构信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管理而开设“组织管理”功能;为了实现对入党积极分子个人信息、思想汇报等情况的动态管理而开设“党员发展”功能;为了实现对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信息的查询统计、信息的导入导出而开设“党员管理”功能;为实现缴纳党费、管理使用党费而开设“党费管理”功能;为方便各基层党组织将各类党建工作资料及时上传,让各级部门及时全面的掌握基层最新情况而开设“工作管理”模块。
4.2是搭建工作考核平台
通过对党内培训、党费缴纳、党内表现、民主评议、考核打分总汇等项目的考核,让系统自动计算、统计、公布各单位或个人得分情况。彻底改变了以往考核工作仅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进行评价工作的传统手段,使考核工作更加科学准确。
4.3是搭建档案记录平台
为了准确把握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召开的会议、进行的组织生活、对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体会等进行整理、记录而搭建档案记录模块,完备机关党建工作档案资料,能极大的促进各部门单位落实各项党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各级组织部门的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