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日调查了解到,在一些网络平台,8万张背景图片素材售价仅为5元,“流浪的地球”影片在闲鱼以1~10元不等的价格被叫卖,看上去便宜,实则陷阱多多。与此同时,维权意识应与互联网发展齐头并进也成了事关网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研究员鲁佑文表示,广大网民应当避免进入网络灰色地带,提防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交易风险、道德风险和隐私泄露风险等。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买到假货,损失金钱,染上病毒,暴露隐私或个人行为特点等,甚至直接违反法律。
4月14日,记者在闲鱼等二手平台以“超清图片素材”等为关键词搜索发现,8万张背景图片素材售价仅为5元。除了图片素材,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二手闲置交易平台上,也存在盗版影片和盗版虚拟教程被大规模兜售和转发的现象。
作弊神器的灰色江湖上,隐私有可能被故意泄露贩卖
“我的商品曝光度特别低,根本卖不出去。”一位使用过二手平台的尹女士向记者抱怨道。一件商品挂在二手平台上,由卖家自主确定售价、设置商品关键词,上传图片等完成信息发布后,可以根据平台设置的规则进行操作来提升自己商品的曝光率。看似平等的交易背后,却滋生了一条贩卖账号、出售流量暴增系统的灰色产业链。
以闲鱼为例,记者调查发现,某些软件可以通过打造多个关键词,设置不同地区发布,自动加入不同鱼塘等暗箱操作的方式来打造爆款产品,以此获得大量流量。此外还具备解封账号、贩卖账号等功能。
在网络游戏产业也存在一些暴利的外挂生意。针对某款游戏,一些玩家通过使用特定的外挂来修改游戏中的部分程序实施作弊行为,以此走上获胜的“捷径”,这种行为恶化了游戏环境的同时,也催生了专门研发外挂和外挂代理等灰色产业。
记者调查发现,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有很多,电信公司、快递公司、银行、医院、学校等均可能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
二手平台上套路多多,需要维权与监管并举
面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闲置物品,二手交易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然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却滋生了售假、诈骗等诸多乱象。物品质量参差不齐,假货和高仿品横行,除了对消费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部分失信行为也在摧毁着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信任体系。
通过记者对多个二手平台的深入调查发现,这种哄骗用户转换平台的行为,不仅发生在买家身上,“加V付款吧”等字眼也频现于卖家设置的自动留言中。无论买家和卖家,当权益受到损害时,都可以先和交易对象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平台投诉,之后还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组织投诉,甚至提起法律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研究员、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鲁佑文认为,网络时代公民应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了解个人信息泄露渠道等角度出发,加强个人对数据信息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大数据的直接掌控者,应对现有技术框架作出改善,以化解人类在大数据技术开创的新时空观下,没有有效方式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尴尬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