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调查报告

想要了解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通常要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并将获得的成果展现于调查报告中。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好的调查报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商院全校在校生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以及网上查找资料

20xx年4月15号——20xx年5月30号

五、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情况以及他们对人生追求的看法,我们共向学生提出15个问题。

六、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仅有27%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专业,他们实现了自己的短期的愿望并表明自己将一如既往地向着最终的目标奋斗;有18%的学生的专业还是别人帮自己选的,这些学生由于他们对各专业不是很了解,也不清楚目前的就业市场情况,但当他们了解之后,就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还有55%的学生是自己随便选的`专业,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梦想,仅仅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愿望——考上大学。这些数据很明显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人生的遥远目标并不是很明确。那么,在进入大学的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后,他们还是那么迷茫,不知所措吗?

对于树立追求目标问题,有73%表示非常重要.但仅有19%已经树立目标,树立目标后,有15%的学生选择边行动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有5%选择立即行动,一定要完成,但还有75%选择会因为突发状况而中断或暂不付诸行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58%认为应该要树立目标却还在考虑之中.当然,也不能排除那些极少数的还不想有目标的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没有追求的人能够幸福安稳地生活下去吗?

在实现人生追求的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多种坎坷,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肯定会遭受各种挫折,比如:感情受挫,来自恋人的伤害;没有成就,事业受挫;人情冷漠,孤独,不被人理解;空虚,无所寄托等等。那么,我们就需要精神上的动力,这种动力又从何而来呢?

1、专业,影响了我们的人生追求吗?

据调查,27%的学生是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专业。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后,有21%已经有了详细的人生规划,奔着他们的人生目标,在不断的努力着。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只要想到:我还有追求,就会咬紧牙关,向着目标靠近。79%当然还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在访谈时,他们说到:“‘不同的人生目标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额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又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这是我们思修课的所获。所以我们应该谨慎考虑,充分考虑过后在制定详细的人生规划!”

无论是别人为我们选的专业还是自己随便选的,进入大学,一个崭新的平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因此,现在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经统计调查,关于“你觉得你目前是那一类大学生”这一问题,我们分别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大一新生有58%认为: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还有36%觉得在大学里,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不为将来考虑。那大二的优势怎样想的呢?同样,认为未来形势严峻,学习没有目标的就占了56%。整体来看,我们大学生对未来都很茫然。难道说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就真的没有指明方向的航标了吗?其实,我们对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进行调查,旨在为我们大学生指明方向。既然我们都知道自己处于何种状态,就说明我们还在为自己的未来思考着。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即就是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且,在树立起目标之后,就应该努力实现目标,不要辜负自己的汗水!

2、毕业,就等于实现了我们的人生追求吗?

所以呢,毕业,并不等于实现了我们的人生追求,在毕业后,我们还应该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的!

3、挫折与动力,能助我们实现人生追求吗?在调查中,我们收集了关于在大学生实现人生追求的旅途中遇到的来自几方面的挫折问题。10%来自感情受挫,主要是恋人的伤害。谈恋爱,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实谈恋爱不见得会影响学习,会阻碍我们对人生追求的实现,或许这种“感情受挫”一方面会助我们成长,另一方面又会潜移默化地成为我们的动力。“没有成就,事业受挫”占了37.5%,经过十年寒窗的苦读,至今没有成就会重重地打击我们,也许会使我们丧失信心,说不定还会重新帮助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空虚,无所寄托,没有人生目标,这会使我们情绪消沉,说不准又会唤醒我们。“人情冷淡,孤独,不被人理解”就需要我们用爱来融化,用我们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去击破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这些小的挫折,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吗?在实现人生追求的砍途中,它们,只是小菜一碟!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关于人生规划以及对人生追求的认识的调查,我们在此希望有梦想的同学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同时也希望绝大多数的同学尽早确立自己的远大追求,向着目标奋斗,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色彩。不要虚度光阴,因为“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问卷结果统计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你所理解的信仰是什么?

A、理想或高尚的精神追求B、天命C、宗教信仰D、政治信仰E其他

3、你的信仰是什么?

A共产主义B拜金主义C宗教D纯科学E其他或没有

4、你现在的人生状态

A、很明确B、不太清楚,有一点想法但不明确C、没有目标,走一步算一步

5、你毕业后的打算

A考研B就业C自主创业D听从家庭安排没有方向

6、人生目标确立的原因

A家人的期望或建议B自己的理想C社会的压力D其他

7、你认为现在社会应该追求多一点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

A物质生活精神生活B

8、是否想过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A想过B有想过C没有想过

二、问卷总结

调查结果显示:65的大学生表示信仰很重要且作用巨大,其中50的学生有始终如一的信仰,同时也有30左右的被调查者没有确定的信仰,他们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当谈及大学生们对信仰的理解时,超过80的同学都认为信仰即理想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出人意料的是,往往大家所认为信仰即宗教信仰的看法在此次调查中的比率极小。

三、当代大学生的追求与信仰及分析

信仰是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和持有,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它包括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同时也包含着信仰者对未来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人生追求则是基于一定的人生需要为实现某种人生目标而自觉进取的能动活动过程,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观。不管是信仰还是追求,都对个人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对个人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面对日新月异,风云变幻的新时代,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非常必要,对于信仰的选择需十分慎重。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一种观念超越及人对不朽精神的追求。它蕴涵着人们对自己和世界及其关系的认识和体悟。从本质上说,信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精神,是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不同时代人们的信仰都根源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都是对现实生使确定了信仰也。

关于人生追求的看法,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参与问卷的同学中,只有一半同学对自己的人生追求比较明确,这也就意味着还有一半同学对自己的人生追求不明确或者只是有点想法甚至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在对自己未来的追求比较明确的群体中,男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人生追求是一个十分慎重的话题,谈到如何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时,70的同学都是基于自己的理想确定的,也有约20的同学称是因为家人的建议和期望,15的人是因为社会的压力;大部分同学都多多少少将自己的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相联系,其中男生表现的尤为突出;不得不说的是,不论男女,不论专业年级,大部分同学都期望社会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发展和提升,但也有少部分人觉得物质生活更加重要。信仰是由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伦理观所构筑的信念体系,是个人用以衡量利害关系和精神追求的最高准则,它虽然没有教会人们如何谋生、发展的具体实践技能和理性知识,但却奠定了人们一生的思想追求和理想境界,决定了是乐观、积极地从自然走向自由,还是悲观、消极地适应人生,导致了使人们产生快乐和痛苦以及是否获得幸福和德性的精神基础的'差异。

四、导致大学生的追求与信仰偏差的原因

1、中国所处阶段: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物质财富快速增加。到如今,想方设法获得个人经济利益并得到物质的满足已成为社会的主流个人取向,个人拥有的财富数量也成为衡量个人成就大小的最主要尺度。生活在转型期背景下的大学生,个人信仰和人生追求的确立很大程度上会受其影响甚至与之趋同。由于物质自身的虚浮和不稳定性,这种对物质追求的高度肯定及个人取向自身就意味着个人信仰坚实基础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学生坚定自己的信仰无疑是有难度的。

2、社会改革的影响我们从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急剧变化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极大冲击。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同计划经济体制及观念紧密的结合起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人们很难把共产主义同计划经济区别开来,相反的却极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同计划经济一同怀疑和否定,造成大学生在接受时的错误观念,造成一种信仰上的危机。而马克思教育的僵化,让我们很难感受到她的魅力,更别说去坚定的追求了。

3、现实虚浮的困惑由于权利关系和亲情关系,甚至金钱关系的干扰,大学生的个人努力和拼搏显得苍白无力,个人价值难以得到体现,个人梦想通过正当的路径变为现实显得困难重重,以至于权、情、法关系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在面对如此现实时,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价值观很难做出正确的区分和取舍。各种虚浮假象的迷惑,种种唾手可得的诱惑,使得大学生在迷茫困惑中去认知和选择,导致了种种信仰危机。

4、人生中教育的扭曲在家庭中,父母关于金钱和前途的灌输,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记忆。在学校中,虽然我们接受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的教育,可是这种信念在如

今的极度物质化的社会现实中已经鲜有。二者之间的错位使得当代在校大学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主义理论极其思想道德教育也不感兴趣。

5、高校教育改革的消极面所有经历过高考的学子,无论成败,都曾经为自己的梦想挥洒汗水,努力拼搏,不顾一切奋战到最后,只为了进入梦想中金光灿烂的大学。可是大学中的一切与高中大相径庭,极度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各式各样的诱惑让以前被严格管制且:

五、如何改变当代大学的不良的追求与信仰

1、各大高校应加强大学社会人生信仰和个人追求方面的教育和引导,通过各种形式如讲座,座谈等来让大学生明白在当今社会,正确的人生信仰和人生追求的重要性及其标尺,以期让大学生自我探寻自己的人生信仰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

3、国家通过各种政府性机构组织各种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其中并启发他们对祖国命运和个人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正确认识和态度,使大学生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和信仰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和信仰进行了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9份。问卷主要包括关于人生追求和信仰的问题,涵盖多个维度,如个人价值观、生命意义、精神信仰等。

二、调查结果

1.人生追求

对于人生追求,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最看重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幸福感,占比分别为44.7%和31.5%其次是追求事业成功和社会贡献,占比分别为15.9%和8.9%其中,女性更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和幸福感,男性更注重追求事业成功和社会贡献。

2.信仰追求

对于信仰追求,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中信仰者占比为28.4%,非信仰者占比为71.6%其中,信仰者中佛教徒最多,占比为37.8%,基督教徒和道教徒分别占比为18.9%和16.2%对于非信仰者,他们更注重理性思考和科学精神,追求自由和多元化,对传统宗教信仰持保留态度。

三、调查分析

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和自我认知的提升,同时也更加注重理性思考和科学精神,对于传统宗教信仰的认同度不高。这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在价值观和信仰方面的转变,为我们探索和研究年轻一代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

大学时光是人生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阶段,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栋梁,他们的人生追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产生着重要影响。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xx份,回收有效问卷xx份。问卷内容涵盖了大学生的学习、职业规划、价值观、社交生活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

1.学习追求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少大学生表示会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竞赛,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然而,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对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性。

2.职业规划

一部分大学生倾向于选择稳定的职业,如公务员、教师等;另一部分大学生则更愿意进入企业,追求更高的收入和职业挑战。

对于职业发展,大学生们普遍重视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职业晋升机会。

3.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如诚信、责任、奉献等。

同时,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功利主义倾向,过于注重个人利益和物质享受。

4.社交生活

大学生们非常重视社交生活,他们通过参加社团、学生会等组织来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朋友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深厚的友谊。

此外,大学生们也热衷于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四、分析与讨论

1.影响大学生人生追求的因素

家庭环境:家庭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人生追求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社会的发展趋势、就业形势等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追求。

个人因素:大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个人因素也会决定他们的人生追求。

2.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特点

多元化: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职业和生活方式,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价值的实现。

务实性:大学生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现实问题,如就业、收入等。

开放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

五、建议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优化教育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为大学生的人生追求提供正确的导向。

六、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呈现出多元化、务实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他们在学习、职业规划、价值观和社交生活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目标。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THE END
1.和谐社会建设与法治建设追求的核心目标是()B. 追求利润最大化 C. 寻租行为 D. 缺乏技术进步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值在___与___之间变动,当该指数值越接近___,表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当指数值越接近___,则表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小蕙是一位热爱读书的人,她买了一本畅销书,书名是《数学是美丽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19611f68516440cdbd0c7ae0186587b3.html?fm=bdbds
2.十九大报告应知应会来了!党员干部收藏!工作动态党政办2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的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30.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https://www.wxjsxy.com/dzb/gzdt/content_13769
3.2020年即将到来,习近平心中的“全面械”什么样?那么,习近平心中的“全面小康”什么样?怎样建成“全面小康”?小组整理了相关论述,一起来学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http://www.hzdjw.gov.cn/index/index/article/id/13640.html
4.学习新课标,教学明方向——“新课标解读”线上学习活动我想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我们综合能力是一种新的挑战,这更提示了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网络,更好地适应新课标追求的目标地位。 英语学科 钱璟老师: 观看过郭教授对于新课标的剖析和解读,我学习到了最新课标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要多引发学生探索和思考,要实现课程https://szxqsx.jssnd.edu.cn/jxpd/content_256171
5.2024年中考政治复习:崇尚法治精神中考政治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5.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6.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7.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道防线。 8.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http://www.zhongkao.com/e/20230816/64dcce96998a1.shtml
6.杨宗科: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立法需求与立法供给第二届法学大家《规划》立足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对于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指导思想、主要原则、总体目标、重要举措做出了全面部署,是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规范性文件。 《规划》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id=618087944703443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