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单元知识体系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二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01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因:(1)必要性: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重要性(目的):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依据、框架前提,保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3、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治国、更加扎实地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向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02原则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思考:针对特定群体,应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会不会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为什么?并进一步思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和歧视。没有正当理由给予优待,即为特权;没有正当理由加以限制或增加负担,即为歧视。◆平等允许合理的差别。针对特定群体,应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如法律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特殊的保护易错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一样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①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②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⑴原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⑵要求: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注意:A、“平等”是指公民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守法平等和司法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
B、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反对特权和歧视。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①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③A.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B.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⑴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⑵要求: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是,学习借鉴不等于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搬照抄。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1)要求: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政治保证力量源泉价值追求精神支撑实践基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练一练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
这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针对意见反映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民法典立法适应发展、与时俱进,直面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痛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民法典的编纂以“保护民事主体权利”作为主线,把对人身权、人格权的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到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到规制霸座行为、禁止高利放贷;从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到具体条文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民法典草案用一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在“民”与“法”之间彰显为民情怀。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民法典的编纂遵循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①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立法……②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课堂小结1.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易错点睛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的认识误区【误区1】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误区2】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误区3】我们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辨析: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辨析: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辨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