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政治学概论(本科段)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剥削阶级关于政治的解释(单选):①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将其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的学者有孔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

②视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其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的学者有:凯尔逊。

④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的学者有:孙中山、麦肯齐。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多选):①狭义: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②广义: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6个):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单选):①传统政治观的逻辑起点认为人性是完善的或者是可以趋于完善的。

②而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逻辑基点认为人性将永远是不完善、有弱点的。

■西方政治学:①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因此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③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

④(多选)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代表人物: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布丹《共和六论》、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

⑤(多选)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代表人物: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弗逊、潘恩和汉密尔顿。

⑥(多选)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代表人物:孔斯坦、边沁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政治学概论是一门关于政治现象、制度、流派和理论的学科,它涵盖了政治科学的各个领域,并概括了这些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政治学概论是政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理解政治学研究最基本的入门课。

1.政治学概念政治学的定义比较难界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权力和公共事务的学科。

政治是实现社会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政治学则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原理、变化和规律的学科。

2.政治学理论政治学的理论研究涉及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包括现代化理论、制度理论、政治文化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等。

这些理论在各自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并为政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在复习政治学概论时,我们需要对这些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3.国家及其政治制度国家是现代社会最基本也最具有权威性的制度组织形式,它是一种基于特定领土、人口和文化背景,在其内部实行官方强制规范的权威组织。

政治制度是国家权力组织的基本形式,包括民主制、专制制、共和制等。

政治制度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的效果和公共政策的制定。

4.政治行为和政治文化政治行为是指政治制度下的各种政治参与活动,包括选举、政治游行、示威、抗议、政治宣传等。

政治文化则是研究人们对政治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研究。

政治行为和政治文化直接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环境和氛围。

5.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是指各国之间的权力博弈和合作。

国际政治研究的重点是各国之间的外交政策、国际组织、国际环境保护和全球化等问题。

6.总结政治学概论是一门广泛而深刻的学科,它不仅是政治学专业的必修课,也对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讲政治权3.政治权:(1)义:政治权就是权现象与权为在政治领域的反映。

4.政治权的特征(1)政治权具有公共性;(2)政治权垄断了暴的合法实;(3)政治权具有泛性、深性、弥散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主要包括:①产资料②物质财③暴④其他要素(2)主观要素:指在政治权形成过程中,政治权主体的状况和条件。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都是权威的表现形式。

(3)联系:⑴都要求服从,都有配的性质;⑵权威构成了权的基础,权的实现要依靠对于权威的运;(4)区别:⑴对权威的服从是条件的、绝对的;对权的服从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⑵权威通常是不可更改的;权则要基于具体的具体的情势,不断地进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均衡。

⑶权威的服从不要依靠强制和武威胁,权则要以武为后盾。

7.政治权的合法性⑴外在客观的合法性,如服从的习惯或习俗,以及强制性的法律;⑵内在主观的合法性,如被统治者发内的认为统治者有权指挥他们,则有义务服从统治者;8.政治合法性的类型(1)传统型合法性(2)法理型合法性(3)克利斯玛型(个魅型)9.政治权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区别(1)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合法性是条件的;(2)有效性是物质上的,合法性是精神上、信仰上的;(3)有效性依靠的是政治权对资源的垄断能,合法性则依靠悠久的历史传统第三讲政治化与政治社会化指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理和政治为模式。

(西方)亚里士多德(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政治主要指国家的活动。

中国古代:核心含义是统治,政治主要指“治国平天下”,以治为主。

1、历史上剥削阶级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非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解释)P2(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孔子、孟子、柏图拉、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凯尔逊)(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孙中山、麦肯齐、奥克肖特)(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2)列宁说:“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七章1、国家机构定义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包罗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

在现实上,它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本能机能,进行日常活动的组织体系。

国家机构承担着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本能机能、进行日常国家办理的繁重任务。

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这些主要国家机关构成的统一整体国家机构。

2、国家机构的组成(1)任何国家都要设置国家元首这一国家机关以代表国家主持表里国家事务。

国家元首的功能是充当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最高政治领导者,依据国际法处于国家最高领导地位,按照国际惯例享有最高规格的国际礼遇,充当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2)立法机关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即有权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进行执法监督的国家机关。

国家立法机关的基本本能机能是立法和执法监督。

(3)行政,含有“执行”和“办理”两方面的含义。

行政机关即负责拟订和执行法律、制订和执行国家政策、办理国家对内对外事务的机关。

(4)司法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

狭义的司法机关仅指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即法院;广义的司法机关除法院外还包罗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机关。

3、国家机构的主要特点(1)阶级性:国家机构是为统治阶级办事的。

(2)社会性:国家机构一般以全社会正式代表身分,以全社会名义进行活动。

(3)整体性:国家机构是统一的整体,是有机构成的政治组织体系。

(4)强制性: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构的活动遍及地约束全体社会成员,这样做一是依靠法律强制,一是依靠暴力强制。

4、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它们别离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形成鼎立之势,而又彼此制约和平衡。

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在各国的具体实施形式也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国家机构机制。

例如:美国的三权在宪法上是平等的,英国是“混合权力体制”——议会权力最高。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通过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以及政治行为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政治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在政治学概论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以及各种政治体系和政治思想。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和政治行为。

政治制度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分配方式,如民主制度、专制制度等。

政治过程是指政治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包括选举、立法、行政等。

政治行为是指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参与和表达,如投票、示威等。

二、政治体系和政治思想1.政治体系政治体系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分配方式。

常见的政治体系包括民主体系、专制体系和共产主义体系。

民主体系是指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府依法行使权力,如美国的总统制。

专制体系是指政权由少数人或一人掌握,政府权力集中,如朝鲜的单一制。

共产主义体系是指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阶级消亡的政治体系,如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关于政治理念和政治行为的理论体系。

常见的政治思想包括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人权的保护,主张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保守主义强调传统和秩序的维护,主张有限政府和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公平和经济平等,主张公有制和福利国家。

民族主义强调民族利益和民族认同,主张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

三、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1.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一国或一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权力分配方式。

常见的政治制度包括民主制度、专制制度和集权制度。

民主制度是指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府依法行使权力,如法国的议会制。

专制制度是指政权由少数人或一人掌握,政府权力集中,如沙特阿拉伯的君主制。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政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的含义:国家的活动。

2.政治的实质和含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A.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B.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C.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国家是政治权力的最终载体。

D.政治活动室科学,是艺术。

3.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科学。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孔孟—儒家政治思想;老庄—道家政治思想(无为之治);韩非—法家政治思想;2.儒家主要典籍《论语》、《孟子》。

法家与儒家相对立。

3.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得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4.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

5.神学政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6.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

7.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是马基雅维里,著有《君主论》、《共和六论》8.17-18世纪,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如荷兰(格劳秀斯、斯宾诺莎),英国(霍布斯、洛克),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美国(杰弗逊、潘恩、汉密尔顿),他们的学说构成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原则的理论基础。

9.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政治研究即是对于权力及拥有权力者的研究。

10.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出现,是政治学说史上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

简答或论述题11.《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A.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B.明确指出了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C.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D.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政治学概论复习题一、概念解析题国家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是表明国家的本质。

所谓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称哪个阶级的专政。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国家都是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所以,国家的本质就是政权的阶级性质,就是指哪个阶级的统治。

国家形式:国家形式就是统治阶级为实现笨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政治文化: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它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

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复合体系。

任何国家的政治内容随着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都要不断发展;政治改革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政治制度的变革似乎政治发展的根本标志。

民族:关于民族定义,人们比较认同的是斯大林提出的狭义的民族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自决权:所谓民族自觉权,指的是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力,它本质上是一项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在帝国主义时期,其主要表现为各殖民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专制君主制:又称“绝对君主制”,其典型特征是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君主拥有绝对的、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权力,也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

这是一种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通过直接对他负责的官僚机构进行统治的国家形式。

它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所盛行的政体形式。

议会制:是当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之一。

议会制中有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及政府不再向君主/总统负责而是向议会负责,奉行“议会至上”原则。

第一章绪论政治: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任何政治学说都是某些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反映,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

阶级分析:找出体现的阶级关系,从本质上提示政治现象的阶级本质。

经济分析:从政治是经济的反映和物质生活制约政治出发,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的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建立在无产阶级世界观上的学说,反映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科学。

古希腊:城邦,城市国家;亚里士多德:国家活动;中国古代:统治。

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使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任何政治学理论不能脱离特定的经济学,因此我们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是权力现象;法学研究的是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法是政治活动和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民主政治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政治,政治必须采取合法性的形式而有规则、有秩序地运行,因而政治和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政治学和法学也就具有联系的必然性。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政治的基础。

哲学探求的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始终居于人类知识的最高层次,属于社会意识的最高形式。

政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的含义■剥削阶级关于政治的解释(单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对政治的科学解释)(多选,简答)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多选):(1)狭义: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2)广义: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

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多选)(6个):①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政治思想史)②中国政治(这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③比较政治④公共政策⑤行政管理⑥国际政治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多选)■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多选):■(单选)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单选)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①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宪法成为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罗斯福新政”是其典型代表。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为政策的制定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主要内容:(简答)①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②它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③它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④它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⑤它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说明:复习资料包含了简答、论述和名词解释部分,用黑体字标出的是名词解释,★标出的是简答论述部分相对重要的内容;选择题还需大家多做平时练习。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无为而治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家的以无为而达到有为的一种治国思想。

一、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三、《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是《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做了系统的阐述,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宣言》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第二,《宣言》明确提出了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第三,《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第四,《宣言》强调指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真正的民主。

第五,《宣言》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四、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行为主义政治学在方法论上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即单纯使用现象调查和计量的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性,因而无法认识政治现象的本质。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名词解释:家长制家庭,是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包括一家之长及其晚辈也包括一些奴隶。

公共权力,是指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

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

《政治学概论》一、填空题。

1、“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它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________即城市国家。

(古代城邦)2、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撰写的名著_________,使用了政治概论。

(《政治学》)3、在古代中国,“政治”一词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典籍中就已出现。

(《尚书》、《论语》、《周礼》)4、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统治,政治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的活动,即依据某种道德原则管理社会、治理国家。

(治国平天下)5、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__________。

__________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

(国家政权、国家政权)7、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主要有:洛克的___________、卢梭的__________、孟德斯鸠的___________。

(《政府论》、《社会契约论》、《论法的精神》)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学科,本身就兼具政治学和法学的双重性质。

(宪法学、立法学、行政法学)9、______、______、______三家,在我国社会的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

(儒、道、法)10、由______创立的,_______完善的儒家学派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长期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

(孔丘、孟轲)11、儒家学派的主要典籍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论语》、《孟子》)两书。

12、儒家的政治学说首先是坚持“___________”的政治原则。

其次,儒家学派提出“__________”治国之道,既所谓的“德治”思想。

(为国以礼、为政以德)13、__________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____________一书。

(韩非、《韩非子》)14、法家主张“霸道”和“___________”。

他把慎到的“____”、商鞅的“____”、申不害的“____”融为一体。

(以法治国、势、法、术)15、_____和_____各自坚持“德治”和“法治”以及“王道”和“霸道”两种治国原则。

(.儒家、法家)16、老子和庄子的政治思想则与儒、法两家相反,他们主张采用消极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

实现_____________的理想社会,__________的思想。

(“小国寡民”、“无为而治”)17、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________社会,其代表人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8、________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思想家,其代表作__________中提出了政治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19、亚里士多德的___________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政治学》)20、神学政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神权高于主权,世俗王权必须服从于教权。

(马基雅维利、政治问题、伦理问题)22、布丹在____________一书中,创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权学说。

(《共和六轮》)23、莫尔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和康帕内拉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

(《乌托邦》和《太阳城》)24、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在个人主义基础上提出了近代资产阶级的___________原则,抽象德强调个人自由。

(孔斯坦、边沁\功利主义)26、________________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共产党宣言》)27、恩格斯在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基础上整理和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28、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既______________。

(原始社会)29、原始社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是___________制度和__________组织。

(原始公社、氏族社会)30、恩格斯认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_____________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____________阶段的制约。

(劳动的发展、家庭的发展)31、原始人们之间的联系,是以__________为纽带的。

(血缘关系)32、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______,______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

(群婚、群婚)33、距今5000年左右。

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氏族,先后进入了_________公社时期。

(父系氏族)34、美国古学家摩尔根1877年写成了_____________。

(《古代社会》)35、以氏族为核心,原始公社制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形式。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36、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是以_______和_______的发展为基础的。

(生产、分工)37、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是氏族制度解体和国家产生的社会根源。

(私有制和阶级)38、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则是原始社会________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三)39、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离。

(畜牧业、农业)40、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离。

.(手工业、农业)41、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离。

(商品生产、商品交换)42、在外国,神权说最早发生于古代______的神权政治君子国。

古埃及的法老(既国王)自称是“太阳的儿子”。

巴比伦的汉谟拉比王也自称为“月神的后裔”。

(犹太)43、神权的发达是在_____________。

(中世纪)44、___________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说之大成。

(卢梭)45、卢梭的契约学说用“___________”的观点,否定了“君权神授”的宗教观点,这是对神权论有力打击。

(主权在民)46、国家的_______问题,是国家学说的核心问题。

(本质)47、依据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国家的内部职能可以相对地划分为________职能和_________职能两种。

(政治、社会)48、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即________职能和_______职能。

(内部、外部)49、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历史类型的国家,其本质是____________。

(无产阶级专政)5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职能。

其___________上升为主要职能,表现为组织_____________建设。

而政治职能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建设。

(社会职能、经济与文化、民主与法制)51、它是自行消亡的。

承认不承认____________,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种国家观在国家消亡问题上的一个主要区别。

(无产阶级专政)52、____________作为社会全部剩余产品中的特殊组成部分,成为保持公共权力存在和运作的经济基础。

(赋税)53、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最早是从____________开始的。

(亚里士多德)54、亚里士多德把君主国、贵族国、民主国,分成又有_______国家和________国家之分,_________国家是指为多数人谋福利的国家,________国家是指以谋私利为目的的国家。

(正常、变态、正常、变态)55、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社会经济基础、阶级本质)56、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57、国家历史类型更替规律的具体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其基本方式和途径是_________。

(政治革命)5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59、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

(奴隶制国家)60、奴隶制国家的内部职能,是控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大被压迫群众。

其压迫方式是利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暴力机关、宗教)。

61、东方暴君制国家是通过采用复杂的_______________来管理国家的。

(军事官僚机构)62、希腊的城邦国家——雅典,则采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制,表现为“人民大会”具有很大权力和公职人员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产生的。

(选举、抽签)63、古罗马和斯巴达这样的奴隶制国家采取的是___________。

(贵族制)64、我国从____________时期就打破了“田里不鬻”原则,承认了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战国)65、在封建社会的四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中,真正占支配地位,并且对封建制国家起决定作用的,在中国是________占有制,在西方是________占有制。

(地主、领主)66、宗教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方面,它是一种思想,表现为________、教条;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组织,表现为________。

(教义、教会)67、_____________不仅决定上层建筑的本质,而且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形式。

(经济基础)68、资本主义国家两个发展的阶段通常称为_______资本主义国家和______资本主义国家。

(自由、垄断)69、社会主义国家是___________领导的、以__________为经济基础的国家。

(无产阶级、工农联盟)70、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

(无产阶级专政)71、资本主义国家在实现统治的方式上,一般采取________、_________等民主形式(普选制、议会制)72、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权组织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7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萌芽于_________社会。

(西欧)74、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城市经济在西欧形成。

(市镇)75、城市经济起源于贸易和商品交换的_________。

(集市)76、____________在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THE END
1.民法典时代的法治政府建设转型直到近代西方掀起崇尚理性的启蒙运动,法治政府才开始成为法治乃至政治话语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但在早期形式法治国家中,法治政府建设并不注重自由、正义等实质价值目标。从法治政府形态的历史演进来看,它表现出一种“前法治政府建设观念、规则与模式主导—前理论危机—新理论孕育—新观念、规则与模式主导”的更替式前进、https://www.moj.gov.cn/pub/sfbgw/zwgkztzl/xxxcgcxjpfzsx/fzsxmtgz/20220114fzzfjsld/202302/t20230218_472324.html
2.法律问题政治化什么意思解析 政治是人们围绕特定利益要求,借助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 法律则是特定社会公共权力制定、认可和实施的关于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则和规范. 政治是法律产生和实施的条件和前提, 分析总结。 法律则是特定社会公共权力制定认可和实施的关于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则和规范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33387664866837923&fr=search
3.政治生态的历史演进:从以法治民到依法治权民主政治就是政治权力公共化的政治,其逻辑的必然结果即强调“主权在民”,也就是必须获得民意的认同才能合法地掌控政治权力。“民主决策的权威性,立基于它是由一共同体的多数做出决定的,而此一共同体之所以得以组成,则是由于大多数成员所持有的某些信念所致。”[9](P130)当前,无论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法律http://sass.cn/109000/28543.aspx
4::论宗教宽容的政治化和法律化"[49] 宽容思想的政治化和法律化也不例外,这一事实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人类学的基本原则,即"在某种意义上,一切都是宗教;在某种意义上,一切又都是法律--恰如一切皆为时间和一切都是空间一样。"[50] 但是,宗教宽容的世俗化进程,在西方国家、伊斯兰国家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方国家中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其中近代以来http://iolaw.cssn.cn/zxzp/200707/t20070709_4599924.shtml
5.2023湖南师范大学政治学基醇研大纲已发!1、法律与制度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制度结构制度安排程序 2、法治 3、民主民主的本质民主的发生过程民主的制度形式民主衰退的原因 三、政治意识 (一)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1、政治文化概念 政治文化的内涵统治政治文化与大众政治文化;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73955.html
6.江必新:论处理司法与政治关系的基本准则作为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绝不可以疏离、逃避政治,而应当积极理性地面对政治。但是,我们决不可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突出政治”而推行泛政治化,脱离司法审判搞“空头政治”,强调“政治挂帅”而无视法律规范。事实上,泛政治化、极端政治化的结果最终是悬空政治,使人们厌恶政治、回避政治或对政治阳奉阴违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9/09/id/374617.shtml
7.陈瑞华:“政治问题法律化”的辩护思路我不禁想起北京大学法学院已故的杨敦先教授的名言:“对于政治性案件,我只做一个法制主义者。”杨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多次接受委托或指定,为包括“林江反革命集团案”、鲍彤案等重大敏感案件担任辩护人。不论这些案件涉及哪些方面的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和政治立场,他始终坚持以现行法律为依据,从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6175609
8.政治化溯源对抗疫及国际卫生立法司法合作“非常有害”《政》文指出,从国际法角度看,政治化新冠病毒溯源,不仅没有法律依据,而且可能设立非常危险的先例,对今后的国际卫生立法、司法合作非常有害。 罗章武对记者分析,当前最重要的国际卫生法律文件就是《国际卫生条例2005》(IHR2005)。按照该条例第56条规定,假如国家间发生国际卫生法律争议,主要应和平谈判协商解决;各当事https://m.youth.cn/qwtx/xxl/202108/t20210804_13151840.htm
9.《政治学》笔记(政治学)书评评价:限定政治的范围在政体内部,核心是政府机构,忽视了全球化因素如跨国公司的冲击。这个定义实际上是民族国家时代的残余物。(2)公共事务:更宽泛的定义。涉及到私人与公共,政治与非政治的划分(应与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野一致。市民社会由小单位little platoons组成,目的是实现自身而非更大范围的利益。所以个人能自我管理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61/
10.专家怎么看TikTok起诉美政府?特朗普政府选择了审核程序政治化特朗普政府选择了审核程序政治化 朗瓦特说:“从法律和技术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并不能全面禁止TikTok。但是,他却可以从商业运作的各个方面去干预TikTok,直到一个美版的TikTok取而代之。” 互联网平台TikTok控告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事件在美司法界引起讨论。 24日TikTok正式提起诉讼,控告特朗普政府于8月6日发布的与TikTok及其https://www.yicai.com/news/100747581.html
11.河北大学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0-01 ISBN:9787519784157 02. 作者简介 吕庆明,法学博士,河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大学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北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法理学、立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作为立法专家参与《河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保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http://gjzlfzh.hbu.edu.cn/contents/78/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