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1480,阅读时长大约2.5分钟
导读:许多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现象与侵犯财产权利紧密相连,这也应该是《决定》将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并列同等强调的重要原因。
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防止和纠正一些地方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强调:坚持正确人权观,加强人权执法司法保障,完善事前审查、事中监督、事后纠正等工作机制,完善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强制措施以及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制度,依法查处利用职权徇私枉法、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犯罪行为。
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要素,加强对这两项权利的保护,对增强公民的安全感至关重要。
侵犯这两项权利的表现形式比较明显,包括执法司法机关利用职权徇私枉法、非法拘禁、刑讯逼供,也包括对公民和市场主体随意采取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
举例来说,一些法律界人士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中的一些做法提出了质疑,原因是,在实践中出现了滥用这项强制措施的现象,滋生了刑讯逼供或者变相刑讯逼供。与刑事拘留之后羁押于看守所相比,办案人员具有了更多“可操作空间”,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被“变相用”、“刻意用”的情况下,比较容易产生冤假错案。
而许多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现象与侵犯财产权利紧密相连,这也应该是《决定》将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并列同等强调的重要原因。
这就体现出适当性原则。不适当的查封等行为会对公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企业来说则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如果查封等行为掺杂了地方上的诉求,带来的危害性就会更大。
加强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护,制度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通过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最大限度上避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更能立竿见影。
《决定》指出,要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