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新声·法治是人权最有效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人权最有效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人权法治保障,持续完善人权救济机制,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推动我国人权法治保障工作取得新成就。

立法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基石。人权保障的首要环节在于立法。立法既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法律的过程,又是确立人权保障理念、原则和制度的主要抓手。当前,人权已成为全球瞩目的重大问题,各国纷纷通过立法确认和保障人权。人权作为一项维护人的尊严所必需的权利,不仅被国际法所承认,而且几乎被所有国家的国内法或司法实践所认可。2024年是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写入国家宪法20周年,民法、刑法、行政法、社会法等部门法以宪法为依据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人权保障的内容和措施,初步建立起现代人权保障法律体系。

执法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权保障的重要途径。执法机关通过行使法定职权,将法律规定转化为具体行动,使得人权保障条款得以有效落实。我们既要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管,又要畅通监督渠道鼓励公民、媒体或其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监督。例如,2024年4月26日,国家安全部公布《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个部门规章,就是旨在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进一步保障人权。执法机关应当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公正、文明。

司法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法院通过审理案件、作出裁决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具有权威性和终局性。公正司法是人权保障的基本要求,法院应当加大对人权案件的审理和裁判力度,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获得及时有效救济。2024年是《国家赔偿法》颁布30周年。据统计,全国法院共审理国家赔偿案件31.8万件,其中司法赔偿案件9.9万件,决定赔偿金额75.35亿元,以法治平冤理直,以正义抚慰人心,不断加强对人权的保护。我国不断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司法救济渠道,旨在为公民提供全面、有效、便捷的人权保障路径。

守法是人权保障的公民基础。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也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只有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才能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才能为人权保障提供坚实的公民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正确人权观,广泛开展人权宣传和知识普及,营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良好氛围。”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等方式,可以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使他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同时,公民还应积极参与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的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共同助力中国人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THE END
1.国际人权法的基础联合国多年来,这项承诺已经形成法律,其形式包括条约、国际习惯法、一般性原则、区域协定、和国内法。通过这些法律,人权得到表述和保障。在《国际人权宣言》的鼓舞下,已经产生了80多个国际人权条约和宣言,许许多多区域人权公约,各国的人权法案和宪法条款,它们共同构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面体系,提高和保障人权。 https://www.un.org/zh/about-us/udhr/foundation-of-international-human-rights-law
2.人权保障(精选十篇)第一代人权,要求国家不侵犯人的权利(这是政府的消极义务),并当有关侵权的情况出现时,给权利人以保护或司法救济(这是政府的积极义务)。属于这一代人权的有人身自由、信仰和表达自由及财产权等。 第二代人权,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国家履行积极的责任,以保障公民在实际上能享有权利(这是政府的积极责任)。属于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4ojxo9.html
3.论数据使用保护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数字权利是允许个人访问、使用、创建和发布数字媒体或访问和使用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电信网络的那些人权和法律权利。该概念特别涉及在数字技术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保护和实现现存权利,例如隐私权和表达自由权。一些国家/地区的法律承认互联网访问权。与互联网有关的一些人权已被确定,其中包括言论自由、数据保护、隐私权和https://sciiip.gdufs.edu.cn/info/1026/1674.htm
4.加强法律监督促进人权保障中国检察机关将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加大人权保障力度,维护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l、中国检察机关将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特别是改革和完善检务公开机制,加强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办案过程和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的公开,加强对当事人及其近亲属、辩护人和新闻媒体的公开,形成包括公开时机、内容、对象、方式等内容的公开制度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38433
5.人权发展概况与中国人权的法律保护.ppt人权发展概况与中国人权的法律保护.ppt,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 严永 人权发展概况与中国人权的法律保护 一、人权概念及其历史演变 二、中国当代人权的基本观点 三、中国人权的法律保护 一、人权概念及其历史演变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争取和实现人权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327/158954972.shtm
6.尊重和保障人权7篇(全文)规范警察合理使用枪支是在维护社会安宁与保障人权之间达成平衡的唯一可行路径。尽管法律授予警察使用枪支的权力, 若在无需用枪就能制止犯罪的情形下, 就尽量不使用枪支这样致命性武器, 只有在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情况下, 穷尽其它手段后不足以制止犯罪活动时, 才可用枪。 (2)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up1vd2l.html
7.检察机关在人权司法保障中的作用民主与法制杂志电子版二、检察机关在人权司法保障中肩负特定重要责任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在人权司法保障中肩负特定责任,这既基于检察机关宪法定位,也由于法律在检察机关人权保障方面设计了一系列特定制度,还在于长期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探索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人权专门措施。 http://e.mzyfz.com/mag/paper_50937_26557.html
8.试论劳动法与劳动者的人权保障在人类社会的一定历史阶段,人们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性质与状况决定着人权的性质与状况。人权的实现、保障和发展,只能在法律的调整下,使社会关系不断改善并趋于理性与和谐中才能实现。 (二)人权的本质即人们应当享有的各种利益只能由法律来维护与保障 “人们所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人们所追求的人权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3163400_4958.html
9.人权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具体包括公民权利的宪法人权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具体包括公民权利的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 人权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具体包括公民权利的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其中,权利保障的关键环节是 A : 行政保护 B : 立法保障 C : 宪法保障 D : 司法保障 查看答案和解析https://jixun.iqihang.com/zixun/shiti/2024445754.html
10.范振汝:双人权论中之率性自然与人权保障及制度创新本论文重点探讨了双人权论中之率性而为、自然无为概念对人权及人类创新活动之保障,并以选举制度之创新来说明之。人类创新行为需要不停地有新的创意,以应付及满足不停变动的生活环境和人类欲望。故此,人类必须能率性而为,从心所欲,这就需要个人或团体权利之保障。但是权利规范、制度(法律和道德)之制定,必须依从一地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