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喝酒只三杯魏晋饮酒多行酒令元明清都曾厉行禁酒整治酒桌陋习古人做了许多尝试

“君子饮酒,率真量情,文士儒雅,概有斯致。夫唯市井仆役,以逼为恭敬,以虐为慷慨,以大醉为欢乐,士人而效斯习,必无礼无义不读书者。”这是明代理学家陈龙正写下的话,意思是:劝酒不是文化,而是没文化。

古人早就意识到酒的危害。《说文解字》称:“酒,就(意为靠近)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意思是,酒让人靠近人性善和人性恶。所以古人不劝酒,还创造了很多礼仪,避免酗酒,确保不失态。

君子喝酒只三杯

传说天帝的女儿仪狄造酒,献给大禹。大禹饮后,便疏远仪狄,说:“后代必有因此而亡国者。”

夏因末代帝王夏桀好饮而亡,可取而代之的商朝更好饮。考古可见,商代早期,酿酒便分化为独立作坊。商人已知麦子发芽时,淀粉会被糖化,可制啤酒。商人还发明了曲法,即用酵母菌发酵淀粉后,再放入米饭中制酒。曲法是中国独有的酿酒术,西方直到19世纪末,通过研究中国酒药,才学会这门技术,晚了三千年左右。

商朝君王多好酒,纣因此亡国,所以周朝对饮酒特别警惕。在《诗经》中,涉酒诗共56首,其中16首谈到酒德,核心是“人之齐圣,饮酒温克”,意思是酒后还能控制自己的人,和圣人差不多。

在《诗经·宾之初筵》中,对君子的饮酒量给出明确规定:“三爵不识,矧(音如审,意为况且)敢多又?”意思是只喝三杯,一杯是献(礼仪),一杯是酬(酬通酧,酧酒即祭祀),一杯是酢(音如作,客人用酒回敬主人)。

魏晋饮酒多行酒令

三国时,曹操、刘备、孙权都禁酒。曹操和孔融争辩说:“饮酒丧德,为正世风,所以要禁酒。”可曹操自己在诗中却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魏晋南北朝时,战乱频仍,人们意志消沉、借酒消愁。当时最重要的农书《齐民要术》中,收入8例制曲工艺、40余例酿酒工艺,占全书相当篇幅。

不过,也不乏清醒者。比如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便留下《酒诫》,认为亡国败政“谓非酒祸,祸其安出”。南朝循臣刘元明谈到做官经验时,说:“做县令,但食一升饭而不饮酒,此第一策也。”

魏晋时,北方气温下降,大疫横行,士人阶层多用寒食散防病,但食后浑身燥热,需饮酒“行散”,被称为“以数食宣药势,以饮酒为性命”。

魏晋人饮酒多行酒令取乐,射覆令亦流行。传说汉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少时手掌伸不开,入宫后,汉武帝展开她的手,发现掌中握一钩,后来人们在酒桌上用手握物,让大家猜,输家罚酒。此外,每年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参与“流杯曲水之饮”,也是一种独特的酒令。

唐代酒桌礼仪渐繁琐

唐代饮酒渐普及,酒桌礼仪走向繁琐。

唐初酒桌的上座、下座有明显区分,首座未坐,全桌都需站立。饮酒时,不可乱说话,从首座饮起,全桌轮流喝,即一巡。现代人是一起碰杯一起喝,唐代则是一个个轮流喝。喝之前,先设巡酒官和监酒官,谁不喝完,或酒令落败,就惩罚谁。好在唐代酒局一般只有三巡。三巡过后,自由发挥,可以互相敬酒,也可以自己喝,但敬酒必须“歌以送酒”,可以是清唱,也可以找人伴奏。中唐以后,酒桌上的位置不再那么严格。

在唐代,敬酒时流行“蘸甲”,即用手指伸入杯中,蘸一点酒,再弹出去,以示敬意。

唐代饮酒也不吃菜,每巡完成,会安排游戏,可以投壶,可以行酒令,也可以歌舞。整体看,唐代人饮酒比较节制,组织上也比较严密,尊卑有序。但唐代劝酒的花样更多,许多大诗人也是劝酒高手。

比如李白写过《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称:“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王历阳自称陶渊明粉,李白嘲讽道,你连酒都不喝,真是白去抚琴、种柳、戴头巾了。

宋代酒风开始塌方

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下令:“少年无赖辈相聚蒲博、饮酒者,邻里共捕之。”可赵匡胤本人常喝醉,还玩过“杯酒释兵权”。

宋代酒席的饮酒量多于唐代。唐代仅三巡,宋代称巡为行,民间酒宴“以酒十行为率”,宫廷酒宴也得九行。每一轮,上桌者都需把酒喝干,否则巡酒官会让现场奏乐,催他喝完。

唐代酒分私酿和官酿,官酿出自各衙门,因管理不善,绝大多数品质低劣。宋代王安石变法时,禁止私酿,设官酒库垄断经营。为了盈利,官酒库趁农民根据“青苗法”,春季向政府贷款时,大摆酒宴,甚至派官妓到现场引诱农民。把持不住者,刚拿到手的贷款,买醉便“十费其二三矣”。直到变法失败后,才允许民间酿酒。

王安石本人不喝酒,名臣包拯曾宴请司马光和王安石,举酒相劝,自称从不喝酒,也勉强喝了。王安石不为所动,始终没喝。

宋代饮酒普及,据《东京梦华录》记:“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酒旗)……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宋代文人尤好酒,如石曼卿,发明了各种怪方法:蓬头垢面、光脚、带枷锁饮酒是“囚饮”;用草席裹体、把头伸出来饮酒是“鳖饮”;爬到树上饮酒是“巢饮”;夜间不点灯饮酒是“鬼饮”;一会儿爬到树上,一会儿跳到地下,是“鹤饮”。

如此失态,可见宋代酒风已开始塌方。

元明清禁酒为何不成功

元明清三朝都曾厉行禁酒。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无得种糯,以塞造酒之源。”连糯米都不让种。名将胡大海之子触犯禁酒令,朱元璋不顾胡大海正领军出征,直接杀了其子。可明代宫廷却有酒醋面局,是八大局之一。

清代康雍乾都下过禁酒令,乾隆为节约粮食、体恤农民,禁西北五省(直隶、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酿酒,名臣孙嘉淦上书反对,称高粱不便储存,农民靠酿酒补贴生活,禁令反让他们变穷。乾隆只好大幅度修改了禁令。

历代禁酒不成,因出发点是节约粮食、避免饥荒,从没想过如何提高百姓的精神生活质量,如何解决他们心灵的需要。元明清三朝商品经济发展,个体开始觉醒,急需政策、文化、法律等提升。可三朝都以遏制为主,人们看不到发展方向,只好醉生梦死,沉溺在享受中。据估算,清代晚期70%的国人吸烟,10%的人好酒,1/3青壮年吸毒。太多人被嗜好套牢,失去了上进心,讲体面、重斯文反被视为“装蒜”“拿架子”。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谈判,大臣崎善竟在酒桌上表演起“绝技”——将花生米准确投入英国将军张开的嘴中。如此没轻没重、酒后失态,实在值得反省:酒桌陋习,该彻底改一改了。

THE END
1.酒香浮动探索中国古代喝酒文化的魅力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喝酒文化已深深根植于国民的情感之中。从远古时期开始,人们就以酒作为庆祝、祭祀和社交活动中的重要媒介。这种传统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影响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酒与节庆 在中国,节庆活动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饮酒仪式。春节期间,家庭成员会一起品尝各类美酒,以此来增进亲情和团结https://www.gccthdxv.cn/xing-ye-shu-ju/279148.html
2.古人喝的酒到底多少度?为何古人动不动喝上好几坛,却不会醉呢说起古人饮酒,许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诗人举杯畅饮的豪放场景,甚至有人会疑惑,古人喝酒经常动辄“几坛”,却往往还能谈笑风生,吟诗作对,仿佛“千杯不醉”。 那么,古人喝的酒到底有多烈?他们为何能轻松饮下如此大量的酒而不酩酊大醉?是古人的酒量更胜一筹,还是酒的度数与现代大不相同? 低度酒的主流 在中国古代,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0379055041544738/
3.古人喜欢饮酒古人喝的酒是破还是白酒对古人喝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人喝的酒,是啤酒还是白酒? 古人好饮酒,那些现今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有酒出现数的那是不胜数。但是,和今人喝完酒后荤七素八地没个人样相比,古代的人们喝酒后倒是特别有诗情画意,酒酌三杯,立马才思涌现。像书圣王羲之,就是在喝醉以后,写出https://www.qulishi.com/article/202206/625439.html
4.古人喝酒古人喝酒 中国人喝了几千年的酒了。那会儿人们喝酒喜欢在露天,不在露天,也只是在四合皆空的亭子里,或在河边的船上。很随意,喝酒的规矩都是后来异化出来的。你看白居易送客:“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氏虽被贬但还做着“九江郡司马”,是个副市长的职务。他在平民百姓级别的船上酒家饯行,这才https://www.lifeweek.com.cn/2007/0123/17711.shtml
5.古人喝酒尽兴的诗句喝酒,读音(he jiu )动宾短语,是一种行为。同:饮酒 、吃酒埋酒。那么,知道有哪些诗句是古人喝酒尽兴的吗?下面是小编带来古人喝酒尽兴的诗句内容,欢迎阅读! 古人喝酒尽兴的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http://mwenxue.xuexila.com/shiju/qita/21421.html
6.古代喝酒古代喝酒图片古代喝酒图片素材大全摄图网汇聚古代喝酒图片大全:古代喝酒图片素材、古代喝酒高清图片、古代喝酒背景图片等。你可以找古代喝酒图片设计灵感、古代喝酒图片摄影创意,我们欢迎您下载古代喝酒vrf正版授权图片,商用无压力https://699pic.com/image/443539.html
7.古人喝酒的十重境界古人喝酒的十重境界: 第一重:小酌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唐. 白居易。 第二重:微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宋. 苏轼。 第三重:浅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唐. 李白。 第四重:沉醉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4989057_1088709707.html
8.分享古人喝酒的十重境界古人喝酒的十重境界: 第一重:小酌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 第二重:微醺 拚却日高呼不起,灯半天,酒微醺!——宋.辛弃疾 第三重:浅醉 九环保袋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宋.陆游 第四重:沉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https://www.meipian.cn/4slxt8tb
9.古人用爵喝酒到底应该喝哪头?00:00 00:00 打开北京时间App,看超清视频 古人用爵喝酒到底应该喝哪头? 这里是北京 2024-03-19 13:18 +关注 古人用爵喝酒到底应该喝哪头? 浏览1756 推好文,得时间币https://m.btime.com/item/router?gid=44dm0djpoq088iaj4es2rqtv3pu
10.古人喝的是什么酒?古人喝的酒主要是黄酒,大家耳熟能详的如女儿红、状元红、剑南春,这些都是黄酒,也就十几度,比啤酒度数略高。而古人喝酒用的碗也不是我们想像的白瓷大碗。古人喝酒多用盏,它比碗小、比碗浅而又比味碟大,外形像漏斗。之所以用盏,是因为古代都用坛子装酒,坛子口大,往盏子倒酒不易洒。 https://www.jianshu.com/p/b618b5df5f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