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喝酒这件小事看起来既美好愉快又风雅,一直是作为饮酒人深思的问题。
但在古人的饮酒记事中,我们发现“应该和什么人一同饮酒?应该在什么地方饮酒?应该在什么时候饮酒?应该怎么饮酒才更有趣?……”等等关于酒局气氛的话题,早就有了全方位的总结,答案就在明代画家吴彬撰写的《酒政六则》一文中。
一、应该和什么人一同饮酒?
明代画家吴彬将这个命题称为“饮人”,他总结道:高雅、豪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可儿。
与高雅的人共饮,高谈阔论。与豪侠、真率共饮,酣畅淋漓。与忘机、知己、故交共饮,倾诉衷肠。与玉人、可儿共饮,那就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酒逢知己千杯少。
二、应该在什么地方饮酒?
明代画家吴彬将这个命题称为“饮地”,他举例说:花下、竹林、高阁、画舫、幽馆、曲涧、平畴、荷亭。
花前月下、竹林高阁,画舫幽馆、曲院风荷,最好是名山大川、河滨峰巅、平芜青山。
中国浩瀚的诗词中早已描述过,最俱风雅的饮酒之地莫过于:竹林七贤饮酒之地“竹林”;王羲之曲水通觞的“兰亭”;金谷二十四友聚会的“金谷园”;王弘结识陶渊明请酒的“庐山半道”;白乐天、苏东坡醉过的“西湖”;欧阳修的“醉翁亭”齐名了。
这些场所,对今人饮酒聚会来说,已经难以企及了,但饮酒之地最主要的还是心境,只要有一颗畅然乐观的心,哪怕自己一人独酌,也能似身游春亭,身卧夏郊,荡漾秋湖,游吟月夜。
三、应该在什么时候饮酒?
明代画家吴彬将这个命题称为“饮候”,他挑了几个时候:春郊、花时、清秋、新绿、雨霁、积雪、新月、晚凉。
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饮酒好时节。饮酒的时令也是至关重要,春日花下饮酒,冬天雪落饮酒。冷落清秋节,雨霁云明时,积雪消融、新月初挂。满眼风光尽收眼底,需得美酒才能不浪费这良辰美景。
四、应该怎么饮酒才更有趣?
明代画家吴彬将这个命题称为“饮趣”,他提出了几种方式:清谈、妙令、联吟、焚香、传花、度曲、返棹、围炉。
掷骰、抽签、划拳、击鼓传花等,容易形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或者类似《红楼梦》中描写的妙趣横生的行酒令。或冬日的围炉夜话,或焚香对诗。最让人赞叹的,莫过于之前上了热搜的,李子柒还原的曲水流觞桌。
“室内流觞曲水,亲友围坐一圈,在盘中放置酒杯,随流水而下,停在谁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或吟诗一首。”
冬日小雪暖手炉,温酒赏诗又一年。一杯佳酿,不仅是饮酒情趣的诠释,更凝结了中国人的风雅与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