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生物群落的知识点介绍

种群和生物群落是生物学习的重要的知识点,在复习的阶段学生需要复习,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关于种群和生物群落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3、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4、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7、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群落的总和。

8、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9、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就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如森林群落、湖泊群落垂直结构。

10、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段现象,就是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如:林地中的植物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成不同小群落的现象。

种群和生物群落常见知识点

1、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2、种群密度的测定:对于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

3、种群密度的特点:①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②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4、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下降。;出生率与死亡率大体相等,则种群密度不会有大的变动。

6、性别比例有三种类型:(1)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如黑猩猩、猩猩等。(2)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羊等。有些野生动物在繁殖时期也是雌多于雄,如象海豹。(3)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白蚁等。

7、种群数量的变化:①影响因素:a、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和传染病。B、人为因素:人类活动。②变化类型:增长、下降、稳定和波动。③两种增长曲线:a、“J”型增长特点: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条件:理想条件。b、“S”型增长特点:级种群密度增加→增长率下降→最大值(K)稳定;条件:自然条件(有限条件)。④研究意义:防治害虫,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8、预测未来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看年龄组成。而出生率和死亡率则显示近期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1.什么是种群理解时应注意哪些关键词

答案: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理解时应注意“同地”“同种”。

2.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数量可称为种群密度吗

答案:不可以,因不是同一种鱼。

3.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种群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种群内的个体数)的变化规律。其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4.什么是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取样调查法。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物种、不同环境中的同一物种。

5.某地区人口出生率增加了,此地区的人口总数是否一定增加

答案:不一定,还要考虑死亡率,增长率等于出生率-死亡率。

6.重男轻女、择男而生、择男而养在人口种群中会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将带来男多女少,致使性别比例的失调。

7.种群因年龄组成不同,而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对一种群而言,是否会始终保持某种类型

答案:不会,因为在种群发展的过程中,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致使种群的类型发生改变。

8.种群数量的调节形式有哪些

答案:食物、生殖力、抑制物的分泌、疾病及寄生物的影响、物理因素等。

9.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其增长率有何特点

答案:形成条件是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往往会连续增长。其增长率恒定不变,无K值。

10.“S”型曲线的形成条件是怎样的其增长率特点是什么有人说“‘S’型曲线是因环境条件有限而由‘J’型曲线转变而来”,此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S”型曲线是在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形成的。种群增长率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有K值。不正确,原因是前者的增长率在不断改变,后者的增长率不改变。

11.在一个池塘当中生长的鱼群的数量变化有何规律规律何时捕捞,可获得较大的收益

答案:在一个池塘中生长的鱼群数量变化呈“S”型曲线。种群增长速度(斜率)是先增加后减少的,速度在减小时,就表明该生存下来的鱼没有生存下来,这就是一种浪费,而在“S”型曲线的中点附近(相当于K/2),若在此时大量捕捞可获得最好的效益。

12.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何在举例说明。

答案: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在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害虫的防治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例如,依据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合理确定鱼类的捕捞量,依据蝗虫的发生规律采取针对性地预防措施等。

13.何谓生物群落理解种群时应注意的关键词是什么

答案: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应注意“一定区域”“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各种生物的总和”。

14.校园中的全部花草树木可以看成一个种群或生物群落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因为校园中的全部花草树木不是一个物种组成的,而是多个物种组成的,所以不可以看成一个种群;校园中的全部花草树木没有包括校园中的全部生物,因为校园中还有很多种动物和微生物,所以也不可以看成是一个生物群落。

15.何谓生物群落的结构如何构成

答案:在生物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而使群落具有的特有定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6.什么是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同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几乎分布了由热带到寒带的不同植物,这种现象反映的是垂直结构不是水平结构

答案: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的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或同一种群密度不同的现象。同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几乎分布了由热带到寒带的不同植物,这种现象反映的是水平结构。

17.群落的垂直结构有何意义

答案:可使生物占据不同的空间,有利于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18.一块农田中的小麦,长得像用裁的一样整齐。因此说这块麦田没有垂直结构对吗为什么

答案:不对。因为农田中除了小麦外,还有其他生物存在,它们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所以具有垂直结构。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染色体组的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文科生了解)

染色体组特点: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染色体组:一般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

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如.人果,蝇,玉米.绝大部分的动物和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2多倍体育种

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如:马铃薯含四个染色体组叫四倍体,普通小麦含六个染色体组叫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6n,42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3n,21条染色体。

a、成因: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在染色体已经复制后,由于外界条件的剧变,使细胞分裂停止,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当细胞有丝分裂进行到后期时破坏纺锤体,细胞就可以不经过末期而返回间期,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b、特点:营养物质的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c、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常用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的作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实例:三倍体无籽西瓜(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四倍体西瓜;用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的西瓜种子。三倍体西瓜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八倍体小黑麦。

3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一倍体。

形成原因:由生殖细胞不经过受精作用直接发育而成。例如,蜜蜂中的雄蜂是单倍体动物;玉米的花粉粒直接发育的植株是单倍体植物。

特点:生长发育弱,高度不孕。单倍体在育种工作上的应用常用方法:花药离体培养法。意义:大大缩短育种年龄。

单倍体植株获得方法:花药离休培养。

单倍体育种的意义: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只需二年)。

单倍体的优点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速度快,单倍体植株染色体人工加倍后,即为纯合二倍体,后代不再分离,很快成为稳定的新品种,所培育的种子为绝对纯种。

4单倍体与多倍体问题

(1)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吗单倍体一定是一倍体吗(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是一倍体。)

(2)二倍体物种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对,因为在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3)如果是四倍体、六倍体物种形成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就含有两个或三个染色体组,我们可以称它为二倍体或三倍体,这种说法对吗(答:不对,尽管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或三个染色体组,但因为是正常的体细胞的配子所形成的物种,因此,只能称为单倍体。)

①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②而由配子直接发育来的,不管含有几个染色组,都只能叫单倍体。

(4)单倍体中可以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但也可以有多个染色体组,对吗

(答:对,如果本物种是二倍体,则其配子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果本物种是四倍体,则其配子所形成的单倍体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THE END
1.科学网—生态环境领域Meta分析案例步骤文献偏倚与抽样检验Meta分析(Meta Analysis)是当今比较流行的综合具有同一主题的多个独立研究的统计学方法,是较高一级逻辑形式上的定量文献综述。20世纪90年代后,Meta分析被引入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并得到高度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生态系统对CO2浓度升高、全球变暖、O3浓度升高等的响应,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方面的应用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559456&do=blog&id=1462791
2.群落的结构公开课(通用11篇)通过上节的学习咱们知道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的数量动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年龄 组成、性别比例等。那么种群水平研究哪些问题? 三:探究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教师:结合课本P71研究群落图表 设问:(1)个体、种群、群落的相互联系? (2)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和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有什么不同?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hfrwp73.html
3.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是课标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要把该探究活动上成一节验证或简单的重复实验。 二、教材分析 第3节《群落的结构》包括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100222193004_185125.html
4.1TheTheoryofEcologicalCommunities四、 在考虑子群落的时候,其他的生物关系则被视为“环境”的一部分,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五、 种群生态学的四因子理论可以很好的应用到水平群落上,但是其他的研究问题也可以扩展,只是适用性会降低。 1. 水平群落是经典的研究对象,结果很多,处理起来也更容易。 https://www.jianshu.com/p/1747e1be1302
5.高中生物教材知识点大归纳,始于教材,归于教材!22. 种群是一个系统,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的数量动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23.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24. 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群落的丰富度、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EE03BI90528OE32.html
6.斜管虫研究进展寄生虫病3 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报道的有关斜管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预防与防治方面,对其分类、繁殖生物学、系统发育及种群水平与生活方式研究较少。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3.1 细胞分子水平 宋微波[25]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对钩刺斜管虫的口纤毛器及细胞发生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跟踪试验,澄清了后仔虫口器发生以及体纤毛器起源上的http://www.yc6318.cn/xqwz/aritcle19403.html
7.一文读懂聚类分析:K哈喽!我是Harry~,目前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数学学院和美国布朗大学生物统计系从事应用统计研究。 今天带来一篇关于聚类分析的深度文章:从经典的K-means到密度聚类(DBSCAN),再到近几年火热的谱聚类(SpectralClustering),手把手带你理解这些方法的理论、实现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M2NDUxOQ==&mid=2652598558&idx=1&sn=a0a134b952982cfd7e8001bc5c883523&chksm=8b7d6c16bc0ae50088f979726ec5eeae4393cb79b358fcb3ad8a5a7eaae6fda7a2b22888fec6&scene=27
8.“群落的演替”一节的教学设计14篇(全文)结合课本P71研究群落图表,引导学生思考在群落水平上研究哪些问题?并与种群水平上研究问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 (2)群落的空间结构 结合课本P74—75图4—11、12、13,引导学生读图思考:①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各有什么特点?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③这些结构有什么意义?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x5ocmkk.html
9.百年教育职业培训中心环境生态学章节资料考试资料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 5、【单选题】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有机个体 6、【单选题】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圈 B、群落 C、种群 D、景观单元 7、【单选题】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全球陆地 B、全球海洋 https://bnjyedu.cn/pc/news_xx-4801-.html
10.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学生物试题(解析版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 PAGE 3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学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题号下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7421467.html
11.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生物学试题(含答案D、对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的研究是分子水平的研究,能为研究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D正确。 故选C。 36.B 【分析】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就A、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该果蝇种群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其中A基因的数量是2×20+50=90个,所以该果蝇种群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28/8103033006006032.shtm
12.浅谈白蚁防治工作中的困局及其策略深圳市病媒生物防制协会3.4 提高自身的研发创新水平 科技创新不但包括技术方面及化学药剂的研究方面,还有防治方法的创新和防治体系的建立,从具体事例上分析,加强防治中的创新和防治体系的创新,比药品和设备的创新更重要。 综上所述,在面对白蚁防治中一个难题的时候,需要在实际过程中不断总结,克服困难,根据当前形势,找出具体的可行对策,提高白https://www.szpca.cn/node/187
13.新闻浏览滑坡物理模拟试验作为研究滑坡运动过程及其机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国内外滑坡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力学所研发的大型滑坡物理模拟试验系统配备了降雨智能控制模块、垂向堆载自动控制模块、坡度抬升与水平推力控制模块、三维激光扫描模块、应力控制采集模块等自动化控制装置。系统垂向与水平力荷载为0-200kN,降雨量精度优于https://www.qhsddj.cn/viewarticle?articleId=302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