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般”与“一般般”ABriefAnalysisof“Yiban”and“Yibanban”

收稿日期:2021年3月19日;录用日期:2021年7月7日;发布日期:2021年7月16日

摘要

现代汉语形容词“一般”表示普通、通常、总体上的意思,我们在口语中也经常说“一般般”来表达一种谦虚或者更低的评价。我们拟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分析现代汉语形容词“一般”和“一般般”的区别,归纳总结出“一般般”的具体用法。“一般般”在句法上可用作谓语、补语,极个别可作宾语,通常不可与副词共现;语义上较“一般”发生了语义磨损,主观性更强,表示更加消极的评价;语用上可表示应答、敷衍或者承接上文,对语境的依赖性更强。

关键词

“一般”,“一般般”,对比分析

ABriefAnalysisof“Yiban”and“Yibanban”

ZuochengWu

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

Received:Mar.19th,2021;accepted:Jul.7th,2021;published:Jul.16th,2021

ABSTRACT

ThemodernChineseadjective“Yiban”meansordinary,usual,andoverall.Weoftensay“Yibanban”inspokenlanguagetoexpressamodestorlowerevaluation.Thisarticleintendstoanalyzethedifferencebetweenthe“Yiban”and“Yibanban”adjectivesinmodernChinesefromthethreeplanesofsyntax,semanticsandpragmatics,andsummarizethespecificusageof“Yibanban”.“Yibanban”canbeusedasapredicateandcomplementsyntactically,andveryfewcanbeusedasanobject,usuallynotco-occurringwithadverbs;semantically,itismoresubjectivethan“Yiban”,anditismoresubjective,indicatingamorenegativeevaluation;itcanmeananswering,perfunctoryorinheritingtheabove,anditismoredependentonthecontext.

Keywords:“Yiban”,“Yibanban”,ComparativeAnalysis

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4.0).

1.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一般”的解释是:①一样,同样。②数量词。一种。③普通,通常[1]。

《现代汉语八百词》将它的意义与功能总结为:

(形)1.一样;同样。

a)修饰少数积极意义的单音节形容词。

b)名/动+一般。整个短语修饰名词或动词。

c)像(如同)……一般。

2.普通;通常(跟“特殊”相对)。

a)修饰名词。

b)作谓语。

c)修饰动词。有时加“地”[2]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最常用来表示普通、通常、总体上。例如:

(1)治疗冻疮以往多采用外用药物及保暖等辅助治疗,比较麻烦且疗效一般。(科技文献)

(2)做到一般单位随机查、收支大户按查、专项资金跟踪查、有反映单位重点查。(科技文献)

(3)因为,一般地说,条件好的地区,早已扫除了。(《福建日报》)

口语当中,我们也经常说“一般般”表示普通的、少有特出之处的人或事物,也可以表示一种谦虚或者更低的评价,例如:

(4)比赛结束后,罗雪娟对记者表示,今天她的表现一般般,赛前她并没有想夺取冠军的事情,只是想能够打破亚洲纪录就行了。(新华社2001年7月新闻报道)

(5)不过,朱启南毕竟还年轻,他平时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玩电脑游戏,虽然他自己总是说“玩得一般般,在游戏里总是扮演那个挨打的角色”,但是他的队友、与他同住一屋的李杰告诉记者,他是一个游戏高手。(新华社2004年8月新闻报道)

在历时发展过程中,“一般”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临时短语凝固成形容词;第二阶段是由形容词虚化为比况助词[3]。陈勇(2017)做了详尽的考察和分析,他认为形容词“一般2”实际是数量短语“一般1”词汇化的结果;表“普通、通常”的“一般3”又是“一般2”抽象化并进一步引申的结果;比况助词“一般4”则是形容词“一般2”虚化的结果,而“一般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逐渐脱落“一”并衍生出了比况助词“般”[4]。那么,针对形容词“一般般”与“一般”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有什么差别,本文拟通过对形容词“一般”与“一般般”的对比分析,归纳出“一般般”的句法特点和用法。

2.形容词“一般”与“一般般”的对比分析

现代汉语中表示“普通、通常”的形容词“一般”在语义上跟现在我们口语中常用来指属于普通的、少有特出之处的人或事物的“一般般”最为接近,我们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一般”与“一般般”二者在句法上都最常用作谓语,在语义上都可以表达事物具有普通或平庸的特点。具体的不同之处如下:

2.1.句法方面

2.1.1.句法功能和位置

现代汉语形容词“一般”是由数词性语素“一”+量词性语素“般”组成的偏正数量短语经过词汇化而来的谓词性词语,在句法上可作谓语、定语和补语。例如:

(6)这两种药单吃效果一般!(微博)

(7)物流行业的一般员工成才率高达89.68%,在全行业中最高。(《文汇报》2005)

例句(6)是一句主谓谓语句,“效果一般”是整个句子的谓语,“一般”位于句末充当主谓结构中的谓语。例(7)“一般”作定语修饰后面的“员工”。“一般”还可以作补语,自由度相对较低,大部分伴随补语标记“得”出现。例如:

(8)刚从上海到丹麦的时候,她的英语讲得一般,勉强可以应付。(《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

(9)我们勇士也会表现得一般。(《人民日报》1953)

个别例句中“一般”也偶可充当状语或宾语,例如:

(10)沙尘暴天气一般发生在4月份到5月上旬。(《文汇报》2020)

(11)后来发过来的样板我穿了,觉得一般,不太舒服。(微博)

例句(10)“一般”修饰动词“发生”,表示一种普遍的情况。例句(11)中的“觉得”是一个感官动词,“得”字并不是补语标记,“一般”在句末充当动词“觉得”的宾语。

形容词“一般般”在句法上主要充当谓语,例如:

(12)味道不错的,可能包装不吸引人;包装精美的,味道却又一般般。(人民日报2016年05月13日)

(13)罗雪娟的教练张亚东说,自西班牙世锦赛归来后,罗雪娟一直在进行调整性训练,今天的成绩只是一般般。(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08月27日)

(14)“白先生,您的汉语如此之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首先向白乐桑先生好奇地问道。他摆了摆手说:“一般般,不过,我知道我汉语四声是比较准的。”(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07月26日)

(15)频繁地排练,频繁地演出,收入也一般般,大伙的心态却很好,因为都知道这是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为自己奋斗。(人民日报2000年07月07日)

以上四例中,“一般般”作谓语通常出现在句子或者小句的末尾,也可以单独使用来回应问题。在口语中我们也可以说“表现得一般般”或者“我觉得一般般”,此类个例中的“一般般”在句法上可作补语和宾语。

Table1.Syntacticfunctiondifferences

在句法位置上,“一般”和“一般般”都可以单独成句用以回应问题,“一般”在句中的位置更加灵活,而“一般般”通常只出现在句子和小句的末尾。

2.1.2.与副词的共现情况[5]

(一)与程度副词共现

形容词“一般”在语义上本身没有量含义,因此可以与“很、太、更、挺、非常、十分、特别、相当”等程度副词共现。语义上表达一种更低的评价,例如:

(16)从商业电影的角度来说很一般,但对曾经骑过滇藏的我来说,眼眶湿了好几次。(微博)

(17)弄堂深处有个肥硕的女人,相貌极一般。(《福建日报》1992)

(18)好看,但味道相当一般。(微博)

例(16)~(18)中,程度副词“很、极、相当”修饰“一般”,强调电影、相貌和味道的普通程度,没有出彩、特色的地方,表达说话人一种主观否定的态度。

“一般般”通常不跟程度副词共现。“一般般”在语义上比“一般”更加消极、随意,相较于“一般”在表示平庸和普通的含义上存在量的差别。因此我们不会说“很一般般、更一般般”等。

(二)与“不”连用

表示普通、通常的形容词“一般”可以与“不”连用,形成否定形式“不一般”,例如:

(19)秦可卯梦中托嘱王熙风一节,可见二人之关系很不一般。(科技文献)

(20)学校的部门领导也是档案公关的重要公众,他们档案意识的强或弱,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特别是校办主任的作用更是不一般。(科技文献)

(21)别看“交流”二字用得平常,其实内涵却不一般。(同上)

以上三例中,“不一般”强调不普通,带有肯定、赞扬有突出之处的语义。例(19)中“不一般”表示二人关系不普通,非常亲密,“不一般”也还可以与程度副词共现。例(20)“不一般”强调校办主任作用的重要性,例(21)“不一般”强调“交流”一词用词的内涵丰富。

形容词“一般般”不会与“不”共现,我们不会说“不一般般”。“一般”是中性词,而上文已经提及“一般般”在语义上更加消极,可以用于表达一种自谦的说法或者是更低的评价,而不能通过“不”的否定来表述正面的、肯定的评价。

(三)与范围副词“都”共现

“一般”和“一般般”都可以与范围副词“都”共现。例如:

(22)第一次弄,感觉色香味都一般!(微博)

(23)近期陆续有中报披露,确实有一批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明显,其中包括中原油气等,但公布中报后,二级市场表现都一般。(《都市快报》2003)

(24)读书时我日常测试成绩很差,连最擅长的数理化都一般般。(微博)

(25)热巧克力真的好喝!其他就都一般般了。

范围副词“都”修饰“一般”和“一般般”表示两种或几种对象之间存在普通的共性。如例(22)表示菜色香味都普普通通,(23)表示市场上公司都没有优秀的业绩表现,例(24)表示最擅长的数理化成绩不是很差,但也不算优秀。例(25)表示除了热巧克力以外其他的菜品味道不出彩。

Table2.Co-occurrence

2.2.语义特征

通过对语料的解读我们已经发现“一般”的语义色彩偏弱,偏向于中性词,而“一般般”的程度更深,语义更消极。除此之外,“一般般”显露出一种低于心理预期的评价。例如上例(13)教练对于罗雪娟今天的训练成绩评价其实是比平常优秀的状态要更差。例(24)中的强调最擅长的数理化成绩也“一般般”,流露出低于说话人心理预期的失落感。所以“一般般”一词主观性更强,在具体语境中往往被赋予了说话人的主观情感。相比之下,“一般”更常用以表述客观事实,表明事物确实具备普通和平庸的特点,用以进行一种客观的评价。例如:

(26)人们一般是不愿意打官司的。一年官司十年愁,经济仲裁工作的吸引力在于调解纠纷,这样可以使发生合同纠纷的当事人之间不撕破脸。(《人民日报》1986)

(27)如华北一般棉田土壤本极缺乏氮素,再加上圈肥数量近年比战前减少,土中有机物更显缺乏。(《人民日报》1949)

(28)境外研学旅行一般以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为主体。(《人民日报》2014)

上例(26)~(28)中“一般”都在评述一种普遍的情况,人们不愿打官司、华北土壤缺乏氮元素、研学旅行的对象以四年级以上小学生为主体这些都是客观普遍的情况。

Table3.Semanticfeature

根据两者的语义特征的差异,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说的“一般般”相较于“一般”发生了语义磨损。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说明:“表示高度的词语,很、高、太,使用久了也会失去锋芒,不再表示那么高的程度。”提出了程度磨损。随着语言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变化,词语使用时的意义和词典义相比程度的弱化[6]。“一般般”和“一般”的基本语义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只是在于程度上的深浅。“一般”本身的语义表示的是一种客观评价,但随着人们口语中越来越常用“一般般”,其表达上的主观性更加凸显,常用以形容一种更消极的评价。

2.3.语用效果

首先,“一般”和“一般般”都可以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具有承接上文的功能。比如:

(29)你觉得这家餐厅怎么样?“一般般吧”

(30)这次考试你考得怎么样?“一般”

(31)这次考试你考的真好!“一般般啦”

这几例中“一般”和“一般般”都是承接上文话题做出回应。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语境中,它们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例句(29)中的“一般般吧”既表达出了对餐厅的中庸评价,也没有过多的具体回应,带有说话人的敷衍语气。例句(30)“一般”表示成绩处于普普通通的正常水平。例句(31)中“一般般”则是本身成绩很优秀受到别人的夸奖时的一种谦虚的说法。

其次,“一般”多用于书面语中使行文更加严谨,意义更加明确。“一般般”多用于口语当中,表达更加随意,对语境的依赖性更强。

“一般般”依托于上下句的语境,意义更加灵活,比如:

(31)今天过的真的一般般,宿舍也吵架了,和你也发生矛盾了。(微博)

这句话表明说话人今天过得不顺心,甚至低于“一般般”普通、平庸的含义,表达一种否定,表示今天过得不好。

总而言之,“一般”和“一般般”都可以承接上文话题,单独使用来做出回答。在表达功能上,“一般”偏向正式,在正式语体中可以使语篇表达更加严谨、逻辑清晰。而“一般般”更加随意和灵活,既可以表示客观情况的普通、无特色,依托上下语境还可以表达说话人敷衍或者否定的态度。语体色彩上,“一般”可用于书面语,但“一般般”表示普通、通常的含义只用于口语和非正式语体中。

3.结语

通过对“一般”和“一般般”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句法层面,“一般”可作谓语、定语、补语,个别可作状语,极个别作宾语。“一般般”可作谓语和补语,不能充当定语或状语,极个别作宾语。“一般”在句中位置灵活,可出现于句首、句中或句末。“一般般”只出现在句子及小句末尾。“一般”可以与程度副词、范围副词“都”共现,前面可加“不”;“一般般”不与程度副词和“不”共现,可以与范围副词“都”共现。在语义层面,“一般”表示普通的含义程度较浅,“一般般”的语义更加消极,“一般”的语义特点总结为【+普通、平庸】【+程度浅】【+客观评述】【心理预期】;“一般般”的语义特点归纳为【+普通、平庸】【+程度深】【+消极评价】【+心理预期】。在语用层面,二者都可承接上文话题。“一般”多用于书面语,表达更严谨;“一般般”多用于口语,依托于语境可表达说话人的敷衍或否定态度,语气更加随意。

THE END
1.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名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学习要点:掌握句法结构分析中运用语义关系、语义指向、语义特征三种语义分析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分析法解释一些常见的语言现象。 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统一体。对句法结构不仅要做形式分析,如句法层次分析、句法关系分析、以及句型分析等,还要做种种语义分析。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主要指语义关系、语义指向、语义https://blog.csdn.net/u010920224/article/details/42506503/
2.语法语义语用的区别爱夏恋语汉语的语序对语义的制约性很强,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着较复杂的语义关系,在许多情况下仅对语法形式进行句法结构分析是解释不了句子的内部规律的。教学实践表明,让外国学生按照教材上所展示的句法结构模式去造句,他们有时会造出许多符合句法但不合情理也不能使用的句子来,究其原因,正是错在句子语义搭配和语用选择上。https://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77bb617f01015ad1.html
3.8.21(三)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作定语时后面要用“的”。能这样用的数词限于“一”。 四、数量词的句法语用功能 汉语的名词的所指和在实际语言环境里存在的事物之间关系很复杂。比如“一+量词”,如“一个”、“一本”等等,有时在句子中的主要作用并不是表示准确的数量,而有的名词前没有数量词,但其表示数目可能恰https://www.douban.com/note/635514951/
4.中文语义依存分析—通往中文语义理解的一条蹊径机器之心在对中文语义依存分析的探索中,我们首先尝试了用树结构融合依存结构和语义关系。 依存句法分析示例 在汉语语言学领域,语义的表示体系有很多,相对应的存在不同的语义表示语料库。 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于2011年推出了BH-SDP-v1(BLCU and HIT SDP)语义依存表示体系,该体系以HowNet的语义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1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