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饺子是由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为了帮助穷苦百姓治疗冻伤的耳朵,张仲景用羊肉和驱寒药材裹到面皮中包成耳朵状,做成饺子给百姓吃。
冬至吃饺子成为习俗,一是不忘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二是希望平安过冬,不冻耳朵。
2.汤圆
南方的汤圆,在北方被称为元宵。它俩都是糯米外皮做的团子,只不过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但是不论汤圆还是元宵,都有着团圆、圆满的吉祥寓意。
3.腊八粥
正宗的腊八粥是由“谷类、豆类、果仁类、药材类、果蔬类”这5种食材组合而成。中国人喝腊八粥的习俗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寒冬腊月里喝一碗腊八粥,除了御寒保暖,也期盼来年万事“粥”全。
4.腊肉
腊肉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代没有冰箱,为了储存肉类,人们会用盐腌制,然后晒干或烟熏,从而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道美食。
南方地区每到寒冬腊月,家家户户杀猪、腌制腊肉。
5.腊肠
腊肠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江南一带。每年春节前,人们将肉切成小块,灌进猪小肠里,挂在阴凉通风处,现吃现取。在中国,几乎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香肠制作方式和口味。
6.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老北京传统小吃,起源于宋朝,常见于冬季街头。将山楂等果子串在竹签上,裹上晶莹透明的麦芽糖稀,好看又好吃,特别受小朋友喜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