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麻六记的配料表这么长?酸辣粉食品

当代人从“吃饱”转向“吃好”的一个标准:看配料表。

从配料表判断食品是否健康安全营养,甚至很多人倾向于“配料表越简单越好”。

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表示,自己很爱吃麻六记酸辣粉,但发现它的配料表密密麻麻写了十几行,感觉“吃了一本作文的配料表”。

麻六记配料表|图源:小红书截图

我们找来了其他品牌的酸辣粉做对比,发现相比之下,麻六记的配料表是要长出不少。

嗨吃家酸辣粉配料表|图源:美团买菜截图

为什么麻六记酸辣粉的配料表这么长?配料表长,一定意味着不健康吗?

长长的配料表

在消费行业,形容食品配料表“干净”程度有一个专门的词:清洁标签。一般来说,使用了清洁标签的产品,意味着配料表简短、干净,没有“不受欢迎”或者“不被信任”的成分,如食品添加剂和人工色素。

不过,“清洁标签”只是一个消费行业词汇,何谓清洁,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大部分时候,还得靠消费者自己判断。

但是,有些食物,无论如何努力,配料表都很难做到非常“干净”。

有不少专家就曾指出,所谓配料表简短的食物,大多是商品本身就无需太多加工,比如坚果、蔬菜干、牛奶等。不同的产品为了达到不同的口感等需求,需要不同的配料,不能完全从配料表长短来断定食物健康与否。

即食酸辣粉显然属于难以极简配料表的食物之一。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理事刘少伟表示,如果非要说酸辣粉里有什么是必不可少的,那可能就是粉、醋、辣椒、盐,再极端一点,只保留粉也行,但这样肯定口感会欠缺很多,“要在食物的健康和风味之间寻找平衡”。

实际上,观察一下各品牌酸辣粉的配料表就会发现,其配料表里“占地面积”较大的,就主要是包括酱包、汤包等在内的调味料部分,它们为酸辣粉提供了丰富的口感。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后简称《标签通则》),所有预包装食品(比如即食酸辣粉),都应标示配料表。具体来说,如果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中已经规定了某食品的一个或几个名称时,应选用其中的一个或等效的名称,如果没有上述规定的名称,应使用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

一个需要注意的情况是,如果某种配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配料构成的复合配料(不包括复合食品添加剂),那应当在配料表中先标示复合配料的名称,随后将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在括号内按加入量从高到低标示。

可以看到,在麻六记的配料表中,有很多复合配料后面就带了括号,括号中的内容甚至能写两三行,比如甜面酱;甚至有的配料是括号里有括号,比如大骨浓汤。这也是为什么麻六记酸辣粉配料表这么长的原因之一——所有配料,必须一一标示清楚。

麻六记酸辣粉配料表|图源:美团买菜

但对于复合配料的标示,有一种情况例外:当某种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且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25%时,不需要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比如酿造食醋、酿造酱油。

由于《标签通则》并未一一列举,哪些复合配料可不标原始配料,因此有些商家为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是会选择给酱油、醋等标上原始配料。因为把控尺度不同,所以会出现有些商家给酿造酱油标了原始配料,有些给酿造食醋标了,有些都标了等“不一致”的情况。

嗨吃家酸辣粉配料表|图源:美团买菜

当然,最稳妥的做法还是全部标出原始配料。虽然这样配料表会长一些,但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酸辣粉的粉安全吗?

从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晒出的照片,以及在线购物平台的商品信息来看,麻六记酸辣粉的配料表有两个版本,二者的主要差异在粉饼(粉条)的用料上,一种版本是“木薯淀粉、红薯淀粉、蕨根淀粉”,另一版本是“食用甘薯淀粉、木薯淀粉、蕨根淀粉”。(食用甘薯淀粉即红薯淀粉。)

根据《标签通则》规定,各种配料应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的加入量从高到低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可以推测,这两个不同版本的麻六记,在粉条的制作上,使用的淀粉存在差异。

上图图源:美团买菜;下图图源:叮咚买菜

这几种淀粉有什么差异?一是价格,二是特性。

价格方面,红薯淀粉较贵,木薯淀粉相对便宜,前者的价格在6000~8000元/吨,后者价格为3000~4000元/吨。

在特性方面,木薯淀粉制作的成品更Q弹,颜色更好看,煮熟之后颜色基本是透明的,但红薯粉煮熟后一般是灰色。配料表中使用的硫酸铝铵,则能让粉条更有光泽度,弹性更好,还能久煮不烂。

刘少伟表示,品牌使用多种淀粉调配,不只考虑了最终粉条的口感、外观等,也是考虑到性价比,至于纯红薯淀粉做的粉条是否一定优于多种淀粉配比的粉条,“不能说哪种粉条更好,它们只是性质、口感等不同。”

那么,制作粉条有各种淀粉和硫酸铝铵还不够吗,为什么还要使用脱氢乙酸钠?

资料显示,脱氢乙酸对细菌、霉菌、大肠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因为脱氢乙酸对水的溶解度小,但盐类脱氢乙酸钠对水的溶解度较大,因此脱氢乙酸钠常用来作为防腐剂,不仅很多食品中有用,在工业品、化妆品等中也常见它的身影。

此前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使用标准|图源: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官网下载文件截图

但是,这不意味着脱氢乙酸钠可以在任意食品中使用,甚至曾经被允许使用脱氢乙酸钠的食品,将来可能也要禁止使用这一防腐剂。

至于可能禁用脱氢乙酸钠的原因,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脱氢乙酸钠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但就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脱氢乙酸钠到底会对人产生何种影响,机制如何,尚不十分清楚。

对此,云无心认为,如果工厂的生产工艺够好,是可以不使用防腐剂就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的,麻六记目前在使用脱氢乙酸钠,不见得是商家为了节约成本或工艺不够好,也可能是一种“惯性”,以前生产时就这么做,现在也接着用,“这在食品行业也很常见”。

当然,面对添加剂,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不需要也很难全然拒绝。刘少伟和云无心都表示,对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的添加剂,消费者不必过于紧张。

或许,面对麻六记们,吃还是不吃,吃多少,在健康与美味、方便间做选择,这一难题还将继续存在。

参考资料:

[1]TheInstituteofFoodTechnologists:WhatisCleanLabel

[2]SECTIONTOXICOLOGICALSAFETYOFTHEFOODCHAIN:SUMMARYRECORDOFTHESTANDINGCOMMITTEEONTHEFOODCHAINANDANIMALHEALTHHELDINBRUSSELSON14DECEMBER2006

[3]顾学斌,王磊,马振瀛等.编著.抗菌防霉技术手册(第二版).

THE END
1.教你1分钟看懂营养成分表,防止买到垃圾食品 营养成分表里都有啥? 市面上,我们常见的包装完整、有准确重量或体积并且可以直接购买的食品,通常称之为“预包装食品”。 拿到一个预包装食品,翻过来看背面的标签,主要看两个部分——【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配料表很好理解,说白了就是把食品里用的原材料,一个一个列出来,你就可以看到它到底是https://cont.jd.com/pccontent/231463
2.消费者应多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食品配料表中含有反式脂肪,需要明确标示为“氢化”或“部分氢化”,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方便食品时,不要被非油炸、0反式脂肪等卖点蒙蔽,应该选择配料表中不含“氢化”或“部分氢化”的产品,查看营养成分表中的脂肪、碳水、钠等含量,尽量挑选不含人造奶油、酥皮油、代可可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3-05/27/c_1129649425.htm
3.学会看食品营养成份表这个表是包装上重要的存在,可惜呐,90%的人都会无视它。 看营养成分表就能知道这款粗粮饼干每100g含有24g脂肪、2092千焦能量,随便吃 100g (半包),就已经占了全天脂肪推荐摄入量的40%,能量摄入量的25%! 敲黑板:看营养成分表就能知道某款食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的含量和营养素参考值 %(NR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419/15/937445_747020947.shtml
4.食品的配料表,你看懂了吗?配料表介绍:在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一共有3列: 1、项目名称(能量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141070401?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5.1分钟教你看懂「食物营养成分表」,让全家吃得更降!导读:日常饮食中营养成分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逛超市时,我们会看到大部分食品包装的背面,都印着『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 看懂这些表格,科学选择零食,才能有效避免『也没吃啥啊,咋胖了?』的惨剧发生 今天我们就来教给各位『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里的秘密~ 能量https://newsh5.yaozh.com/newsDetail/32346
6.食品营养标签详解食品要闻食品资讯例如包装总表面积≤100cm2的预包装食品可以豁免标注营养标签,但是其配料表中使用了营养强化剂、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植物油,则该产品应当强制标注营养标签。 d.标签中有营养声称或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 例如包装总表面积≤100cm2的预包装食品可以豁免标注营养标签,但是该食品声称"无糖",则该产品应当强制标注营养标签。 二http://www.eshian.com/article/75345665.html
7.如何快速看懂猫咪食品配料表一款猫咪食品应至少符合AAFCO营养标准。 但市售猫粮、罐头、零食实在是五花八门,手握十几二十篇猫粮评测,还是在种草/拔草的漩涡中云里雾里。 究竟如何挑选?如何让猫咪吃得更健康? 最为基础的办法是,购买前先看看食品包装背面的配料表,就能避开很多坑 https://www.douban.com/note/68258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