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立冬时节专家教你科学进补!

气象资料显示,立冬之后,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每次冷空气到来,都会出现一次明显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而后又转晴,并逐渐转暖回升,形成“三日寒、四日暖”寒暖交替的天气变化。这种气候变化对人体影响非常明显。在寒气笼罩的冬季,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来年方能身体健康。故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那么,立冬之后该如何科学进补呢?荔枝新闻特邀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主任陆为民为冬补支招>>

“药补不如食补”

增补汤饭,少食生冷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水饺,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北京的民间还热衷于吃涮羊肉,炭火烧得锅里清汤滚热,红白相间、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汤里一涮,身心俱暖;

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更是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南京人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以抵抗冬季湿寒,减少疾病发生。

这些全国各地的立冬饮食是否科学,寒冷的冬季哪些食物更有利于健康呢?

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主任陆为民表示,从中医角度来看,水饺、羊肉汤这些饮食是非常适合在立冬的时候吃的。立冬饮食原则以增加热量为主。

冬天的寒冷气候会刺激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此外,要多吃温热之品,如羊肉、狗肉、牛肉、鸡肉、鹿肉、鸽、鹌鹑、海参等,产热多御寒效果最好。

也可以多吃坚果,坚果大多是油脂多的种子类食物,如花生、核桃、板栗、杏仁等。中医认为,肾脏是先天之本,冬季养生最为重要的是先养肾。传统认为黑色入肾,是补肾之品,所以也可以多吃些黑米、黑芝麻、黑枣、乌鸡等。

另一方面是要少吃寒性及凉性食物。

生冷瓜果蔬菜类:如西瓜、冬瓜、梨子、香蕉、甘蔗、苦瓜、黄瓜等;

河海鲜类:如各种鱼虾类,如泥鳅、甲鱼、牛蛙、扇贝、蛏子等。

此类寒性食物吃太多容易导致身体内堆积寒气,不利于气血循环。在寒冷的冬季宜吃一些偏温性的水果,如荔枝、龙眼、桃子、大枣、杏子、橘子、樱桃等,对热性体质的人而言则要区别对待。

“见太阳才运动”

“养藏”阳气,早睡迟起

除了饮食方面,立冬也是养精蓄锐的关键时刻。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动。

而阳气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阳气。

二要注意衣着,太厚太薄都不好,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动则养阳,静则养阴。

冬日主张少动、少出汗,但也不能因为天气寒冷,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也要适当走出室外,激发身体潜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要防止运动过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体微热为度。适宜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极、健身球等。

此外,平时室内空调或暖气温度过高、高强度运动、桑拿热疗等因素导致的大汗都属于耗伤阳气的做法,应尽量避免。

冬季养生有妙招

滋补元气,扶正祛邪

在冬季藏养体内的阳气,滋养五脏六腑,日常养生必不可少。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主任陆为民给大家支了几个养生妙招>>

1、中药泡足

足寒生百冷。“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

睡前坚持用中药泡脚,会产生不同的药效,能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疏通全身经络,从而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滋补元气、扶正祛邪、活血通络、散寒除湿、宣痹止痛等功效。

泡脚建议选择木桶,中药温度38-43度,不要超过45度,每晚泡15-20分钟左右。

2、喝暖身汤

准备好1个新鲜的猪肚,15克白胡椒。然后将猪肚翻面用食盐搓洗几遍,洗净之后放入炖锅里。

接着将胡椒洗净,打碎之后塞入猪肚里。之后放入清水、生姜炖煮,等汤水沸腾之后加入适量的料酒继续炖煮。

最后等猪肚煮熟了以后,放入食盐和味精就可以捞出猪肚,切成小块食用。

这款汤具有驱寒暖胃的作用,尤其适合天冷的冬季食用。日常畏寒怕冷的人们,在立冬节气到来的前后,可以多烹饪食用。

3、膏方调理

中医认为,服用中药膏方立冬开始最佳。膏方由贵重补品、一般补品、治疗药品、收膏品、药膳品、健脾助运品等组成。

辨证论治、因人制宜,兼顾治疗疾病与养生保健。

特别是体质虚弱、怕冷、睡眠不好,阴阳气血不同程度亏损、亚健康状态等。

对一些虽然平时并无慢性疾病,但容易感冒、头晕乏力、体力不支、精力不够、难以入睡等紧张工作的人群,可以根据不同体质进行调理,辨证开方,坚持早晚各一勺,用温开水调服,持之以恒,可起到明显效果。

THE END
1.中医饮食调理:四道滋补食谱的制作方法与功效解析炖汤时可加入少量胡萝卜或土豆,口感更加丰富。番茄最好选择熟透的,炖煮后更易释放番茄红素,提升汤品的营养价值。以上四道滋补食谱,既注重食材的营养搭配,又兼顾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无论是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还是补气养血、滋补养颜,这些食疗方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制作过程中,建议大家根据个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940578695869300&wfr=spider&for=pc
2.天气越来越冷,4种增强免疫力的汤品要喝,暖胃驱寒,提高抵抗力温暖的汤品不仅能有效驱寒暖胃,还能通过丰富的营养成分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特别是一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汤品,能够帮助身体补充所需营养,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碗温热的滋补汤,不仅能够温暖身体,更能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NDc2NzQ5NA==&mid=2247634288&idx=3&sn=b5d81585f37371f8a8a181f3f91ce293&chksm=fc47be28a116e61082cea73fa89c9470b39cd5b926fcbd2d7f74c8e3bdad9b326bb4b088991b&scene=27
3.主妇家常养生滋补汤做法大全广东传承数千年的食补养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华老火靓汤,火候足,时间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 养肝、益气、补血、滋阴—阿胶红枣乌鸡汤 健脾、和胃、益气、祛湿—山药茯苓乳鸽汤 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玉竹百合鹌鹑汤 补肾、滋阴、益精、健骨—黄精枸杞牛尾汤 https://apps.apple.com/kh/app/%E4%B8%BB%E5%A6%87%E5%AE%B6%E5%B8%B8%E5%85%BB%E7%94%9F%E6%BB%8B%E8%A1%A5%E6%B1%A4%E5%81%9A%E6%B3%95%E5%A4%A7%E5%85%A8-%E8%BD%BB%E6%9D%BE%E5%AD%A6%E7%85%B2%E6%B1%A4-%E5%81%9A%E7%85%B2%E6%B1%A4%E5%A5%B3%E7%8E%8B/id1060937373
4.人参鸽子汤的家常做法。今天教大家做一道食补滋补佳品:人参鸽子人参鸽子汤的家常做法。今天教大家做一道食补滋补佳品:人参鸽子汤,营养丰富,喝汤一鸽胜九鸡。需要的食材:鸽子、人参、当归、黄芪、党参、红枣、枸杞、生姜、葱。首先要将鸽子剁成大块洗干净,鸽子倒入锅中放葱结,姜片,料酒焯水,焯过水撇去浮沫捞出, - 大虫虫[美食https://www.douyin.com/note/7181410098613390647
5.滋补养生汤素材滋补养生汤图片滋补养生汤素材图片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208个原创滋补养生汤素材图片,包括滋补养生汤图片,滋补养生汤素材,滋补养生汤海报,滋补养生汤背景,滋补养生汤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滋补养生汤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https://www.51miz.com/so-sucai/3573213.html
6.初冬进补素食为先!常吃这6种食材给肉都不换3.所有材料放到砂锅中加水适量开始煲,肉熟汤成,起锅放盐。 功效:清香开胃,滋阴润肺。 枸杞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枸杞久服“能坚筋骨,轻身耐老”。其性甘、平,能够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长于滋肾精,补肝血。 现代研究表明,枸杞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适应调节能力、明目、抗疲劳、增强学习记忆能力、降血脂、https://m.jnnews.tv/jining/p/2023-12/05/101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