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baby前两天顺利在香港诞下儿子一枚,和“教主”黄晓明正式升级为辣妈萌爸。工作室晒两人虐狗照表示:“AH夫妇共同有了爱的美好延续,从此1+1=3,这大概就是幸福的模样吧”!
网友们除了好奇宝宝长啥样,还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件事:Baby在准妈妈期间,完全没有孕期的水肿既视感。除了肚子因为有宝宝鼓了起来之外,依旧是个满脸胶原蛋白的少女。为啥人家怀孕身材一点都没走样?
不久前,Angelababy还在为电影《摆渡人》做巡回宣传,照片里她手脚纤细,面容娇俏,身材一点都没有走样,除了小腹微隆,根本看不出怀孕。像Angelababy一样的“隐形孕妇”不少,比如女星杨幂怀孕时也是除了肚子大,腿照样瘦,脸照样小,颜值依然少女,产后三天出院就神速恢复了原来的身材……
许多准妈妈不淡定了,为什么女星生孩子都只长肚子不长肉?孕妇不应该是发胖发胖再发胖的节奏吗?孕期保持身材会不会损害宝宝的健康?
丨中国孕妇不能再放任自己胖下去丨
近期,BMJ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全球招募了13108位孕妇参与研究,发现中国孕妇的体重增长值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研究提醒,中国的孕妇们不能再放任自己胖下去了。
“所有的孕妇都要控制好体重。”浙大妇院营养咨询门诊主诊医师徐冬说,体重管理要贯穿整个孕期,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与孕期糖尿病、早产、剖腹产、儿童肥胖有关。
但孕妇也不能过瘦,孕期体重增加过少也有很多不良影响,如低出生体重儿、早产等。
所以,妇女在孕期体重增加的量有一个标准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孕妇不发生任何妊娠并发症,娩出正常新生儿的概率最高。
那么,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多少正常?这里有一个表格可以对照参考:
很大一部分的中国孕妈妈,在孕期时吃了不少东西,补充了不少营养,导致体重增加了40多斤,但是生出来的宝宝却只有5斤重;同时也有的妈妈孕期体重才增加20斤,但是生出来的宝宝却有6斤多重,为什么有的孕妈妈可以“长胎不长肉”,而有的孕妈妈却“长肉不长胎”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主任李映桃医师提醒,要想孕期“长胎不长肉”,就必须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好体重。
丨长肉不长胎的4个原因丨
1、孕前体重指数过低
一般来说,整个孕期增重25斤左右为宜,其中孕早期增重2公斤,孕中期和孕晚期各增重5公斤,然而这个标准仅针对理想体重(即体重指数BMI=18.5~23.9千克/米2)的妈妈,如果准妈妈孕前属于低体重(即BMI<18.5),那么整个孕期需要增重12.4~18公斤,也就是说越瘦的孕妇需要增加更多的重量,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如果你是个瘦子孕妇,那么孕期增重了30多斤,宝宝生出来才5斤并不是件奇怪的事情。
2、孕早期吃太多
有的准妈妈并不是瘦子,可是同样长肉不长胎,那么有可能是孕期饮食没有规划好,一般来说孕早期胚胎体重增长慢并不需要过多的营养,而孕中期和孕后期胎儿生长速度很快则需要大量的营养,如果准妈妈在孕早期就拼命地吃,那只能是自己变成大胖子,而对宝宝用处不大。
因为孕妇怀孕期间,母体的养分首先供应的是给胎儿,就算孕妇不吃饭,腹中胎儿也会自动从母体吸收养分。这时候,那些超重的准妈妈就开始想,是不是在孕期晚期时候少吃点,让宝宝直接吸收自己身体内的养分呢?李映桃医师指出,如果只依靠母体储存的蛋白质和脂肪转化成分糖分,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对胎儿发育不利的毒素,所以并不提倡在早孕期间大肆恶补营养,等到了孕晚期在严格控制自己的体重。
3、孕期饮食热量过高
孕期吃太多必然会发胖,可是有的准妈妈食量并不算大,体重却增加很多,这里面有一个原因是食物的热量过高,身体吸收好有关,而这也跟食物的烹饪方式也有关。举个例子,同样是100克米饭和25克鸡肉食材,如果是一份白米饭(116kcal)加一份蒸鸡(45kcal),摄取的热量就是161kcal,而如果做成鸡焗饭,热量就变成213kcal,一下增加了52kcal,这也是提倡饮食清淡的原因之一。
4、孕期少运动或不运动
丨教你如何制订专属于自己的孕期“长胎不长肉”食谱丨
很多女明星都是“长胎不长肉”的典范,网络上也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明星孕期食谱,那么我们自己是否也可以制订专属于自己的孕期食谱呢?究竟怎么吃才可能长胎不长肉呢?李映桃医师建议妈妈可以参考两种做法,第一种是食物交换份法,第二种是手掌法则。
食物交换份法:计算热量来搭配食谱
第一步:计算标准体重
按照计算公式(理想体重=身高(cm)-105)的标准来测量孕妇的标准体重,列如一名孕妇身高为166cm,那么得出她的标准体重应该是166减去105,即61公斤。
第二步: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按照孕期的热量供给要求(可参考妊娠期糖尿患者饮食要求),每日应摄入的热能标准为30~38千卡/公斤体重/日,计算出全天所需总热量为1800~2280千卡。
第三步:搭配每日的食物
一般来说,建议孕期食物中蛋白质占总热量的比例为15%~20%,脂肪占总热量的比例为25%~30%,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比例为50%。准妈妈可以参考“食物交换份”(可通过网络查询)来得知每种食物的热量,来搭配出每天的食物。
手掌法则:用手来量出食物的量
如果觉得食物交换份法太专业,准妈妈们也可以考虑使用手掌法则来计算每天的食材摄入量,方法很简单。
1.蔬菜—手抓量
两只手能够抓住的菜量(1把),可相当于500克的量。
2.蛋白质—掌心量或两指并拢量
50克的蛋白质相当于掌心大小、约为小指厚的一块瘦肉,或者是相当于厚两指宽,与两指(食指和中指)长度和宽度一致的瘦肉量。每天吃50~100克的瘦肉可满足一天的需求。
3.脂肪—拇指尖量
一个指节大小的油相当于10克。
此外,为了让孕妈妈更方便地记住自己的饮食搭配,李映桃医师还提出了孕中晚期饮食“九个一”标准,供准妈妈们参考。
“九个一”分别为:
一杯适合的奶制品(250~500ml);一份粮食(250~300g)粗细搭配;一斤蔬菜(250g绿叶);1~2个水果(150~300g);100克豆制品;100克肉类(无腿>两条腿>四条腿);一个鸡蛋;一定量的调味品(油25g、盐6g、不用或少用糖);一定的饮水量(1000~2000毫升)。
孕妇吃什么好?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大米、小米、粳米、糙米、玉米面、燕麦、麦芽、黑米、红豆、红薯等米面杂粮、豆制品及薯类。
2、肉、蛋、奶类的选择
鲫鱼、猪肉、牛肉、鸡肉、羊肉、青虾、虾皮、牡蛎、鸡蛋、牛奶及动物肝脏、鱼肝油等。
健康提示:孕期吃禽肉过多,新生儿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有新闻报道广州一名新生儿不仅身体素质很差,且对7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据了解,该孕妇在孕期摄入肉蛋禽类很多,专家推测,孕妇吃的动物产品中普遍残留的抗生素、激素等,是新生儿有耐药菌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大雉鸡蛋
大雉鸡蛋对提高孕产妇和婴儿抵抗,免疫能力及胎儿智力有很大帮助。英国卡德诺医学研究机构曾对100名孕妇做过调查,怀孕期间食用大雉鸡蛋孕妇感冒等常见病患病几率减少55%左右,其所产婴儿脑部磁共振影像检查后发现比普通婴儿脑容积平均大8.3%左右,且抵抗免疫力强于普通婴儿。
4、水果的选择
苹果、草莓、橘子等,还有榛子、松子、核桃、芝麻等干果类,新鲜生栗子对腰酸背痛有明显的作用。
5、蔬菜的选择
笋、香菇、胡萝卜、海带、蒜苗、小白菜、香菜、甜椒等。
6、海参
海参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可以为胎儿发育提供多种微量元素,同时还能提供活性物质DHA,有利于胎儿智力发育,使孩子更健康。同时,孕妇吃海参也能增强抵抗力,减少在怀孕期间生病情况。
总结:孕妇的身体好坏代表着身体内婴儿是否的健康,婴儿所需要的营养都是来自母体,我们不能盲目地学明星,为保持苗条身材,刻意在孕期减食,但也不能不加节制地胡吃海喝,放任自己在孕期过多过快地增加体重,要有合理饮食习惯,做到各方面营养齐全,在平时在做一些缓慢运动也有利于身体内胎儿的健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胎儿在体内健康茁壮的成长。
·图文整合自网络
·受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主任李映桃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