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育儿方式和营养物质的丰富及不科学的喂养,儿童肥胖发生率正在逐渐增加。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儿童肥胖已经不是可爱的标志,肥胖儿在学习、性格和生活等各方面都会有诸多不便,为了更好的做好肥胖儿的专案管理和防治工作我们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01
肥胖原因
1.遗传因素
父母双方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40%;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70%~80%。
2.进食过多
进食量过多,消耗过少,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
3.运动过少
孩子总待在家中看电视、玩耍,得不到足够的运动。渐渐地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孩子活动量减少就会增长脂肪。
4.家长的错误观点
家长对于幼儿肥胖的错误认识,认为孩子只要能吃就是一件好事,这样最容易造就出一个肥胖的孩子。
5.不良饮食习惯
经调查表明,肥胖儿童大多喜欢吃荤菜,不喜欢吃蔬菜,有爱吃零食的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了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如此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出现肥胖。
02
幼儿肥胖的危害
1.肥胖儿童更易诱发各种疾病
(1)呼吸道疾病
肥胖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顺应性降低,横隔运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2)脂肪肝
肥胖儿童易诱发脂肪肝,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发生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3)糖尿病
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为维持糖代谢需要,长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胰岛分泌功能衰竭,引起糖尿病。
(4)消化系统疾病
肥胖儿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明显的高于正常的儿童。
(5)免疫功能低下
幼儿肥胖对整个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肥胖的儿童更容易感染疾病。
2.肥胖儿童更易性早熟
肥胖儿童男性血睾酮含量及女性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体脂增多可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脑对循环中性激素阈值的敏感性降低,出现性早熟。
3.肥胖影响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比较肥胖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感觉到自卑感或者是焦虑感,导致性格变得内向,社会适应能力变差。
03
肥胖幼儿的预防措施及行为干预
1.合理营养和膳食
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例如减慢进食速度、改正偏食、避免晚餐过饱、少吃夜宵、少吃零食等。建议儿童多食用低热量、低脂、低糖食物,少食米饭、面食、土豆等高能食物,宜多吃鱼、虾、牛奶及绿色蔬菜。
2.鼓励运动
户外活动时鼓励肥胖儿通过走、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进行锻炼,增加肥胖儿的运动量,从而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
3.心理支持
很多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缺乏自信、内向抑郁、受同伴歧视、伙伴关系不良、自我评价差等。心理干预往往是在前述3种干预治疗同时进行,其目的在于激发儿童及家长强烈的减肥欲望,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04
营养不良儿童的预防及矫正
营养不良幼儿分为低体重、消瘦和生长迟缓。
1.低体重
通俗的理解就是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标准体重相比,体重太轻了。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过去和(或)现在有慢性和(或)急性营养不良,但是单凭此项指标不能区别急性还是慢性营养不良
2.消瘦
通俗理解就是与同性别同身高儿童的平均体重相比,体型太瘦了。表示急性营养不良状态。
3.生长迟缓
通俗理解就是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平均身高相比,身高太矮了。表示持续营养不良状态。
05
造成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造成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有三点:
1.早产儿和低体重出生儿
2.喂养不当,挑食、偏食
3.幼儿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或者牛奶、蛋白质过敏等。
我们可以怎样做
超重
平衡饮食,多样性
1.营养均衡
确保幼儿饮食中包含足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
2.食物多样性
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包括但不限于谷物、蔬菜、水果和适量肉类。
3.适当添加
根据幼儿成长需求,适时添加辅食,如泥状、糊状食物逐渐过渡。
4.避免浪费
教育幼儿爱惜食物,避免挑食和浪费,合理安排每餐份量。
5.定时饮食
6.良好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如细嚼慢咽、不边玩边吃。
适量运动促进幼儿食欲,增强体质
应注意运动不宜过量,运动时观察营养不良儿有无气喘、大汗淋漓及脉搏异常增快(超过160次/分)等,如有应立即停止。运动后观察营养不良孩子,如过于疲劳导致孩子食欲减低或睡眠不好,需调整运动量。
心理支持和行为矫正
1.理解挑食
2.情绪安抚
教育家长通过拥抱、游戏等方式减轻幼儿的负面情绪。
3.正面激励
引导家长使用奖励机制鼓励幼儿尝试和吃完各种食物。
4.观察反馈
建议家长留意幼儿食量和饮食偏好变化,及时调整喂养策略。
5.亲子互动
促进家长与幼儿间的互动用餐,增强食物的吸引力。
6.营养指导
提供专业的营养指导,帮助家长合理安排幼儿饮食。
肥胖儿童与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家长们可以放慢脚步,用耐心与细心慢慢调整幼儿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相信在家园共育下,宝贝们一定会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