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吃得太快、太多。儿童吃得太快,在大脑还没有产生“饱”的感觉前,就已超量吃了太多的食物,不知不觉中长成了小胖墩。
第二,喜欢吃高脂肪、高热卡的食物。油炸鸡块、薯片、方便面、冰淇淋、巧克力等食品,都是极容易诱发肥胖的食物。
第四,不良的家庭饮食习惯。一些家庭喜欢采用重油和加糖的烹任方法,造成整个家庭成员均超重或肥胖,还误认为是遗传性肥胖。其实,绝大多数的肥胖,基本上都是单纯性肥胖,主要是环境和习惯偏差所造成,而非遗传导致。
儿童肥胖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小学生;超重;肥胖症
儿童生长发育与个体的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营养不良和肥胖均是影响与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为进一步了解五家渠市小学生的营养情况,开展常见的病防治工作、指导并平衡膳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笔者对2013年10~11月五家渠监测点小学学生预防性健康监护结果进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五家渠监测点2所小学一~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共计3007名,其中男生1686例,女生1321例;年龄6~12岁。
1.2方法按照《中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试行)》要求,测量身高、体重。采用1995年《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定营养状况,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评定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的90%~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81%~90%为轻度,71%~80%为中度61%~70%为重度)。体重高于标准体重的120%为肥胖。
1.3统计分析体检资料输入微机中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应用《学生生长发育监测管理与评价系统》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营养不良与肥胖状况由表1可知,本次检出营养不良学生378名,营养不良率为12.57%,轻度、中度、重度构成比分别为91.01%,8.20%和0.79。肥胖学生605例,肥胖率为20.12%,超重学生389例,超重率为12.9%。
2.2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比较男生检出营养不良117例(6.93%)肥胖412例(24.50%)超重227例(13.46%)女生检出营养不良261例(19.75%)肥胖168例(12.71%)超重118例(8.93%)。营养不良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肥胖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超重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显著性。
2.3不同年龄组学生营养状况比较各年龄组之间营养不良率与肥胖率、超重率均有差异。营养不良率以6岁为最高,依次为9,10,12,7,11,8岁。肥胖率以6岁为最低,7岁明显增高,之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
3讨论
根据学生身高、体重增长规律,小学时期是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旺盛阶段,一旦缺乏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与体育运动,机体的营养健康将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导致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症,五家渠市体检结果显示,学生肥胖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这与学生随年级的升高,学习负担加大,室外体育活动量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而消耗减少有关。
超重是肥胖的过渡期,也是导致肥胖的关键期,控制好超重也就等于控制好了肥胖的发生。这里需要提醒家长、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营养问题,提供足够的营养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提供均衡营养,不要让肥胖成为学生健康的新"杀手"。作为家长,在防止肥胖过程中,不能采取简单采取减重的方法,更不能妨碍孩子的生长发育,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行为治疗等方面的综合和科学治疗。
参考文献:
[1]梁带娣,梁小冬.珠海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2,28(4):42.
[2]武颂文,杨年红,王重建,等.医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对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6(02).
[3]季成叶.中国青少儿生长发育现状及趋势和干预建议[J].中国学校卫生,2003(01).
【摘要】目的:探索小学生肥胖症的有效健康管理,控制日益增多的肥胖症的发病率。方法:建立有效的工作网络,针对导致肥胖症的发病因素,对我院辖区的武汉路小学112名肥胖症儿童采取具有个性化的健康管理。结论:做好小学生肥胖症健康管理,领导重视是前提,科技支持是保证,医务人员扎实工作是关键。
【关键词】小学生肥胖症;健康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也在呈迅速上升趋势[1]。肥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儿童症患病率逐年上升、与生活饮食习惯、运动过少以及对肥胖症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遏制小学生肥胖症的增长趋势、保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1肥胖症的病因
肥胖症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2],肥胖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前者又称单纯性肥胖,占小儿时期的绝大多数,约95%~97%[3]。
1.1遗传因素:肥胖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双亲均肥胖其子女80%可能为肥胖;双亲一方肥胖其子女有40%出现肥胖,双亲体重在正常范围其子女约有10%出现肥胖;同卵双生子女常同时发病,但有时要区别遗传与环境相当困难,因为这些家庭有传统的饮食方式。
1.2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均能导致热量过剩引起肥胖,特别是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时,更可促进脂肪合成速率。西方饮食模式的高脂快餐、软饮料、甜食、冷饮、巧克力等;传统饮食习惯的陋习,如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逼迫式劝饮;缺乏营养知识,食物选择不科学,喂养不当,进食习惯不良。
1.3活动过少:在普通饮食情况下,某些小儿活动过少也可引起肥胖,肥胖者不愿活动,能量消耗减少,致使越来越胖,造成恶性循环。活动空间小、懒、学习负担重、看电视过多、过度保护、平时活动量小、运动方式少、运动设施少均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因素。
2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危害
美国过去20年儿童及青少年体重超重者>50%,其中肥胖病已达25%,成人已达30%,我国近年来儿童肥胖病的患病率也急骤增加,上海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病占11.35%,北京调查朝阳区小学生2377名,肥胖占17.7%,北京小学生肥胖较10年前增加5~6倍,在全国范围内儿童发病率男高于女,城市高于农村。10%~20%肥婴成为超重儿童,40%超重儿童成为青少年肥胖,75%~80%将来成为肥胖成人。
肥胖症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较大的危害,肥胖患者的血容量、心搏出量增加,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同时,经研究表明,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等疾病的发病有关。
3肥胖症的健康管理
3.1对肥胖学生进行生活方式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及生活方式,针对其导致肥胖发生的原因进行个体干预。
3.2发放健康处方,要求肥胖儿童按照健康处方要求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
3.3肥胖知识的讲座。
3.4请专家向肥胖家长做专题讲座,纠正家长认为孩子越胖越健康的错误观念,督促学生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3.5加强宣传:利用电视、报纸、健康宣传栏、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控制儿童肥胖的意义。
3.6定期家访:对肥胖儿童控制情况进行个体化健康干预,制定行为矫正方案。
4结果与体会
对112名肥胖儿同一年的健康干预结果:仍为肥胖的54名,转为正常的47名,有11名失访。
4.1小学生肥胖健康干预涉及到学校、医院、家庭等多个环节,要使干预对象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发生良性转变,因此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的统筹协调在健康干预中尤为重要。
4.3医务人员扎实落实健康干预是取得成果的关键,医务人员掌握较为丰富的保健知识,深刻理解肥胖对人体的危害,在发放健康处方的同时,根据不同学生进行个体化的指导[4],由专家一起对肥胖学生、家长进行分类培训、教育,使健康干预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珠文,王强.单纯肥胖儿童生活方式调查[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4):255~256.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32~836.
[3]傅君芬.小儿肥胖症的病因与治疗[J].现代实用医学,2004,16(9):512~513.
【关键词】超重;肥胖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有在全球流行的趋势,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各省市关于本地学生超重、肥胖及体型状况有一些报道,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该方面的报道较少。汾阳市地处山西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吕梁地区,中学生超重、肥胖及体型状况的调研将对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学生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在2004年对汾阳市2880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汾阳市初中生超重、肥胖及体型状况。为当地学校保健部门因地制宜地开展健康教育,进行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作为同类地区学校保健工作的借鉴。
1.1研究对象汾阳市共有3所初中学校,2004年随机抽取其中两所,并对其2880名学生(男1466名,女1414名)进行健康体格检查。
1.2健康体检指标身高(cm)、体质量(kg)、胸围(cm)。
1.3方法
1.3.1体格检测方法检测方法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1]的要求进行。
1.3.2评价指标和方法
1.3.2.1身高体重指数和身高胸围指数身高体重指数和身高胸围指数均选用中国城市7~18岁儿童少年部分常用指数参考值范围[2]。身高体重指数=体质量(g)/身高的平方(cm),又称Quetelet指数,表示1cm身高的体重数,显示人体的充实程度,也反映营养状况;其参考值范围男生、女生分别为176.8~332.3、170.9~313.4。身高胸围指数=[胸围(cm)/身高(cm)]×100,又称Livi指数,反映胸廓发育状况,借以说明人体的体型;其参考值范围男生、女生分别为46.4~49.7、45.3~49.4;低于下限为窄胸,高于上限为广阔胸。
1.3.3统计学方法不同性别、各年龄组间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不同性别率的指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采用线性趋势卡方分析,并计算回归系数,数据处理使用SPSS11.5软件包及SAS8.0软件完成。
2.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2880名,男1466名,占50.9%,女1414名,占49.1%;以13~15岁学生为主,12岁与16岁年龄段学生所占比重较小,各年龄段人数及构成见表2。
2.2身高胸围指数用身高胸围指数评价胸廓类型,男、女生胸廓类型构成的比较(χ2=252.8015,P
2.3身高体重指数根据身高体重指数的参考值范围(男生176.8~332.3、女生170.9~313.4)将身高体重指数划分为3类,由于实际观察值中均无小于参考值范围下限的值,故将身高体重指数划分为正常和偏高两类;男、女生身高体重指数偏高率分别为39.2%、45.5%,χ2=11.781,P=0.001,身高体重指数偏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高于男生;不同性别各年龄组身高体重指数偏高率的比较,男生(χ2=59.135,P
2.4身体质量指数(BMI)采用新制订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评价超重、肥胖结果表明,初中学生中正常体质量及以下者所占比重最大;男、女生3种体重类型构成的比较(χ2=9.7090,P=0.0078),女生正常体重及以下者与男生比所占比重较大,而男生肥胖与女生比所占比重较多;不同性别各年龄组间3种体重类型构成的比较男生(χ2=4.9760,P=0.7601),女生(χ2=12.3192,P=0.1375),男女生各年龄组间3种体重类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5。
3.1身高胸围指数和身高体重指数身高胸围指数反映胸廓发育状况,借以说明人体的体型。男、女生窄胸比例分别为22.8%和5.7%,广阔胸分别为36.0%和61.1%。女生广阔胸所占比重较大。身高体重指数显示人体的充实程度,充实度越高,肥胖危险性越大。男、女生身高体重指数均大于参考值范围的上限,其偏高率分别为39.2%、45.5%,女生高于男生;不同性别各年龄组身高体重指数偏高率的比较,男、女生均有差异,男、女生身高体重指数偏高率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每增加1岁,男、女生身高体重指数偏高率分别增加10.5%、11.3%,男生12~16岁年龄组身高体重指数偏高率从15.4%上升到54.5%,女生从22.9%上升到61.8%。身高胸围指数、身高体重指数都反映了学生的体型有向“粗壮型”发展的趋势,与BMI反映的结果一致。
3.2BMI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变化及体力活动的减少,超重、肥胖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青少年超重、肥胖发展也非常迅速。肥胖使学生行动不便,各种运动素质全面下降,同时,各种心理压力普遍增大,导致心理-行为障碍[4]。BMI主要用于筛查超重和肥胖,也是血压的重要预测指标,BMI高的儿童青少年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高[5]。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男女学生之间3种体重类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90,P=0.0078),男女学生各年龄组间均无差异;男、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0.03%、9.55%,这与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身高标准体重评价超重结果:男、女学生超重发生率分别为10.1%,9.7%);男、女生肥胖率分别为5.32%、3.04%,男生高于女生,二者均低于身高标准体质量评价结果(身高标准体质量法评价肥胖结果:男、女学生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2.0%,7.0%)。这与BMI标准的前瞻性一致,符合长远的观点,但也不能排除“身高标准体质量”界值点偏低的可能。
总之,超重已有在我市初中学生中流行的趋势,遏止超重,预防肥胖已是我市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学校、家长、社区以及政府应共同努力,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1995.
[2]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5-106.
[3]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4]WiegersmaPA,HofmanA,ZielhuisGA.PreventionofunhealthybehaviourbyyouthhealthcareintheNetherlands.JPublicHealthMeel,2000,22(13):386-392.
营养状况是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不但影响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影响其身体的其他功能,并降低学习效率[1]。为全面了解吴江区小学生营养状况和发展趋势,以便为指导小学生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等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吴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9-11月对辖区各小学校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2年吴江区辖区各小学校为监测学校,以全部在校学生为监测对象,共监测学生52944名,其中男生28771名,女生24173名。
12方法采用全国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规定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对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参与测量的人员为具有资质的医务人员,测量前进行培训,统一测量标准和方法。采用2007年《国家学生体质监测标准》规定的“身高标准体重”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营养状况。
13数据处理采用EXCEL2007进行资料录入,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21总体营养状况52944名小学生中,营养不良有2324名,营养不良率439%,较低体重有16409名,较低体重率3099%;超重有3901名,超重率737%;肥胖有8775名,肥胖率1657%。见表122性别比较由表1可知,2012年吴江区小学生男女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380%和509%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年龄比较由表2可知,不同年龄段学生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注:()内的数字为检出率/%。24城乡比较由表3可知,吴江区城乡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421%和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率分别为3002%和3289%,农村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曹俐2007-2009年徐州市城区中学生营养状况监测[J]江苏卫生保健,2010,12(2):7-8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体检;研究
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ofChildren’sHealthExaminationinMiyunDistrictofBeijing/GUOShan-shan.//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2017,15(17):60-61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statusandcountermeasuresofchildren’shealthexaminationinMiyundistrictofBeijing.Method:Atotalof122kindergartensfrom2014to2016wereselectedtoanalyzetheproblemsexistinginthechildren’sexperienceandtodiscussthesolutionstotheproblems.Result:Between2014and2016,atotalof27898childrenwereexaminedintwoyears,andtheexperienceratewasabout99.37%.Throughthesurveyfoundthatchildren’sphysicalconditionhasalowweight,growthretardation,lossofweight,overweight,obesity,anemia,dentalcaries,lowvisionsymptoms,includingoverweight,obesity,dentalcaries,lowvisionratewashigher,andtheratioofdentalcarieswasmostprominent.Conclusion:Inthehighestincidenceofcariesinchildren,theprevalenceofallchildrenandkindergartensshallattachgreatimportancetoandgoodhealthcarepark,urgechildrentodopersonalhealth,scientificandreasonabledietguidance,strengthenhealtheducationforparents,thehomelandofeducationto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children.
【Keywords】Kindergarten;Childrenphysicalexamination;Research
First-author’saddress:MiyunDistrict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ofBeijing,Beijing101500,China
一般在园儿童正处于快速发育生长阶段,身体多比较稚嫩,免疫力差,因幼儿园区人口密集度高,发生疾病后传播速度很快。因幼儿园环境及居住环境有一定的不同,容易造成儿童成长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幼儿园区定期进行儿童体检是必要的[1-2]。为此选取2014-2016年122所幼儿园完成体检儿童27898名,根据儿童体验状况调查分析,掌握儿童身体情况,并对儿童体检结果进行调查归纳,并制定相应处理措施,目的均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帮助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2016年122所幼儿园体检儿童27898名,分析儿童体验后存在的问题及问题采取解决办法进行讨论。男性儿童16235名,女性儿童11663名,儿童年龄3~7岁,本文研究中所有受检对象均为单一疾病。
1.2方法
1.3测量标准
采用文献[3]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提出的《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标准差数值表》对儿童身高、体重进行评价,按照标准差法共分五个等级进行评估,分为上、中上、中、中下、下。对体检出现异常的儿童进行详细统计,比如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等。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检查,3~5岁视力≤0.6、5~7岁视力≤0.8,或双裸眼视力相差二行及以上均为视力低常。血红蛋白测定是取儿童左手无名指端血,采用干化学试纸式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按照贫血诊断标准,年龄段6个月~7岁Hb
对2014-2016年北京密云区在园儿童体检状况进行整理得出:在园儿童共28074名,进行体检儿童共27898名,完成体检率99.37%,出现异常症状儿童21748名,分别是低体重人数36名,生长迟缓53名,消瘦人数37名,超重人数4612名,肥胖人数2958名,贫血人数96名,患龋人数13055名,视力低人数901名,见表1。
3.1肥胖状况
在所有体验的27898名儿童中,因肥胖检查出有2958名,三年中平均占比10.64%。在2014年占比最高,达到11.53%。通过数据表1可以看出,通过对家长教育宣导后,在2015年降低到10.53%,在2016年降低到9.87%。所谓肥胖是体内能量过多未能消耗完导致过剩,最后形成堆积,导致脂肪过多。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搭配及喂养方法对提高健康成长及体格健壮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可降低肥胖病症的发生。学龄前期是儿童饮食习惯和行为发育的高峰期,又是脂肪重聚的关键期,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要针对父母进行宣教,还应增加对教师、保育员的防治儿童肥胖的宣教工作,更应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合理膳食安排,有效的预防儿童肥胖,促进儿童健康发展[6]。
3.2龋齿状况
3.3视力不良情况
3.4贫血情况
贫血在儿童不良症状中最为常见,与儿童日常饮食及其他疾病关系密切[8]。从2014-2016年,贫血共检测出96名儿童,平均占比0.34%。虽然比例小,但是还的要高度重视,对贫血儿童做好检测管理工作,对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喂养指导[12]。幼儿园根据儿童需要制定营养搭配合理的食谱,保证儿童均衡营养,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肥胖、患龋、视力低常、贫血等病症成为笔者所在区学龄前儿童体检最为常见的问题。因此,系统化统计分析体检结果,根据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各园所卫生保健工作,对促进学龄前儿童在园期间身体各方面良好的发展尤为重要。笔者所在医院更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年本辖区内的儿童体检工作,做好对园所卫生保健的指导工作,让孩子们在大家的共同呵护下健康茁壮成长。
[1]徐素香,陈磊,杨国强,等.2014与2009年昆山市6月龄儿童健康体检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1):1299-1301.
[2]白倩,廖荣,王琼,等.汉中市汉台区2011至2015年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8):998-1000.
[3]杨明勇.3~6岁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4,27(1):45-73.
[4]张维英.有关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结果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5(6):3537-3538.
[5]张宇驰.金堂县2007-2011年托幼儿童健康体检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5):123-124.
[6]李少闻,王思思.2013年西安市7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9):924-927.
[7]赵思琪,徐昕,徐凌忠,等.山东省5岁以下儿童定期健康体检及生长发育现状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4):422-425.
[8]侯怀泽,练婷玉.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解决问题对策[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3):28-29.
[9]兰菲菲,梁凯玲,何薇,等.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罗西村留守学龄儿童健康状况分析[J].广东医学,2015,35(7):1109-1111.
[10]罗卫,李六平,范善平,等.桂林市某城区2011~2013年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6):9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