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肥胖需要家长主导,积极咨询医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肥胖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骨骼肌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健康、婴幼儿期喂养不当,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不仅详述了减肥要点,还配备了不同地区四季的食谱。
原文链接
肥胖判断标准
儿童的肥胖判断标准比较复杂,建议定期医院体检;6~17岁男生和6~9岁女生腰围身高比大于0.48,10~17岁女生腰围身高比大于0.46判定为中心型肥胖。
一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
日常膳食做到食物多样,每天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奶类和大豆坚果类;达到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每天摄入300ml以上奶制品。
控制精白米面的摄入,增加全谷物和杂豆摄入。减少高油、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糖果等。
二辩证施食物,因人因地制宜
肥胖儿童青少年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调养原则。
根据地区气候选择食物,如西北高原地区寒冷干燥,选择温阳散寒的牛羊肉等食物,东南沿海地区温暖潮湿,饮食宜清淡,可多食蔬菜、水果、鱼虾、豆制品等。
三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
2少吃零食,选择奶制品、水果、原味坚果。不喝含糖饮料,足量饮用白开水,少量多次。
3按照蔬菜-鱼禽肉蛋及豆类-谷薯类的顺序进餐,可以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
四积极身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1学龄前儿童每天活动的总时长应达到3小时,每天大于6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球类运动等);每周大于3天强化肌肉力量的抗阻运动(如跳绳、跳远、攀爬器械、弹力带运动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