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精选5篇)

虽然全世界的人类都会有饮食这一生活习惯,但是由于有不同的经济、政治、地域、天气、宗教等方面的不同影响,于是便形成了不同的饮食观念、饮食习惯等,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饮食文化差异。饮食文化之博大精深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值得我们加以研究。

1.饮食观念的差异

1.1中国的饮食观念

我国在封建社会的时候就重视农业而抑制工业,而且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支撑着整个国家过了2000年。艰苦耕作的农民们或者因为国家政策要交税,或者因为受到地主的剥削,或者因为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收获的粮食很实在很难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所以自古以来,解决温饱问题是很多中国人的主要矛盾。发展到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大家注重的不仅仅是温饱问题的解决了,而是更加注重饮食的质量了。于是,随着这浪潮,出现了很多专业的厨师,开始研究饮食文化,开始研究烹饪,开始研究食材的搭配等,所以我们中国人在饮食中很注重色香味俱全的搭配的,视高质量饮食为一种享受,而非仅仅只有充饥的功能。

至于西方国家的经济一直都不比东方落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机械化大生产,人们的生活节奏又大大的提高,这造成了西方国家的人们对饮食熟视无睹,认为饮食仅仅是充饥果腹的手段而已。但是,从另一方面分析,他们采用了更科学、更规范和更合理的方式为自己的三餐搭配,很注重营养充足,适量搭配的健康饮食。特别是现代出现了营养学时候,更助长了他们在饮食方面的理性分析倾向,甚至根据不同人的身体状况来配给饮食。

1.3小结

2.饮食内容的差异

2.1中国的饮食内容

在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在,国家都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但仅限种植业,南方的水稻,北方的小麦,南方的米饭,北方的面食,都是中国的主食,可见,我们中国都是以素食为主。其实从东方人的体型就可以知道我们的饮食比较素,东方人都是以身材矮小、骨细肩窄为主。而且在中国经济落后的时代,很多平民百姓都买不起肉食,特别是在凭粮票购买粮食的时代,更加少有肉食,大概是在春节等重要的节日中,人们才舍得买肉食。但是现在中国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人民的餐桌上找到越来越多的肉食,特别是过年过节,或者是招待客人的时候,鱼虾蟹、鸡鸭鹅、猪牛羊都常常出现。

2.2西方的饮食内容

在西方国家则比较重视牧业,特别是某些国家更加以动物发展出另类的文化,例如美国的牛仔文化,西班牙的斗牛文化等。而且西方很重视航海文化的发展,因而渔业也发展得很好,这两点决定了西方人以进食动物为主。再次,西方人因为注重营养的摄入以保证体能的充足,他们都很注重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所以西方人的体型都是高大肥胖、骨大肩宽为主。但是由于现在西方人摄入太多脂肪,营养师建议他们的餐桌上应多增加蔬果类的食物,以增强消化。

2.3小结

总的来说,中西方的饮食内容都有发生变化,素与荤的搭配也日催合适,健康饮食的观念也以深入民心。

3.饮食方式和餐桌礼仪的差异

3.1中国的饮食方式与餐桌礼仪

因为中国以素食为主,大多书人都以筷子、勺子为主要的餐具,方便使用。很多外国人都不会用筷子,因为这与手的灵活度有关,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是属于心灵手巧的类型的,而外国人则比较豪放,所以比较难学会用筷子。

而平常饮食的方式,我们则大多以围餐为主,即放几盘菜在中间,大家喜欢吃多少便夹多少,尽量做到不浪费的原则。因为我们中国以前经济较落后的时候,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养成了中国人节俭的优良习惯,所以围餐就是尽量避免个人饮食的浪费。再次,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一家人一起围坐在餐桌前,互相夹菜,有利于维护家里和睦的气氛,无论是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丧事,一家大小都会坐在一起吃饭。长久以来,围餐已经成为家庭聚会的主要形式了。但是围餐也有不讲究卫生,容易传播疾病的缺点,所以现在如果是在公共食堂,大家都以一人一份饭菜为主,卫生观念以逐渐提高中。

3.2西方的饮食方式与餐桌礼仪

西方国家的人们因为以肉食为主,所以他们以刀、叉、勺子为主要的餐具,而且刀子也分为切包和切肉的不同,勺子也分了汤和食物的不同使用,他们的排放位置也有严格的要求,但这也主要是为了方便使用。

而进食的时候虽然都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但是都以一人一份食物为主要的形式,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西方国家的文化讲求的是自主独立,讲求个性,若不断给客人夹菜,客人会觉得主人在强迫,没有礼貌。虽然缺少了互相夹菜的温馨,但是也多了一份卫生健康的保证。西方人的餐馆都是很安静的,因为他们觉得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而且很可能会打扰其他人进食的心情,侵害了其他人享受安静环境的权利,所以西方人在餐馆进食时要不不说话,或者很小声地交谈,尽量做到不打扰其他人。

3.3小结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各有特点,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生活习惯、文化氛围都造成的。现在随着世界全球化得趋势,中西方的饮食方式也开始走向日趋融合的方式,中国人经常吃西餐,西方人也开始青睐中国的食物,方式也随之得以变化。

4.烹饪方式的差异

4.1中国的烹饪方式

在中国,烹饪是一种民间艺术,因为中国烹饪追求的是随意性,而非像西方国家那样追求规范化。之所以称中国的烹饪时民间艺术是因为烹饪这艺术存在于家家户户中,食材的搭配、调味料的搭配都是随个人喜欢的,所以可能会出现明明是同一道菜,但是在不同地方食用会出现不同的风味。这些都造就了我们中国的菜系的形成,这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都各有特色,各具自己独特的风味。

4.2西方的烹饪方式

在西方,烹饪是机械化的,严格按照营养学来进行科学搭配,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了一种机械化的技术性工作。由于食客也只注重营养的摄取是否足够,这更放宽了厨师的烹饪技术限制。

4.3小结

在烹饪方式方面,中国注重的是随意性、和合性,而且烹饪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而西方注重的是营养的搭配,因而具有机械性,搭配单一乏味,缺少趣味性。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谈起饮食文化,人们往往就会想到"吃"。不错,饮食文化中就包含着"吃",可"吃"并不能代表饮食文化,也不能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因此,一个小小的"吃"字,绝包含不了上述博大精深的内容。

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许多新鲜事物涌入国门,其中当然也包括饮食文化。现今社会,许多人都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尝尝不同国家的食物,但真正了解饮食文化不同之处的人却不多。况且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浓缩,为了增强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的取长补短,我们更有必要去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因此,我广泛地收集资料,总结出一些中西饮食文化的特点,并努力给大家提出中肯的建议。

(1)世界上有许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一个民族的特质,往往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我们中国人一向热情好客,大家围在一起吃一顿"大锅饭"似乎更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在席间,好客的主人则会一再地给客人挟菜,热情之状溢于言表。而西方人和我们大有不同,他们总是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一个小盘里,并不习惯于给对方挟菜。周到的服务才是他们显示好客的方式。

(2)从食物的营养方面来看,中国的饮食显得比较健康合理,他们是高纤维素,低脂低糖的食品。而西方的饮食往往是高脂肪、高热量,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注意饮食健康。在保持食物天然营养方面,西方的一切烹调手法的确胜人一筹。比如说:西方人喜欢吃生菜,如蔬菜、水果、色拉,牛排也是西方人所衷爱的食物之一。在我们看来要把牛肉煮得熟透才可吃,而在西方人看来,不完全熟透的牛排,才能尽显其美味和丰富的营养,他们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在这一点,的确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一种文化的形成都应具有一定的历史积累,一般历史往往就能造就一种饮食文化。中国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技术的高超、菜式的多样、造型的精致,的确令人惊叹。而西方的一些国家曾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并且汇集着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从而使西方的饮食文化成为一种综合性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万式。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腺,草食即檀。"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燥除檀"。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有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各国特色

法国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墟上逐渐建立起来的国家。在此以前它是古罗马省,称为外高卢。当时就有一些典雅和罗马的有名厨师来到这里,奠定了法国菜的基础。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行的煎嫩牛排及各种少司的制作方法等传到了法国,使法国菜更加丰富起来。由于历代法国国王崇尚美食,使得当时的法国名厨辈出,奠定了法式菜在西餐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法餐却趋于保守,发展较为缓慢。

意大利地处南欧的亚平宁半岛,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意大利的受精和食品加工业都很发达,其以面条,奶酪,色拉米肉肠著称于世。公元前2世纪后期,古罗马宫廷的膳房已形成庞大的队伍,并有很细的分工。厨师总管的身份与贵族大臣相同,烹调方法日臻完善,并发明了数十种制作方法。时至今日,意大利菜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英国的农业有发达,粮食每年主要靠进口,英国人也不像法国人那样崇尚美食,因此英式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英国人也常自嘲自己不善烹调。但英式菜的早餐却很丰盛,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欢迎。另外,在国人喜欢喝茶,习惯在下午3点左右吃茶点,一般是一杯红茶或咖啡再加一份点心。如遇朋友有伤心事,递上一杯好茶,是对朋友最好的安慰。

由于在美国的英国移民较多,所以美式菜基本上是在英式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由于美国的历史短,传统、保守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美国人拥有丰富的农牧产品,结合欧洲其他移民和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形成了独特的美国饮食文化。美国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

早餐以面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为主。午餐一般在工作地点用快餐(快餐是典型的美国饮食文化,十分普及),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汉堡包、热狗等。晚餐是正餐,比较丰盛,有一二道菜,如牛排、猪排、烤肉、炸鸡等,配面包、黄油、青菜、水果、点心等。也有不少人上餐馆用晚餐。美国餐馆很多,一般供应自助餐、快餐、特餐(固定份饭)、全餐等各种形式的餐饮,价格一般比较低廉,也可点菜,点菜价格最高。早餐一般在8时左右,午餐一般在12时-14时,晚餐一般在18时左右。他们在临睡前有吃点心的习惯,成人以水果、糖果为主,孩子则食用牛奶和小甜饼。

德国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由日尔曼诸部落逐渐建立起来的国家,中世纪时期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直到1870年才真正统一。在生活上德国人喜爱运动,所以食量较大,他们保留了以肉食为主的日尔曼遗风,德式菜看以丰盛实惠、朴实无华而著称。

通过以上的论述,大家应该对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因此,在面对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饮食文化的时候,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舍,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从而摄入过多高热量的食品,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可对这些新鲜事物盲目排斥,西方的饮食的确值得一尝,绝对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关键词:西方;饮食文化;营养表现

在当今社会,中西方饮食文化随着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不断相互渗透、融合,特别是在西食东渐的大背景下,西方饮食文化逐渐成为现今社会文化领域最流行的话题之一。西方饮食文化在我国人民的饮食消费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正确看待和认识西方饮食文化,特别是借鉴西方饮食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如西方饮食文化中的营养理念,对促进我国餐饮业发展有积极作用。

1西方饮食文化的概念及营养借鉴

西方饮食文化是指西方人在较长时期内,通过对饮食品的生产、制造、加工、消费、实践等过程中,在饮食方面所创造和积累的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1]。其主要内容涵盖了西方饮食文化遗产、西方饮食民俗与礼仪、西方饮食科学与历史、西方肴馔文化、西方饮品文化和西方餐饮环境艺术等方面。西方饮食文化的营养理念在诸多方面均有涉及,特别是在西方饮食科学、西方肴馔制作技艺等方面值得借鉴。

2西方饮食文化营养理念的理论基础

西方饮食文化从本源上根植于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科学、民主、公平、法治[1]。在科学精神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其思维模式方面,西方人提倡分析思维,即在探讨客观事物时,将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对各个部分进行细致入微的精确研究,注重定量分析,力求获得逻辑严密、数据精确的结论。西方饮食文化中营养理念就产生于这种科学的思维模式上,客观探寻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与人体需求关系、营养素的量化达标与人体需求关系、食物的合理搭配与人体健康关系等重要内容。所以,西方饮食文化营养理念的理论是建立在西方科学分析思维模式基础之上。

3西方饮食文化中的营养表现

3.1饮食观念上的营养表现

西方人在饮食观念上的营养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①天人相分的生态饮食观。②膳食均衡的营养饮食观。

3.1.1天人相分的生态饮食观

西方人在饮食观念上强调天人相分,即指人在摄取自然界的食物原料制成的肴馔、维持生命、营养身体时,必须适应和满足人体自身的需要,强调人的饮食选择只需适合人作为独立体的需要,不必刻意适应自然环境[1]。据此,西方人制定出了《每日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强调饮食须满足不同性别、年龄、劳动强度等不同生理条件的需求,年龄从0~80岁之间划分为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以及孕妇、乳母等不同群体,劳动强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而且,尤其强调特殊生理条件如儿童、孕妇、乳母、老年人等群体的营养摄取,对于特殊病理如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糖尿病、高血脂等人群,和特殊作业如高低温作业、铅作业、苯作业等人群,也有相应的膳食原则。

3.1.2膳食均衡的营养饮食观

3.2菜品组成上的营养表现

西方人正餐饮食的菜品组成上主要包括餐前面包、开胃菜、汤菜、主菜、甜点等,这种菜品组成模式能较好地体现膳食均衡的营养饮食观。比如,杭州某意式西餐厅在圣诞节推出的套餐菜品组成为佛卡夏面包、凯撒沙拉、番茄浓汤、扒烤牛里脊配小胡萝卜土豆泥(牛肉5成熟)、蓝莓挞,现就此套餐营养分析如下。根据套餐菜品组成列出原料组成,见表1。从表2可得出,此套餐体现了食物多样化原则。从表3可得出,套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含量与其波动范围比较,均达到或超出标准,符合要求。

3.3西方肴馔制作技艺上的营养表现

3.3.1用料技艺上的营养表现

3.3.2调味技艺上的营养表现

西餐调味技艺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少司的制作,西方现代菜肴在少司的制作上多用原肉汁调制,或者使用新鲜水果、蔬菜、香料制作,非常强调简单、营养、健康,比如烤三文鱼配牛肝菌皮的少司制作就是用柠檬汁、柠檬皮、盐和少量橄榄油搅拌而成,又如扒烤和牛的少司制作就是由薄荷、宽叶芹、水瓜柳、盐和少量橄榄油搅拌而成的香草酱,此类少司少盐少油且大量使用蔬菜、水果或是各类香草,膳食纤维含量高,很符合现代人们追求健康的理念。

3.3.3制熟技艺上的营养表现

西餐制熟技艺在营养上的表现,主要表现在部分烹饪方法上,如温煮,指在一个大气压下,原料在微沸的水中(75~95℃)中加热成熟的方法[1],菜品如温煮海鲜沙拉。又如扒烤,是将原料先放在扒炉(条扒炉或平扒炉)上加热,使原料表面遇高温蛋白质变性后锁住水分和其他营养成分,然后放入黄油、调味香草、大蒜进烤箱进一步烤制成熟的方法,菜品如扒烤和牛。这些烹饪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减少营养素的流失,是最能体现西餐在制熟技艺上的营养理念的。类似的烹饪方法如炖、烧或焖、烩等具有相同的作用。

4结语

我国传统餐饮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在现今中西餐饮大融合的趋势下,其中重要一个创新点就是巧妙合理地借鉴西方饮食文化中的有益部分,特别是西方饮食文化注重营养理念的应用,是符合现代人追求饮食营养来维护机体健康这一迫切需求的,因此,应对西方饮食文化中体现营养理念的饮食科学和肴馔制作技艺等方面的内容加以借鉴,应用到我国餐饮业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杜莉.西方饮食文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菜谱文化差异翻译

1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这一点,每个国家的人都不例外。但是中西方的历史差异、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长期以来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饮食文化。

2中西方菜谱命名差异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每个社会都形成了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饮食文化。菜谱翻译时,译者若能熟知这些差异,将对饮食文化交流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3中国菜谱英译的主要方法

3.1直译法

中餐菜名主要包括主料、辅料、容器、刀法、做法和口味六个要素,在不违背西方文化的前提下,对一些以传说、典故,特别是以形象命名的菜肴,仍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尽量在表达原译的同时保持原汁原味,让海外游客在品尝佳肴的同时,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例如:

糖醋排骨――sweetandsoursparerib

荷包蛋――poachedegg

铁板牛肉――SizzlingBeefSteakonIronBoard

白果虾仁――shrimpandnut

蘑菇虾――shrimpandmushroom

3.2音译法

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接受外来词,音译法能避免因直译或意译带来的误解和不可读性。在中国菜里,有一部分是用地名、人名、象声词或地方语来命名,为了保持原有特色风味,中餐特有的一些主食也可采用音译法。例如:

麻婆豆腐――mapotoufu

东坡肉――dongpopork

北京烤鸭――beijingroastedduck

炒面――ChowMein

粽子――Zongzi

3.3意译法

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一般采用意译法。中国菜的命名讲究,常常富有诗情画意,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回味,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在中国菜谱翻译中,为了将抽象或带有联想性的菜名以具体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采用解释、删减、借用等手段。采用解释可以更加清楚的明白菜肴的原料以及做法;为了使菜名显得简明扼要,有时在翻译时可以省略无关紧要的词语这样更容易让客人一目了然;借用西方人熟悉的菜名或主食名来翻译部分中餐菜名和主食,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咕噜肉――sweet&sourpork(解释)

佛跳墙――BuddhaJumpingOvertheWall(topmostfareofFuzhoucuisine,aconcoctionofpracticallyalldelicaciesfromlandandseastewedinasealedjar,so-calledbecauselegendhasitthatenticedbyitsaroma,eventheBud-dhajumpedoverthewalltofindthesourceindefianceofreligiouscommand-ments)(解释)

四季叉烧豆――roastporkwithstringbeans(删减了四季)

馒头――steamedbread(借用)

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使得中餐菜谱翻译时常常要面对诸多矛盾和冲突,译者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它们,在翻译中采用正确的方法策略,,追求近似的对等反应,合理进行“折中”,才能更好的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推向世界,才能实现成功的文化交流。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菜名的翻译不可以也不可能局限于某一种翻译方法,而是应该多种方法的综合体现。有时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汉语拼音来标注菜名,并且在旁边附上该菜的图片,并标注菜的主料、配料和口味等主要信息。这样便可以让顾客一目了然,不会因为对菜名的误解而破坏了品尝中国美食的兴致。

[1]周湘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与中餐菜单的英译[J].北方论丛;2003(02).

[2]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顾蓓蓓.中文菜谱翻译的异化与归化[D].东华大学,2008.

[4]潘桂娟.中、西餐菜单的差异与翻译[J].商场现代化,2008(4).

[5]黄海翔.中餐菜单英译浅谈[J].中国科技翻译,1999(1).

[6]刘清波.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3(4).

作者简介:侯学智(1992―)女,满族,辽宁鞍山人,(学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清涧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南部,当地方言在发音、词汇、功用等方面与普通话有很大不同。方言是文化的载体,清涧方言不仅蕴含着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而且沉淀着那片黄土地传之已久的习俗人情。对清涧话的方言词汇进行探析,可领略浓厚的陕北民俗,也可对淳厚的陕北人情进行解读。清涧方言体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关于饮食的方言词汇更能体现文化意蕴。

[关键词]

清涧;方言;饮食;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因此方言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浓厚的文化气息,有时方言就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讲同一种方言的居住人群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因此,从方言词汇的角度研究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是很有必要的。清涧由于四面环山,人们沿河居住,与其他地区交往较少,他们的方言几乎没有受到普通话影响,方言色彩较浓,体现出来的当地民俗文化更有风土人情味。“人活七十,就为一口吃食”这句在清涧老百姓中流传甚广的俗语可看出饮食对清涧人的重要性。

一、清涧方言中的主食文化词语

清涧是农业县,一直以来以种植业为经济发展之主。受干旱少雨的气候和黄土性土壤影响,其粮食作物分夏秋两季,夏季作物以小麦、大麦、豌豆为主,秋季作物以高粱、玉米、谷子、荞麦为主。如人们流传的民谣“荞麦三棱麦子尖,十里乡俗不一般”。因小麦产量颇丰,清涧人多把面食当作主要饮食。清涧主食花样繁多,食品多以方言直接命名。其中以食材区分,有米食、面食、杂食等,米食有韬黍饭、钱钱饭(小米、钱钱、豉豆),面食有撅面(手扯面)、揪片子(面用擀面杖薄厚擀匀后用手指揪成的没有固定形状的面片儿)、河捞、抿节儿(把面和好后在抿节床(一种开小圆孔的铁板)上把面团搓成一节一节的短面条)、搅团、扁食(肉泥、胡萝卜或白萝卜丝馅儿的饺子);以做法而论,主食可分为煮、蒸、摊、烙、炸等数种,煮食以上列举,蒸食有馍馍(普通话中为“馒头”,据制作材料不同分为白馍馍、黑馍馍、黄馍馍等)、花卷(把面团擀成较厚的平面状后撒辣椒、盐等调料再卷成馍状放在锅里蒸)、窝窝头、拐拐(豌豆或杂粮面做的长条形食物)、角儿(jiér长角形蒸饺)、黑愣愣,烙食有烙饼、油旋,炸食有糕类(油糕、枣糕)、油忽揽儿(一种中间开孔的小油炸饼)、炸馍类等。

THE END
1.蒸菜做法大全蒸菜谱大全家常做法蒸鸡蛋羹的诀窍 评分6.810 人做过 蒸糯米饭 2 人做过 贝贝瓜蒸牛肉 零失败蒸鸡蛋羹,好看又嫩滑 文蛤蒸鸡蛋羹 4 人做过 蒸蒸日上-肉沫豆腐蒸蛋 五花肉片蒸米粉 清蒸黄立鱼 蒸猪俐 蒸豆芽 1 人做过 鸡胸肉自制馋嘴小零食,先晒后蒸vs先蒸后晒 无敌好吃的蒸菠菜 2 人做过 蒸鸡蛋http://mip.xiachufang.com/category/51750/time/
2.天门蒸菜荆楚网因此,养生之食莫过于蒸! 五、蒸菜之乡 天门蒸菜是湖北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菜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基于蒸菜在天门市的广泛性,2009年9月,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和中国烹饪大师卢永良力举天门申报“中国蒸菜之乡”,天门市人民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多次举行专题会议研究、考量,于2010年2月,以天政函[2010]1https://www.cnhubei.com/tmzh/p/14600996.html
3.百合膳食营养2. 百合为药食兼优的滋补佳品,四季皆可应用,但更宜于秋季食用。 3. 百合虽能补气,亦伤肺气,不宜多服。 【推荐菜品】 西芹炒百合、 百合炒肉片、 百合炒芦笋山药、西瓜炒百合 百合草莓白藕汤 、百合绿豆汤、八宝百合粥、 甲鱼百合红枣汤、百合红枣粥、龙眼百合 、冰糖百合 https://www.med66.com/new/201207/jj201207192228.sh
4.绍兴美食鉴赏蒸将菜放在蒸笼或其他蒸具里,配以其他佐料加以蒸熟的一种烹饪方法,也叫"清蒸"。常见的有清蒸鳜鱼、清蒸河鳗、清蒸文武鱼(鲜鱼与鲞拼配)、冬瓜蒸咸肉、淡菜蒸火腿、懒惰饼子、培红菜蒸玉仁丁、荷叶粉蒸肉等。 搅将食品与酱搅拌蒸食,常见的有酱搅鸡冠油、酱搅螺蛳肉等。 焻用开水冲泡或在沸水中稍爨片刻,俗称"https://www.360docs.net/doc/9a3a468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1.html
5.能蒸的食物有哪些蒸着吃的食物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蔬菜 蔬菜是蒸食的重要选择。如西兰花、胡萝卜、菠菜、白菜等,蒸制能够保持其原汁原味,同时不破坏蔬菜中的营养成分。蒸制方法简单,不仅有利于健康,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蔬菜的天然风味。2. 海鲜 海鲜也是蒸食的绝佳食材。像鱼、虾、螃蟹等,通过蒸制能够 https://hr.gan-ren.com/hc/hrrnectnfremnxrxsn.htm
6.五款蒸菜菜品此菜是一道熟蒸菜式,咸鲜微辣、口感软糯。 制作方法: 把甲鱼宰杀并放净体内的血液,然后投入沸水锅里烫去体表的膜衣,开壳除去内脏、撕掉腹内油脂并斩成块后,再投入沸水锅里汆一水,捞出。 热锅冷油,下猪五花肉粒炒至吐油时,下干辣椒节、花椒、生姜块和大葱炒香,待放入甲鱼块并烹入料酒炒干水分后,加入https://www.meipian.cn/5q5sqrd
7.丽湖蒸菜加盟丽湖蒸菜加盟费多少加盟电话“蒸”以水蒸汽导热,使调好味的原料成熟,改变火或水对食物直接加热的原始方式,确保食物的原汁原味,形美色艳;蒸食菜品色、香、味、形、意、养俱全,让人惊叹、赞赏。丽湖蒸菜,以“健康营养快乐”为品牌理念,将蒸食文化发扬,蒸食更淋漓尽致展现菜品的精致与生活的品质。http://www.1637.com/lihu/
8.智造预制菜如何实现中餐标准化?蒸烩煮用千款菜品探索生产效率从早餐的椰奶红豆粥、午餐的宫保鸡丁到晚餐的1号台湾卤肉,蒸烩煮的预制菜覆盖一日三餐,将口味丰富、品类繁多的中华菜肴变成简单易操作的标准化菜品,出餐迅速但风味不减。 一个月前,蒸烩煮(国际)食品集团(以下简称“蒸烩煮”)亮相CFIE上海国际食材展(2023华食展),带去香辣鸡杂、意大利牛肉酱等最新研发的各地美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8/14/c7993721.html
9.foodyvideo吃货粉蒸排骨年夜饭上必备菜品生活【foodyvideo吃货】粉蒸排骨 年夜饭上必备菜品 生活 00:00/00:00 自动 倍速 0 0 弹 发射 看了还会看https://www.mgtv.com/b/313791/3912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