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一辈的养育观念中,孩子养的白白胖胖的才健康、可爱。殊不知,肥胖不仅会影响体型,还可能对身高、呼吸道、心肺功能带来影响,甚至带来一系列慢性疾病等身体问题。
近日,10岁的小叶同学因肥胖患上脂肪肝,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就诊,在主治营养医师曾青山的科学指导饮食三个月后成功减重11斤,各类身体指标均恢复正常。曾青山提示,青少年肥胖危害很大,家长需科学搭配营养饮食,警惕孩子肥胖的发生。
十岁男孩患上脂肪肝,科学饮食减重11斤
小叶同学经过三个月的科学饮食,体重从54.7公斤降至49.4公斤,总胆固醇从5.98(标准为<5.18)降低到3.87,甘油三酯从3.04(标准为0-1.7)降低到0.49,常规身体指标都在标准范围以内。
"我儿子并没有像我想象那样饿肚子节食,我按照营养师给的食谱给孩子做饭,他每天都吃的很丰富,也不用面临超负荷的运动,每周末坚持游泳,下课后尽量走路回家,三个月后体重降到49.4公斤,脂肪肝没有了,身体轻松了,还长高了两厘米!"小叶的妈妈开心的说道。
小叶减重期间搭配丰富的饮食
肥胖的危害远比你想象中要大的多!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胖一点没关系",殊不知,青少年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曾青山指出,肥胖主要会给孩子带来以下五类隐患:
1、肥胖影响身高
肥胖会导致脑垂体分泌生长因子减少,导致青少年肥胖最终身高会不及正常同龄人身高。
2、肥胖影响体型和心理健康
胖孩子体重过重会对下肢造成负荷压力,导致O形腿,外八脚等等。进一步导致肥胖青少年自卑、不合群,影响心理健康。
3、肥胖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胖孩子的咽部和胸腹部脂肪增多,影响正常呼吸功能,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4、肥胖影响心肺功能
胖孩子的心肺要相对增加循环和呼吸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这相当于给心肺增加了负担。
5、肥胖影响慢病风险
脂肪组织功能的改变与BMI的增加是同时发生的,而青少年时期过多的功能异常的脂肪会造成代谢和心血管的临床前改变,进而提高以及动脉硬化的风险。
除了上面提到的危害,青少年肥胖的会引发的很多其他的问题。
青少年肥胖怎么判断
曾青山介绍,目前国内较多的诊断指标仍为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法。BMI即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再除以身高(米)得出的数值,WHO将大于第85百分位数定义为超重,大于第95百分位数定义为肥胖。不同年龄不同BMI标准见下图,黄线以上和红线以下为超重,红线以上为肥胖。
家长可根据上表判断孩子体重是否超标,而当孩子出现以下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2.或体重增长异常,如果每年增长超过4公斤,一般正常青少年2岁至青春期前每年增加2公斤。
3.怀疑有胰岛素抵抗,如孩子颈部、腋下出现黑棘皮状的色素沉着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青少年肥胖周期图
如何预防青少年肥胖?科学饮食+运动是关键
一、按需吃饭,膳食结构多样化
吃太多发胖,吃太少营养不均衡还是胖。因此,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要保证每天"按需吃饭";食物粗细均衡;杜绝过度烹饪。
二、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营养过剩或不均衡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提倡科学饮食,少在外就餐,家庭烹饪应少油少盐;少吃垃圾食品;多吃果蔬,少吃肥肉;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多吃粗粮,少吃精粮。
三、加强体育锻炼
曾青山提示:青少年肥胖后容易尝试不健康的减肥方法,如节食或服用减肥药,但这样可能会导致过度饥饿后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青少年应该遵循"营养干预+规律运动+检测体成分"的方式,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为健康成长发育打下基础。